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在本書中,作者站在一名考古學教師的視角,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入行考古、學習考古的經歷和感悟,為正在學習考古學和想要入行考古學的青年朋友們提供了意見和建議。
我對于考古教育一直有一種發(fā)自心底的盲目自信,我知道這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愿望或是使命感而非才能,我希望通過教育能夠對社會建設有更大的作用。這種盲目自信讓我堅定地認為我應該從事考古教育,我也應該在這個方面做更大的努力。有時候也會奇怪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信念,想來想去,不能將之歸為天賦,而應該視之為信仰。就像電影《超體》(Lucy)中那位科學家所言,如果回到生命本原,最簡單的生命都要傳遞自己的生命信息,人也不例外。我相信教育是生命最本質的行為!沒有教育,就沒有生命的傳承。就現(xiàn)實社會而言,唯有教育才能真正地使人以最簡捷的方式獲得實質性的提升;唯有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變革中國未來的考古學!目前國內還很少有學者寫過這方面的文字,尤其是專門的討論。不敢說我的觀點有什么指導意義,作為一個時代的記錄,我想如果能夠為未來的中國考古學者提供一種借鑒,那將是令人欣慰的。
這是一本為學生而寫的書,為所有正在學習與即將要學習考古學的人寫的書。在我上大學本科的時代,寫這樣一本書有點奢侈,因為那個時候學習考古學的人非常有限。進入21 世紀后,考古教育擴充迅速,開設考古專業(yè)的學校已有四五十所之多,開設考古學課程的學校就更多了。單純就吉林大學而言,考古專業(yè)的本科招生翻了一番還多,從前上課一個班也就20 人上下,而現(xiàn)在上考古學史的,將近有50 人。研究生的規(guī)模擴充更是驚人,每屆碩士研究生都在50 人上下。雖然我們身在考古學教育圈中,常常也會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不知道一些高校已加入到考古學教育與研究行當中?脊艑W似乎逐漸有了顯學的身姿,如今在吉林大學,想轉入考古專業(yè)的學生要多于轉出去的學生,這的確是前所未有的。隨著中國的發(fā)展逐漸從經濟向文化領域過渡,國家在文化建設上投入加大,國家考古公園、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在不斷興建,有理由相信中國考古學將有更大的發(fā)展,會有更多的人從事考古工作或對考古工作有興趣,所以寫作一點與考古學學習相關的文字,似乎是到時候了。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一直都是學生,甚至當了許多年教師之后,還是像學生。我經歷過較為系統(tǒng)的教育過程,吉大本科畢業(yè)之后到北大去讀碩士,畢業(yè)后在博物館短期工作過兩年,然后赴美攻讀博士六年,回國又在中國科學院做了兩年博士后。我不屬于那種放棄國外優(yōu)渥待遇毅然回國的那種人才,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留在國外,留學就是學習去了,僅此而已。雖然經歷平淡,但是國內外長時間的學習經歷帶給我一些基本的體驗。我沒有什么特殊的天賦,也沒有傳奇的經歷,也正因為這種普通平實是體驗,所以我認為對于絕大多數考古學的學習者可能有一些借鑒作用,雖然可能是教訓要遠多于成功的經驗。所以,這里我并不希望是以一個教師的面目來傳授什么東西,更希望是從一個長期的學生的角度來交流一些想法。我相信好的教育應該就像朋友之間交流一樣。沒有真心的認同,再好的口才與文采都不過是華麗的紋飾而已。
之所以討論考古教育以及更廣泛的教育問題,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認為中國教育需要進一步改革,需要更深層次的改革。具體到中國考古教育上來說,本科與研究生教育倒置的現(xiàn)象十分明顯,這種倒置導致本科生基礎不夠寬厚、研究生教育不夠系統(tǒng)深入等弊端。教育改革無疑是困難的,因為既有的策略都是曾經經過檢驗并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就意味著要走向未知的境遇,意味著可能會失敗,但是,不改革的弊端更大,中國所遭遇的人才困境將很難擺脫。以考試代替學習,以做項目、寫論文代替研究訓練,這樣的策略短期之內可行,長遠來看,將直接損害學生的學術基礎。目前我們可能還不能找到切實有效的萬全之策,但是前期的討論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有利于我們拓展思路。
理想的考古教育應該是什么樣呢?也就是說我們判斷的宗旨或原則是什么呢?我們絕大多數人與考古的關系都屬于邂逅,在進入考古專業(yè)之前,一般來說,我們都對考古學沒有什么了解,真正的熱愛大多是后來培養(yǎng)的,有點類似于先結婚,后戀愛。此前考古工作都是國家安排的,沒有太多改行的問題。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國家不再包分配工作,于是有了個人選擇這么回事。當然,自由也是有代價的,個人通常獲得的信息有限,個人的感覺也不總靠得住。尤其矛盾的是,與考古相關的工作基本都屬于國家事業(yè)單位,國家在編制、經費、發(fā)展等方面有其規(guī)劃與計劃,而個人很少能了解到相關信息。信息的不對稱導致個人選擇很難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就是社會作為國家與個人之間的中介發(fā)展起來,可以預計的是,未來的考古工作將更多元、更有彈性。理想的考古教育應該協(xié)調好個人發(fā)展與國家、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這樣,學非所用、學非所愛的情況就會少得多。
考古學是隨著近代科學發(fā)展起來的新學科,盡管其根源非常古老;隨著近代殖民主義擴張,考古學進入古老的中國。對于中國考古學而言,廣泛地學習,尤其是向發(fā)達的西方考古學學習,仍然必不可少。與此同時,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中國考古學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基礎,創(chuàng)新已經不再是不可奢望的概念。學習與創(chuàng)新應該是中國考古學的基本主題。學習屬于循序漸進的逐步積累,創(chuàng)造則需要打破常規(guī)的大膽嘗試。兩者既矛盾又統(tǒng)一,具體在當下條件下,創(chuàng)新已經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考古長期被視為一項艱苦、冷僻、待遇低、風險高的工作,包括我自己在內一直都有這樣的認識。即便是在現(xiàn)在,也不能否認考古工作某些時候也的確如此。只是隨著知識與閱歷的增加,我有了一個更深切的體會,一項工作的性質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工作本身,而是取決于工作者本人。我相信一項所謂好的工作就是一方面工作者努力追求,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另一方面,享受這個過程。世人能夠實現(xiàn)前者的多,能同時實現(xiàn)兩者的少。所以,我們需要發(fā)掘考古學本身的美好之處,發(fā)現(xiàn)學習考古學過程之中的樂趣。如果本書能夠有助于學習者顛覆長期存在的對考古學的刻板認識,增加學習考古學的興趣,那么我將深感榮幸。
本書之所以能夠成形首先要感謝這個網絡時代,自從我的新浪博客穴居的獵人開設以來,承蒙好友、學生以及知遇的推廣,逐漸有了一點小小的名聲。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寫博客的初衷是為了把自己的思考與感受及時地記錄下來,希望作為學生的課外輔導材料。當然,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結集成書。自從《思考考古學》出版之后,各個渠道聽到的反響似乎不錯。雖然說不上火爆,但在考古學圈子里也激起了一點漣漪。報喜不報憂的朋友們讓我有了更多的信心,于是就有了這本書。它一如《思考考古學》的風格,盡可能把不同時期的文章良好地組織起來,以一定的主題分類來統(tǒng)領,盡管區(qū)分并不嚴格。分類是研究任何事物的開端,考古學尤其如此。書中側重回答了幾個核心問題,如考古學的意義何在,如何讀書,如何開展研究,考古學有何趣味等,這些問題多是考古學的學習者最關注的,也是長期困擾我自己的問題。
如果說本書有什么可取之處的話,我想未必來自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而是來自這些年來學生的質疑。在考古學的教育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教學相長是什么,我不止一次對學生講,你們在向我學習,其實我也在向你們學習,我們在共同地學習。這絕非謙詞,這是真實的體會。這也是我敢于推出此書的信心所在。我不禁想起似乎在哪里聽到過的一句話,世上并不乏精彩的回答,而是缺乏精彩的問題。因此,若需要感謝的話,首先要謝謝那些提出了精彩問題的同學們。
書中部分文章曾經發(fā)表在《中國文物報》《大眾考古》《國學》等刊物上,列入本書時是根據我自己的底稿,可能文字上略有出入。這些文字最早都出現(xiàn)在我的新浪博客穴居的獵人中,我對這些文字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因為我寫它們是因為不吐不快,而非像論文那樣要為了某個目的而寫的。這些文字之所以能夠成書還要感謝三聯(lián)書店的編輯曹明明女士,是因為她的著力推動,使我宛然有大家之感。我真誠地希望這些錙銖積累的思考于有志于考古學的同仁有所啟發(fā)。
按
馮友蘭先生的說法,學術研究屬于圣賢的事業(yè),是人人通過努力可為,而非像當官發(fā)財那樣高度取決于機遇(很少會看到學者去燒香拜佛祈求靈感來臨的)。我希望我有限的經驗教訓能夠成為中國未來青年考古學家的墊腳石,我有一種強烈的愿望,那就是未來的中國不應該只有富裕的經濟,還應該有繁榮的文化,我相信中國考古學是未來中國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未來的青年考古學家將會大有作為。
陳勝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于美國南方衛(wèi)理公會大學(SMU)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美國考古學會主席、美國科學院院士弗雷德溫道夫(Fred Wendorf)和新考古學開創(chuàng)者、著名人類學家路易斯賓福德(Lewis Binford),200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考古學理論、考古學思想史、農業(yè)起源、石器分析、遺址過程動態(tài)解讀、史前藝術和考古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