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秋,廬江郡治舒縣,周家大宅,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周瑜出生了。從公元190年開始,漢獻帝劉協(xié)這位傀儡皇帝,身不由己地也多次變換年號。在這期間,各路人物紛紛出場,而周瑜,正是在這段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部《三國演義》,讓周瑜成了一個沒風(fēng)度、沒雅量的反派人物。又因為周瑜臨終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這個年輕有為、功勛卓的軍事家,就成了比他小六歲的諸葛亮的墊背。同樣的“羽扇綸巾”和“雄姿英發(fā)”,人們只記住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登壇借風(fēng)”的謀略智慧,卻遺忘了周瑜在談笑之間,使“檣櫓灰飛煙滅”的俊逸風(fēng)采。
周瑜指揮三萬水師獨自面對曹操號稱的八十萬大軍的膽識,人們早已經(jīng)淡忘了;卻深深地將《三國志》中本沒有任何記載的“周瑜忌恨孔明”“孔明三氣周瑜”等橋段,演繹得越發(fā)惟妙惟肖!吨荑 赤壁英雄美少年》為你展現(xiàn)一個本色英雄周瑜的本來面目。
《周瑜 赤壁英雄美少年》:
乘著這些戰(zhàn)船,孫策軍水陸并進,向西銳擊黃祖。盡管黃祖率水軍迎戰(zhàn),又向劉表求援長矛隊五千人,但孫策軍攻勢強勁,勢如破竹。
在沙羨一場激戰(zhàn),孫策軍大破黃祖。黃祖不僅船械盡失,就連妻兒老小也顧不上了。
接著孫策軍又攻下尋陽,本想進一步討取江夏郡,周瑜感覺時機還不成熟,就建議轉(zhuǎn)道先攻取豫章郡為好。孫策采納周瑜之計,屯兵椒邱,派功曹虞翻,去招降豫章太守華歆。
話說這華歆本就是一介書生,有文無武,怎么能抵御孫策的大軍呢?因此,立即答應(yīng)了孫策的招降。
當孫策軍入城之時,華歆以文人的普通裝束迎接孫策。孫策也將華歆待為上賓。
之后,孫策授孫賁為豫章太守,并將原來的豫章郡劃分出一部分為廬陵郡,任命孫輔為廬陵郡守。因為廬陵乃軍事要地,因此,孫策決定留下周瑜,鎮(zhèn)守廬陵的巴丘。
算起來,這應(yīng)該算是周瑜與孫策兩兄弟的第三次分別。
在平定了豫章郡之后,孫策其時已據(jù)有了丹陽、吳、會稽、廬江、豫章、廬陵等江東六郡。
如果論功行賞的話,周瑜是功不可沒的第一功臣。
因為,從漢獻帝興平二年,即公元195年起兵,周瑜就在漢末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之時,堅定地站在了孫策的身邊。
孫策軍所取得的江東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吳郡、會稽郡時,周瑜沒有直接參與,但也有他的功勞。如果不是他協(xié)助孫策渡江,打敗揚州刺史劉繇,吳郡、會稽郡就不可能為孫策所得。其實,周瑜對于功勞與待遇是根本不介意的。英俊飄逸的他,看中的是情意和那一份多年前許下的承諾。
大丈夫別無所求,唯有信守承諾,才是義不容辭的責(zé)任和擔(dān)當。
一天,周瑜昂首站在巴丘的土地上,面對著奔流不息的贛江水,他的心中充滿了守衛(wèi)邊疆的自豪感。
他抬頭仰望著蔚藍的天空,深吸一口巴丘清新的空氣,頓感肺腑生津,舒暢無比。
此時,周瑜的心里、眼里都是如何依險制塞,如果操練水陸兩軍的事,全然沒有想到,這巴丘之地,對于他來說意味著什么?盡管周瑜英俊異才,他也無法預(yù)知這一切。
認真細致地考察完這巴丘之地以后,周瑜以軍事家的戰(zhàn)略眼光洞察到,巴丘和牛渚磯等地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易守難攻的兵家必爭之地。
令周瑜高興的是,今昔已不同于昨日,攻取江東六郡之后,孫策軍已經(jīng)是兵強糧足,且擁有許多艘戰(zhàn)船和數(shù)萬馬匹的水陸之師了。
又一日,周瑜放眼鎮(zhèn)守的巴丘,水路縱橫,卻多峽谷急流險灘。他便乘著戰(zhàn)船,穿過江水狹窄之處,行至贛江一處較開闊的地段。湍流中間赫然現(xiàn)出了一個沙洲。周瑜想:若在此處操練一支水軍,戰(zhàn)時,將會是一支奇兵。∠胫链,周瑜即刻命人將船靠近洲頭?墒牵?苛税胩,也沒能將戰(zhàn)船停穩(wěn)。周瑜詢問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兵士報告說,一因風(fēng)大浪急,二因沙洲岸邊只有光禿禿的大石,找不到拋錨之地。
聞報,周瑜走到船頭觀察。他放眼望去,兵士所報的沒錯,這樣的地勢確實很難將船靠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