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非遺傳人擷英(套裝上下冊)》收錄了85位身懷技藝的鄉(xiāng)土人物!稘戏沁z傳人擷英(套裝上下冊)》的作者們以樸實的筆調(diào),講述了他們跌宕起伏、艱難坎坷的學藝、從藝經(jīng)歷。難能可貴的是,在敘事的過程中,作者們還通過人物故事與技巧講解的巧妙糅合,將濟南鄉(xiāng)土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毫不修飾,毫不夸大,拉近了讀者與民間文化的距離,讓人感受到濟南文化的親切和民風的淳樸。
序
古曲奏得新音來——記山東琴書代表性傳承人姚忠賢
深愛無邊傳承有方——記鼓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楊克勝
春天來馬蹄疾——記鼓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姚大新
黃河鼓韻大氣磅礴——記鼓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豆慶國
指尖上的守望者——記濟南面塑代表性傳承人何曉錚
將面人裝進核桃——記濟南面塑代表性傳承人董鳳岐
花鞭鼓舞里的多彩人生——記花鞭鼓舞代表性傳承人張繼福
山溝溝里的藝術大師——記王皮戲代表性傳承人梁廣斌
雕皮刻影繪人生——記濟南皮影代表性傳承人李興時
叮當鴛鴦板一生快書情
—記山東快書代表性傳承人高紹清
艱難的藝術歷程——記山東快書代表性傳承人趙光晨
歲月蹉跎志彌堅——記東阿鎮(zhèn)“福”牌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周廣森
狼溪河畔的阿膠傳奇——記東阿鎮(zhèn)“!迸瓢⒛z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福安
剪出一片艷陽天——記濟南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欒月英
學思俱到藝自成——記濟南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尚玉鞠
剪刀上的舞者——記濟南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閻鐵魯
堅守·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記仲宮白酒傳統(tǒng)釀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邢介平
評詞里的多彩人——記評書(濟南方言)代表性傳承人劉延廣
豆腐梆子奏出秧歌調(diào)——記梆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何希清
簡板響 漁鼓響——記平陰漁鼓代表性傳承^朱仕年
并不遙遠的絕響
—記長清落子代表性傳承人徐立平
大風起兮手龍舞——記繡球燈代表陛傳承人楊春生
為了藝術的明天——記加鼓通代表陛傳承人王更新
守住古琴藝術的根與魂——記濟南古琴代表陛傳承人朱子易
脈學流芳齊魯風采
—記扁鵲脈學文化代表性傳承人齊向華
傳統(tǒng)旗袍技藝的守護者——記玉謙旗袍制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于仁謙
盛世逢春展新姿——記武當濟南太乙門代表性傳承人林樹基
德藝雙馨的拳藝大師——記匯極拳代表性傳承人趙文光
讓黑陶綻放異彩
—記龍山黑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國慶
龍山武源河畔制陶人——記龍山黑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德功
上杠高蹺上的演戲人——記喬家上杠高蹺代表性傳承人喬尊圣
一路足跡一路戲——記曲堤金李小傘秧歌代表}生傳承人張方利
忠實繼承善于創(chuàng)新——記鼓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張吉愛
繡線上的美麗守望——記魯繡代表性傳承人戎玉蕊
刺繡與繪畫的完美結(jié)合
—記魯繡代表性傳承人尹延麗
巾幗梨園展英姿——記濟南呂劇代表性傳承人董硯萍
說盡人間都是情——記評詞代表性傳承人劉娟
曲山藝海真名士——記山東琴書代表性傳承人魏務良
剪下生花 自成一家——記濟南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都婉莉
濟南皮影戲的守護者——記濟南皮影戲代表陛傳承人李娟
早梅發(fā)高樹 迥異楚天碧——記濟南面塑代表性傳承人李詠梅
懷揣絕技的刻瓷大師——記濟南刻瓷代表性傳承人單孟渤
西郊蓋韭 千里飄香——記濟南市西郊蓋韭栽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冠昌
臉譜相隨春社近——記侯氏社火臉譜代表性傳承人侯志新
一人就是一臺戲——記木板大鼓代表性傳承人李文山
讓木魚石唱出最美的歌曲——記木魚石雕刻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光祿
一腔五音 萬千氣象——記五音戲代表性傳承人馬乃芬
獨輪車上的“舞獅”教練——記太平拳代表性傳承人王大慶
黃土地上的秧歌藝術家——記鼓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王宗來
人生百味戲中流——記濟南呂劇代表性傳承人朱泓運
在藝術天地里譜寫華彩樂章——記濟南呂劇代表性傳承人李霄雯
與鼓子秧歌的半世情緣——記商河鼓子秧歌代表件傳承人白清哲
擎起豐收的頭傘——記商河鼓子秧歌代表性傳承人許兆河
三德范芯子里的鄉(xiāng)愁——記三德范芯子代表性傳承人李景興、張烈民
花鞭鼓舞不了情——記花鞭鼓舞代表陛傳承人張繼全、張繼友
沉寂半個多世紀的“貓”和“蝶”在他手中活了——記“貓蝶富貴”代表性傳承人馬玉亭
舞龍祈福降祥瑞 前街村民喜安康——記前街舞龍代表性傳承人翟憲福
一聲老梆腔幾代故鄉(xiāng)情——記章丘梆子代表性傳承人李遵忠、李斗芝
從濟南唱響全國的墜子名家——記墜子代表性傳承人郭文秋
習武衣缽代代傳——記濟南八卦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王明星
石擔石鎖身上舞 全是硬功夫——記濟南石擔石鎖代表性傳承人趙存祿
濟南八卦太極拳 三代百年薪火相傳——記濟南八卦掌代表性傳承人譚桂昌
濟南燕青拳傳承人——記濟南燕青拳代表性傳承人李彬彬
口出萬物之聲 此乃中華一絕——記口技代表性傳承人苗龍
一捧泥土塑造人生百態(tài)——記濟南泥塑代表性傳承人薄自洋
一個葫蘆刻千“!薄浐J雕刻代表性傳承人張冰
守護老濟南記憶的一雙手——記泥塑兔子王代表性傳承人周秉生
火筆繪玲瓏 毫光照大千——記郝友友烙畫代表性傳承人郝友友
一個手藝人的“黑陶夢”——記龍山黑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慶增
先做人 后做酒 做好人 做好酒——記百脈泉傳統(tǒng)釀酒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杜祥寶
千年古馬車在他手中“復活”——記古馬車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崇華
奔放中國音 敲響世界“鈸”——記范氏銅響樂器手工制作技藝代表}生傳承人范廣春
舌尖上的老濟南味兒——記老濟南豆豉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于秉剛
懷一顆匠心 品瓷中之味——記古陶瓷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春發(fā)
妙手著技藝 修復化神奇——記古陶瓷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傳德
穿越時光的把子肉——記超意興把子肉及相關系列菜品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超
重拾家傳技藝 手工鋦瓷無痕——記傳統(tǒng)鋦補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榮新
在柳編的世界里編織夢想——記崔寨德蘭柳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德蘭
傳統(tǒng)武術文化的守護者——記濟南形意拳代表性傳承人楊遵利
為了針尖上的文化遺產(chǎn)——記魯繡(發(fā)絲繡)代表}生傳承人徐秀玲
半生情緣系油旋——記濟南油旋制作技藝代表『生傳承人盧利華
盛世牡丹花更艷——記山東琴書代表性傳承人楊珀
后記
《濟南非遺傳人擷英(套裝上下冊)》:
古曲奏得新音來 ——記山東琴書代表性傳承人姚忠賢 山東琴書是山東地區(qū)漢族曲藝品種之一,又稱“唱揚琴”或“山東揚琴”,始名小曲子。1933年,著名藝人鄧九如與張心樂、鄧秀玲在天津參加青年會演電臺播音時,始定名“山東琴藝”。它源于明代中期魯西南菏澤(古曹州)地區(qū)興起的民間小曲自娛演唱形式“莊家!保ㄓ址Q“玩局”),至清代中期,原來唱曲使用的伴奏樂器古琴和古箏改為揚琴(又稱“蝴蝶琴”)、四胡、古箏、琵琶、簡板和碟子,表演時多人分持不同樂器白行伴奏,分行當圍坐表演,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或?qū)Π住?br> 姚忠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會員,受聘擔任中國北方曲藝學校鼓曲專業(yè)教師,是北路鄧派山東琴書唯一傳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山東琴書代表性傳承人,其演唱的山東琴書名揚山東、享譽全國,為山東琴書的發(fā)展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姚忠賢以其對北路山東琴書的無限熱愛和孜孜以求的精神,在不斷的演出實踐和改革創(chuàng)新中,形成了既保留傳統(tǒng)琴書原汁原味,又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表演風格,并親自創(chuàng)作、改編了許多優(yōu)秀琴書作品。他的唱腔時而高亢嘹亮,時而婉轉(zhuǎn)優(yōu)美,幽默詼諧的表演風格中滲透著文雅灑脫的氣度,可謂高雅與風趣相得益彰。他曾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大型文藝演出、交流活動,獲得過各級曲藝大賽的表演獎,在繼承發(fā)展山東琴書藝術方面卓有成就。
山東琴書歷史悠久,定型于清雍正年間,流傳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自14歲拜師學藝起,姚忠賢即與山東琴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并把振興山東琴書這一曲種當作自己畢生的追求。
“我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因父親和鄧九如老先生非常熟悉,就把14歲的我送到了鄧先生的家里,當上了鄧老師的‘門里徒’!被貞浧鸪跞霂熼T的場景,姚忠賢頗有感觸,“盡管那時候?qū)W徒要吃不少的苦,可學藝就是這個樣子,不吃苦怎么能有成績?所以那時候?qū)W得非常用心,老師和師母也非常喜歡我,下了很大的工夫調(diào)教我!币χ屹t至今仍感念跟隨鄧九如老師學藝的那段歲月,因為正是從那時起,姚忠賢與山東琴書結(jié)緣,沒再分開過。
1957年上半年,當時山東琴書的演出還十分火爆,姚忠賢跟隨鄧九如老師進入濟南市曲藝團,開始了職業(yè)學演山東琴書的階段。只是好景不長,到了20世紀60年代,全國曲藝表演界一下子變得蕭條,曲藝團也解散了,姚忠賢被分到濟南長途汽車站當工人!皯c幸的是,我并沒有脫離本行,在汽車站加入了業(yè)余宣傳隊繼續(xù)唱琴書!币χ屹t說,“當工人和繼續(xù)表演琴書的日子對我來說收獲很大。在工人中間演出,沒有舞臺演出的種種束縛,我完全把自己放開了,既學會了和觀眾互動交流,也讓我鼓足了表演的勇氣。”姚忠賢還意味深長地說:“為什么要求演員一定要深入到觀眾中去,因為那確實有幫助,它能讓我們知道觀眾真正喜歡的是什么,能夠更加靈活自如地在舞臺上表演,讓觀眾喜聞樂見! 十年“文革”結(jié)束后,濟南市曲藝團恢復,姚忠賢也被調(diào)回來。他本以為成為一名專業(yè)演員可以大干一場,盡快振興自己所繼承的北路琴書,可就在剛剛?cè)〉靡稽c成績的時候,又面臨著剛剛興起的“流行文化”的沖擊,觀眾對傳統(tǒng)藝術似乎并不買賬,“也不知道那個時候是怎么了,傳統(tǒng)節(jié)目一上臺,大家就起哄,山東琴書也不例外。”這種遭遇讓姚忠賢很困惑,“當時我就想,還要不要琴書。俊眻(zhí)著于藝術的姚忠賢深知,“鋒從磨礪出,香自苦寒來”,要想讓人們認可喜歡山東琴書,首先讓觀眾欣賞到的必須是好東西。從此,姚忠賢腦中只有“苦練”二字,“我天天在家偷著練,不敢太大聲,就沖著大衣櫥練;騎著車子走在路上也小聲地哼哼,有時人家聽見了還以為我神經(jīng)有問題。說實話,當時真是有點著魔了!倍輪T光練不登臺演出也不行,從1985年開始,姚忠賢開始了他十年“駐唱”趵突泉公園的光輝歲月。他深情地說:“沒有那段時間在趵突泉的演出和觀眾的鼓勵,絕不會有我今天的一切。記得那時演出,只要我一張嘴,觀眾就掌聲不斷,那種開心是形容不出來的。還有很多港臺同胞、外國朋友,都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讓我深信民族傳統(tǒng)藝術絕對不會衰亡,山東琴書會越來越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