《實踐論》《矛盾論》是毛澤東1937年在抗日軍政大學為青年干部授課的部分內容,是毛澤東思想發(fā)展史上的兩部經典文獻,是毛澤東思想的標志性成果、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的典范,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晶。 本書以學原著、讀原文、悟原理為宗旨,共分四章,圍繞《實
本書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依據,以教育部相關文件為指導,旨在多層次、多角度地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歷史變革、歷史成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
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鄧小平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朝鮮回國后,即到本溪、大慶、哈爾濱、長春、沈陽、鞍山、唐山、天津等地視察,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談話。理論界將這些重要的談話與鄧小平1992年春鄧小平視察南方發(fā)表的南方談話相對應,稱之為“北方談話”。鄧小平在北方談話中對中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根本任務、發(fā)展動力等根本問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程》一書以高教社”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框架為編寫依據,內容主要有知識網絡、答疑解惑、實踐活動、鞏固測試等。圍繞教學目標,制定實踐教學活動,基本涵蓋本課程的全部知識點,從而使本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本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毛澤東思想
《新民主主義論》是毛澤東1940年在陜甘寧邊區(qū)作的一篇題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的演講稿,完整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是毛澤東思想史上的一部經典文獻,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社會革命論分析和解決中國民主革命問題的光輝典范。本書以“學原著、讀原文、悟原理”為宗旨,共分三章,圍繞《新民主主義論》的
從政治詩而不是僅從文學的視角發(fā)掘毛澤東詩詞,才能更深入理解毛澤東詩詞深刻的思想內 涵,同時也有助于了解毛澤東的戰(zhàn)略思想。通過對毛澤東詩詞的戰(zhàn)略解讀,可發(fā)現其中貫穿著毛澤東的歷史唯物主義人生觀和審美觀、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對中國地緣政治的思考及其運用、中國崛起的戰(zhàn)略與策略,以及關于中國統一、新中
毛澤東調查研究方法為什么行?本研究聚焦方法,走訪毛澤東當年從事調查研究地點,全面搜集整理相關文獻資料,系統闡釋毛澤東調查研究方法當時行、現在行、未來依然行的道理。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根在哪里?本研究總結國際上社會科學方法發(fā)展的歷史,探討現代信息科技發(fā)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指出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要以毛澤東調查研究方
本書以“總論”開篇,在系統論述毛澤東詩詞的鮮明特色與時代價值之后,分“鑒賞解析”“家國天下”“智慧文化”“本真情趣”4個篇章,從史詩合一的視角,著意闡述毛澤東雄渾壯闊的詩詞、毛澤東的奮斗足跡以及個性情感的內在關系。
這是一本介紹毛澤東詩詞創(chuàng)作的書。分為1935年以前、1936年至1949年及新中國成立后三個部分,從毛澤東這些詩詞的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背景、詞語注解、詩意賞析、典故運用等方面加以講解,解析其獨有的用典故增強生動性與形象性的詩詞創(chuàng)作風格,讓人們跟著偉人學習和體會其詩詞作品的博大精深與高遠淳美。本書還比較注重吸收前輩學者的研究
本書以記實的手法和翔實生動的語言記述了毛澤東對丁玲、毛澤建、朱仲麗、劉英、劉思齊、楊開慧、何寶貞、宋慶齡、張文秋、侯波、章含之、曾志等十二位中國現代杰出女性的評價和交往過程,展示了一代偉人毛澤東所具有高山仰止的人格魄力、有口皆碑的領袖風范、無與倫比的人際藝術。對每一位被評點的人物分兩部分加以敘述:第一部分“簡歷”,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