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中國道家文化的全貌,系統(tǒng)地介紹了道家文化的歷史沿革、主要派別和主張、代表人物和重要典籍等,同事詳盡細致地收錄了道家文化的其他重要知識點,采擷了道家文化思想寶庫中最耀眼的精華。書中集文華性與大眾普及型于一體,是又管到家文化的通俗百科讀本。
道家是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思想流派,產(chǎn)生于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社會形勢大變,諸子百家競相奔走,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和治國理念,開創(chuàng)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風氣。道家思想從此開啟了影響中國思想文化的歷程。
想要探尋道家思想的起源,就得追溯到中國的遠古時期。華夏文明始于伏羲,興起于黃帝。道家文化遠在夏朝的巫術(shù)中便已產(chǎn)生了萌芽。到了春秋時期,諸子百家應世而生,老子從宇宙和自然出發(fā),在先人思想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道家學派;莊子則把道家思想發(fā)揮到極致,是道家學派的集大成者。其實,道家是一個系統(tǒng)龐雜的哲學流派,在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歷了很多階段,也產(chǎn)生了許多不同的名稱,比如黃老之術(shù)、玄學等等。各階段的道家雖然根本歸于老莊,但又都帶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充滿了生命力。東漢中后期,為適應當時社會矛盾的演變和農(nóng)民起義的需要,道家思想被正一盟威道等派系吸收,并匯集神仙方術(shù)、陰陽派等思想,最終創(chuàng)立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
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道家文化同儒家文化、釋家文化一起,對中國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會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對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及維系起到過難以估量的作用。它帶給我們的智慧思考大概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政治智慧。以和而治,首倡安定。漢代人對道家非常推崇,漢初就采用了“無為而治”方略,其后的歷代開國君主都強調(diào)道家“無為而治”的和諧政治智慧。道家的這種政治智慧通過“無為”與“自然”兩個觀念開展!盁o為”是對君主的要求,它主張收斂個人權(quán)力欲的過度擴張,一切循道依理而行;“自然”則是要求休養(yǎng)生息,尊重臣民的權(quán)利與責任,和諧共處。
李家曄,知名策劃人,作家,正大國風圖書中心主編。自號『國風居』,主張文以載道,道法心靈,用情感去創(chuàng)作,自己入戲。長期以來與書為友,冷眼看天下,熱血寫春秋,積十年之功,有二十來部作品出版面市,主編和參編多部。主要作品有《白鷺洲》、《北京人頭蓋骨之謎》、《韜光養(yǎng)晦大智慧》、《菜根譚做人做事的智慧》、《受用一生的智慧茶座》、《鹿皮卷》、《有一種智慧叫『以退為進』》、《一代人豪劉伯溫》等。
第一章 道家文化的歷史沿革
1.道家誕生的時代背景
2.道家思想的源流
3.道家的鼻祖
4.道家的集大成者
5.早期道家的“老莊之道
6.秦朝時期的道家
7.西漢初期道家的發(fā)展
8.西漢盛行的“黃老之術(shù)
9.西漢道家的法治思想
10.西漢黃老思想的負面影響
11.西漢道家與儒學
12.東漢道教的創(chuàng)立
13.東漢道教盛行的原因
14.東漢道教的思想特點
15.漢代道家讖緯之學
16.魏晉道家玄學產(chǎn)生的原因
17.魏晉道家玄學興起的背景
18.魏晉道家玄學的特點
19.魏晉南北朝道、儒、釋三家合流的萌芽
20.隋唐道家的特點
21.唐代道家與皇權(quán)的結(jié)合
22.北宋道家的傳承
23.南宋道學和理學
24.宋代道教的特點
25.元代文人的道家情懷
26.元代道教的格局
27.明代道家的式微
28.清代道家的歸隱
29.清朝末期道教民間化傾向
30.近代學者的道家主張
31.民國時期道教的發(fā)展
32.當代道家的復興
第二章 道家的義理和儀式
1.道教的義理內(nèi)涵
2.道教的基本教義
3.道教的基本信仰
……
第三章 道家的神靈體系
第四章 道家的主要派別和主張
第五章 道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第六章 道家的世界觀
第七章 道家的政治觀
第八章 道家的處世觀
第九章 道家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
第十章 道家文化與當代應用
17.全真龍門派
龍門派是全真七派中發(fā)展最快、影響最大的教派,由“北七真”之一的丘處機所傳。
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山東登州棲霞人。金世宗大定六年,時年19歲的丘處機悟世空華,棄家學道,潛居昆侖山,次年得知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創(chuàng)全真庵,便前往拜師求道。待重陽祖師仙化,并守墓三年后,他先到陜西蟠溪苦修六年,后至龍門修道七載,道功大增。金宣宗貞桔二年,請命招安山東楊安兒起義軍,因他修行明道,說服力強,招安獲得成功,同時顯示了他和全真道在群眾中具有相當大的號召力。這不僅在社會上產(chǎn)生很大影響,而且引起當時金、南宋、蒙古三方統(tǒng)治者的注意,都競相派遣使臣前往召請,欲為其所用。
元太祖十四年,成吉思汗在阿姆河南岸召請,丘處機不顧古稀之年,率領(lǐng)眾多弟子行經(jīng)萬余里路,歷時兩年多到達成吉思汗的軍營。成吉思汗問其治國之方和長生之道,丘答:“治國要以敬天愛民為本,修身要以清心寡欲為要!碧嫔钗蚱溲,尊他為神仙,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從此,丘處機成為北方道教的風云人物,他所居住的太極宮(今北京白云觀)亦成為北方道教的中心,當時玄風大振,道俗景仰,學徒云集,全真龍門派成為最顯赫的道派。丘祖仙逝后,其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相繼掌教,他們大建道觀,立觀度人,使道教進入最鼎盛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