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學<1760-2010>感悟錄/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叢書》收錄了作者發(fā)表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俄羅斯文藝》《中國俄語教學》《俄羅斯研究》《國外社會科學》等刊物的論文。其研究對象,有18世紀到2l世紀俄羅斯文學重鎮(zhèn)(從羅蒙諾索夫、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到20世紀紅色文學、肖洛霍夫、索爾仁尼琴,以及作為文學形象和文化文本生產(chǎn)者的普京),中俄文學、文化交往。以對話性來關照文學是作者力圖堅持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探討18、19世紀俄羅斯文學時,俄羅斯文化與西歐文化的關系是其著眼點:在20世紀文學中,中心文學與邊緣文學的對話則映照了多種文學現(xiàn)象:孔子形象、《詩經(jīng)》的俄文翻譯.被解釋為中俄文化對話的載體。
劉亞丁,男,1959年生于四川內(nèi)江市。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史綱》《蘇聯(lián)文學沉思錄》《佛教靈驗記研究》。兩次主持肖洛霍夫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頓河激流——解讀肖洛霍夫》,主編《肖洛霍夫?qū)W術史研究》《肖洛霍夫研究文集》,在中國、俄羅斯發(fā)表研究肖洛霍夫的論文2O多篇,在俄羅斯肖洛霍夫國際學術會議上做了特邀發(fā)言,其成果被俄羅斯《肖洛霍夫百科全書》引用并稱贊,F(xiàn)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帶領團隊將俄文巨*《中國精神文化大典》翻譯為中文。
自序
第一編 俄羅斯古典文學篇
第一章 本土與外來因素之爭:羅蒙諾索夫批評史的潛文本
第二章 三種《葉甫蓋尼·奧涅金》注釋本解讀
第三章 19世紀高加索戰(zhàn)爭的文學再現(xiàn)
一一以萊蒙托夫和列夫。托爾斯泰的行旅和創(chuàng)作為例
第四章 在放肆的邪惡旁邊還有孱弱的良善
一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殘酷結(jié)構”
第五章 19世紀后半葉俄羅斯文學、藝術本土化轉(zhuǎn)向描述及原因
探尋
第六章 文化試錯的民族寓言:《罪與罰》的一種解讀
第二編 蘇聯(lián)時代文學篇
第一章 個人毀滅與英雄崇拜: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心文學”闡釋
第二章 肖洛霍夫的寫作策略
第三章 肖洛霍夫的中心化
第四章 《癌病房》: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的對話
第五章 土地與家園:文化傳承中的《告別馬焦拉》
第三編 新俄羅斯時代文學篇
第一章 肖洛霍夫的邊緣化
第二章 普京文學形象上的“中國”油彩
第三章 祖國保衛(wèi)者形象塑造
一一2012年2月23日普京盧日尼基體育場演講分析
第四章 俄羅斯當代作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利用與想象
第四編 中俄文學、文化篇
第一章 孔子形象在俄羅斯文化中的流變
第二章 異域風雅頌 新聲苦辛甘
一一俄羅斯?jié)h學家的《詩經(jīng)》翻譯
第三章 歷史類型學的啟示
一一李福清院士的文學研究方法
第四章 俄羅斯《中國精神文化大典》:翻譯與思考
附錄2 向死而生的人生醒悟:普希金四個小悲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