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宋本序
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1],學優(yōu)才贍[2],山高海深。常雌黃朝廷,品藻人物[3],為書七卷,式范千葉[4],號曰《顏氏家訓》。雖非子史同波,抑是王言蓋代[5]。其中破疑遣惑,在《廣雅》之右[6];鏡賢燭愚[7],出《世說》之左[8]。唯較量佛事一篇,窮理盡性也。余曾于官舍,論公制作弘奧。眾或難余曰:“小小者耳,何是為懷[9]?”余輒請主人紙筆,便錄(烏煥反)、(宣)、熭(歲)、(藥)、獡(鑠)、嫕(于計反)、扊(剡)、扅(移)、秠(疋來反)等九字以示之,方始驚駭。余曰:“凡字以詮義[10],字猶未識,義安能見?旋云小小,頗亦匆匆[11]!北娔酥x余,令為解識。余遂作音義以曉之,豈慚法言之論,定即定矣;實愧孫炎之侶,行即行焉云爾。(序中“王言”義未詳。)
注釋
[1]黃門侍郎:官名。東漢始設為專官,或稱給事黃門侍郎,其職為侍從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后因掌管機密文件,備皇帝顧問,職位日漸重要。
[2]贍(sh3n):充裕,豐富。
[3]品藻:品評,鑒定。
[4]葉:同“頁”。構成書冊的一張。
[5]王言蓋代:這里可理解為居于某一領域之首的杰出著作。
[6]右:古時以右為尊,故稱所重者為右。
[7]鏡:鑒察。燭:洞悉。
[8]左:古時以右為尊,而以左為下位。
[9]小小者耳,何是為懷:即蔑視《顏氏家訓》小小玩藝兒,有什么值得推崇的?
[10]詮義:解釋、研究內(nèi)在意義。
[11]匆匆:急遽。這里是草率的意思。
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
序致第一
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1],慎言檢跡[2],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3],所著諸子[4],理重事復,遞相模敩[5],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6],業(yè)以整齊門內(nèi)[7],提撕子孫[8]。夫同言而信[9],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10],則師友之誡[11],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12],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13]。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14],猶賢于傅婢寡妻耳[15]。
吾家風教[16],素為整密[17]。昔在齠齔[18],便蒙誘誨;每從兩兄,曉夕溫凊[19],規(guī)行矩步[20],安辭定色,鏘鏘翼翼[21],若朝嚴君焉[22]。賜以優(yōu)言[23],問所好尚[24],勵短引長[25],莫不懇篤[26]。年始九歲,便丁荼蓼[27],家涂離散[28],百口索然[29]。慈兄鞠養(yǎng)[30],辛苦備至;有仁無威,導示不切。雖讀《禮》《傳》[31],微愛屬文[32],頗為凡人之所陶染[33],肆欲輕言[34],不修邊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礪,習若自然,卒難洗蕩[35]。二十已后,大過稀焉;每常心共口敵[36],性與情競[37],夜覺曉非,今悔昨失,自憐無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38],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jīng)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后車耳[39]。
注釋
[1]誠孝:即“忠孝”。作者為避隋文帝楊忠名諱,故將“忠”寫為“誠”。
[2]檢跡:亦作“檢跡”。檢查行跡。
[3]已來:“已”同“以”。已來,即“以來”。
[4]諸子:本指先秦至漢初各派學者的著作。這里指魏、晉以來的類似論著。
[5]模敩(xi3o):同“模效”。仿效。
[6]軌物范世:軌,指車的軌跡,喻秩序、規(guī)矩、法度;范,指鑄造器物的模子,引申為規(guī)范、榜樣。軌物范世,作事物的規(guī)范,世人的榜樣。
[7]業(yè)以:業(yè),事。此指作家訓。業(yè)以,用它來??
[8]提撕(x~):教導,提醒。
[9]同言:同樣的話。
[10]暴謔(xu-):開玩笑過分。
[11]師友:泛指可以求教請益的人。通常指師長。
[12]凡人:平常的人。斗鬩(x#):指家庭內(nèi)部的爭斗。
[13]寡妻:這里指妻子。諭:使人理解。
[14]汝曹:汝輩,你們。多用于長輩稱晚輩。
[15]賢:好于,勝于。
[16]風教:“風”“教”義同。風俗教化。這里指家教。
[17]整密:猶嚴謹。
[18]齠齔(ti1och-n):垂髫換牙之時。指童年。
[19]溫凊(q#ng):溫被褥使之暖,扇坐席使之涼。這里泛指侍奉父母。
[20]觀行矩步:步行端正。比喻舉動合乎禮儀法度。
[21]鏘(qi`ng)鏘翼翼:恭敬謙和地行走。
[22]嚴君:本來專指父親。這里指尊嚴的君主。
[23]優(yōu)言:褒美之言。
[24]好尚:愛好和崇尚。
[25]勵:通“礪”。磨煉,砥礪。
[26]篤:真誠,純一。
[27]丁:當,遭逢。荼蓼(t%li2o):本指處境艱苦。這里指父親去世,家境困苦。
[28]家涂:亦作“家途”。家道。
[29]百口:指全家人。古代多大家庭,人口多,故稱“百口”。
索然:離散零落的樣子。
[30]鞠:養(yǎng)育,撫養(yǎng)。
[31]《禮》:即《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相傳由西漢戴圣編纂,凡四十九篇,為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選集。
《傳》:指《春秋左氏傳》,亦即《左傳》或《左氏春秋》。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舊傳為春秋時左丘明所撰。多用事實解釋《春秋》。書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優(yōu)美,記事詳明,實為中國古代一部史學和文學名著。
[32]屬(zh^)文:撰著文辭。即寫文章。
[33]陶:熏陶。染:熏染,影響。
[34]肆欲:極欲,任情。輕言:說話輕率,不慎重。
[35]卒(c&):同“猝”。突然。
[36]心共口敵:心里想的與口里說的不一致。
[37]性與情競:性指善的本性,情指情欲。性與情競,理智與感情處于矛盾狀態(tài)。
[38]指:通“旨”。想法,意圖。
[39]后車:后車之鑒的意思。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1],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2],以禮節(jié)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3]。生子咳[4],師保固明[5],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6],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7]。比及數(shù)歲[8],可省笞罰[9]。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10],恣其所欲[11],宜誡翻獎[12],應呵反笑[13],至有識知[14],謂法當爾。驕慢已習[15],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16],忿怒日隆而增怨[17],逮于成長[18],終為敗德[19]?鬃釉芠20]:“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12]。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呵怒[22],傷其顏色[23],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24]。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25]?又宜思勤督訓者[26],可愿苛虐于骨肉乎[27]?誠不得已也。
王大司馬母魏夫人[28],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勛業(yè)。梁元帝時[29],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于教義:一言之是[30],遍于行路[31],終年譽之;一行之非[32],揜藏文飾[33],冀其自改。年登婚宦[34],暴慢日滋[35],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云[36]。
父子之嚴[37],不可以狎[38];骨肉之愛,不可以簡[39]。簡則慈孝不接[40],狎則怠慢生焉[41]。由命士以上,父子異宮,此不狎之道也[42];抑搔癢痛,懸衾篋枕,此不簡之教也[43]。或問曰:“陳亢喜聞君子之遠其子[44],何謂也?”對曰:“有是也。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对姟酚兄S刺之辭[45],《禮》有嫌疑之誡,《書》有悖亂之事[46],《春秋》有邪僻之譏[47],《易》有備物之象[48]:皆非父子之可通言[49],故不親授耳[50]!
齊武成帝子瑯邪王[51],太子母弟也[52],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53]。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54],當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別宮,禮數(shù)優(yōu)僭[55],不與諸王等;太后猶謂不足,常以為言。年十許歲[56],驕恣無節(jié),器服玩好,必擬乘輿[57];常朝南殿,見典御進新冰、鉤盾獻早李[58],還索不得[59],遂大怒,曰[60]:“至尊已有,我何意無[61]?”不知分齊[62],率皆如此。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63]。后嫌宰相,遂矯詔斬之[64],又懼有救,乃勒麾下軍士,防守殿門;既無反心[65],受勞而罷,后竟坐此幽薨[66]。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67];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68],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共叔之死,母實為之。趙王之戮[69],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70],袁紹之地裂兵亡[71],可為靈龜明鑒也[72]。
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73],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74],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蔽釙r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75],亦不愿汝曹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