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學為考古學前身,是對古代器物的研究,始于唐朝。唐代韋杰等史家已開始收集金石碑版,并運用于史學著述了。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是現(xiàn)存*早的金石學專著,所收集器物上自周穆王,下到隋唐五代,內(nèi)容極為廣泛,隨得隨錄,不依時代編次。趙明誠的《集古錄》是一部繼歐陽修《金石錄》之后,規(guī)模更大,更有價值的研究金石的專著。著錄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兩千種,編三十卷。前十卷為目錄,按年代順序編排,后二十卷按所見鐘鼎彝器和碑銘墓志石刻文字的出土時間、地點,加以收藏者及器物內(nèi)容辯證考據(jù)!都配洝贰督鹗洝酚媒鹗Y料對《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等多加訂芷,是研究古代金石的必資、必讀之書。此兩書把金石學推向成熟。元明時期金石志學成就很少,僅有《河朔訪古記》《古玉圖》等代表性著作。
及至清代,金石學受乾嘉學派影響進入鼎盛,乾隆年間曾據(jù)清官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鑒》等書,推動了金石研究的復興。其后有《考工創(chuàng)物小記》《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捃古錄金文》《憲齋集古錄》《綴遺齋彝器款識考識》《寰宇訪碑錄》《金石萃編》《古泉匯》《金石索》等書,均為有成就的金石學著作。這一時期研究范圍擴大,對銅鏡、兵符、磚瓦、封泥等開始有專門研究,鑒別和考釋水平也顯著提高。清末民初,金石學研究范圍又包括新發(fā)現(xiàn)的甲骨和筒牘,并擴及明器和各種雜器。羅振玉和王國維是此時的集大成者。
金石學為考古學前身,是對古代器物的研究,始于唐朝。唐代韋杰等史家已開始收集金石碑版,并運用于史學著述了。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是現(xiàn)存最早的金石學專著,所收集器物上自周穆王,下到隋唐五代,內(nèi)容極為廣泛,隨得隨錄,不依時代編次。趙明誠的《集古錄》是一部繼歐陽修《金石錄》之后,規(guī)模更大,更有價值的研究金石的專著。著錄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兩千種,編三十卷。前十卷為目錄,按年代順序編排,后二十卷按所見鐘鼎彝器和碑銘墓志石刻文字的出土時間、地點,加以收藏者及器物內(nèi)容辯證考據(jù)。《集古錄》《金石錄》用金石資料對《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等多加訂芷,是研究古代金石的必資、必讀之書。此兩書把金石學推向成熟。元明時期金石志學成就很少,僅有《河朔訪古記》《古玉圖》等代表性著作。
及至清代,金石學受乾嘉學派影響進入鼎盛,乾隆年間曾據(jù)清官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鑒》等書,推動了金石研究的復興。其后有《考工創(chuàng)物小記》《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捃古錄金文》《憲齋集古錄》《綴遺齋彝器款識考識》《寰宇訪碑錄》《金石萃編》《古泉匯》《金石索》等書,均為有成就的金石學著作。這一時期研究范圍擴大,對銅鏡、兵符、磚瓦、封泥等開始有專門研究,鑒別和考釋水平也顯著提高。清末民初,金石學研究范圍又包括新發(fā)現(xiàn)的甲骨和筒牘,并擴及明器和各種雜器。羅振玉和王國維是此時的集大成者。
由此可見金石是傳承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幾千年來留下了豐富寶貴的文獻藝術(shù)資料,今天金石學是一門綜合學科,把許多學科從邊緣到中心聯(lián)在一起。如馬衡先生研究認為石鼓文是周時秦刻文,校正了清人程瑤田的舊說,對度量衡研究解決了古尺的制度,至今還是研究古尺的依據(jù)。
清末民初,各省紛紛續(xù)修前朝通志。民國五年(1916)陜西通志館成立,集中一代名儒宿彥,編修《續(xù)修陜西通志稿》,歷時一十九年,到民國二十三年(1934)告成。同年,邵力子先生主政陜西,將通志稿付梓,金石志、藝文志合編成《陜西金石藝文志》簡稱《陜西金石志》,共三十九卷,擬單獨印行壹仟套,實印捌佰套,以饗讀者。
《陜西金古志附藝文志》編撰特點有三:
一、名家編修,發(fā)憤之作。金石志編撰武善樹,字獲堂,號念堂,陜西渭南(今渭南臨渭區(qū))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中舉,會試未及第,大挑為候補知縣,歷任山西壺關(guān)、安邑、永濟、臨汾、襄陵等知縣,平陽府知府。民元后,拒北京政府國會議員職,回陜后參與編纂《續(xù)修陜西通志稿》,他對舊志中無金古文字深為痛心,蓋在續(xù)修陜西通志中予以補入,經(jīng)廣泛徵集,詳加考證,成《陜西金石志》三十卷,補遺兩卷,共三十二卷。
藝文志編撰郭毓璋有『關(guān)中名儒』之稱。字蘊生,陜西華縣人,出身貧寒。清光緒六年(1880)十三歲中秀才,人稱『神童』。師從陜西維新變法領(lǐng)袖,被康有為譽為“海內(nèi)耆儒』的劉古愚先生。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鄉(xiāng)試中亞元,光緒二十九年(1903),中進士,光緒二十二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召見郭毓璋,贊其『不染習俗,操守可信』,任為鄂城知縣。光緒二十四年(1908)任孝感知縣。宣統(tǒng)元年(1909)任薪州知州,皆有政聲。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返陜。一九二一年任陜西都督署顧問,陜西農(nóng)務(wù)總會會長,后被商界公推爵陜西商務(wù)總會會長。1919年任國會議員,一九二三年任陜西通志館編纂。一九二四年后,郭專心從事編纂。有感于南宋以降,陜西文化日漸落后于南方,四庫全書均藏東南!宏兾髌幬鞅,士皆寒苦,無由速涉江湖,又無力自購書籍,……至今斯文將喪,師道無傳,亦后死者大懼』的危機感,發(fā)憤編成《藝文志》七卷。全書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經(jīng)部收書一百一十五部,史部七十二部,子部一百三十一部,集部一百六十一部,另附地方志為外編,收志書一百一十六部,共計五百九十五部。本書目大多數(shù)為四庫全書未列者,又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體例對其一一說明。
二、承前啟后,開拓創(chuàng)新。陜西是金石資源大省,尤其是碑刻與青銅器的存量和蘊涵的價值,都堪稱全國第一。前人編著的金石著作為數(shù)不少,錄其要者有:畢沅《關(guān)中金石記》、朱近漪《雍州金石記》、黃虎癡《隋唐石刻拾遺》、蔡雨田《關(guān)中金石記附記》、毛子林《關(guān)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皆詳于碑版,而略于吉金,至于瓦當后出,尤為諸承著錄所未評,黃毛兩書所取以唐為斷。而《陜西金石志》上迄三代,下到明末,收陜西歷代發(fā)現(xiàn)的金石、碑版加以注解并釋文,可補畢沅《關(guān)中金石記》未輯錄的許多珍貴資料,并收人了前人不曾注意的瓦當文字。所收銘文、或依形勾摹、或金文輯錄,圖文并茂,詳細說明,并對該器物、碑版存佚,逐一說明。至于本書體例,一仿山西、湖北等家新志之例,擴延至明代,并把瓦當附其后,以無貴遠薄近之嫌,最后作者躊躇滿志地自評本志為:『創(chuàng)前志之所無,補諸家之未備,煌煌乎巨觀也』。因此《陜西金石志》實為研究中國金石文字必備之文獻,也是廣大書法愛好者和金石碑拓收藏者必備之工具書。
三、取材宏富,取舍得宜。武氏在編著《陜西金石志》時稱:『遠徵各家之著錄,近取士林之藏棄,旁求販夫賈客,而窮搜于古剎荒墦。凡得金若干種,石若干種,瓦若干種,以年代焉次第,其文散見于各家專書者,記其崖略,其后出而未經(jīng)甄錄者,載其全文!豢梢娝蚜_之廣,取材之富。對于文辭優(yōu)劣、書法賞析、人望官勛、考訂訛謬、不作考評,對于兵器、錢幣、鏡印等金石學的別派,不關(guān)一省文獻一律割愛。可見其取舍有本,繁簡適宜。
此書始印至今已逾捌拾余年,其間水火兵燹,政治劫難、損失殆盡,存世稀少,僅有極少完整者,作為文物見諸拍賣,價格昂貴,無法滿足一般圖書館與讀者的需求。即使擁有此書者的圖書館,收藏者亦作為文物收藏,不能隨便借閱,復印或作為普通書籍翻閱。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文化程度和物質(zhì)生活日益提高,許多舊時的高文典冊,已如王謝之燕進入尋常百姓之案頭。而《陜西金石志》仍藏在深閨少人識,有鑒于此,筆者決定以綿薄之力,重印《陜西金石志》伍佰部,以與金石、碑拓愛好者收藏者及同好共享。本著整舊如舊的原則,不吝靡費紙張,原版影印,成品尺寸、文字大小,分裝冊數(shù),一切如舊。由于當年陜西印刷水準的原因,原書中有許多文字筆道缺損和模糊不清、版框斷綫變形等,為保證質(zhì)量、筆者與同仁逐頁、逐字修正,歷時三年,今始告竣,雖不是盡善盡美,也自覺差強人意,只是囿于個人財力,未能宣紙才裝印行,實為大憾!
本志的出版過程中得到三秦出版社總編趙建黎先生、責任編輯甄仕優(yōu)先生、文化學者高均善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同仁祁媛、李欣、張美娟進行了繁瑣和細致的反復修正工作,他們的辛勤勞動,為本志增輝添色,在此付梓之際,向他們以及其他對本志關(guān)心和支持的師友家人,致以最誠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