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藏自治區(qū)、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交界處,有一片被稱為生命禁區(qū)的土地。雖然海拔高、氣候惡劣、人跡罕至,但這里是生命的樂園。這片區(qū)域有阿爾金山、羌塘、可可西里三個*自然保護區(qū),里面生活著世界上獨特的有蹄類類群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藏野驢等,以及各種鼠兔、旱獺及其他嚙齒類動物,它們與為數(shù)眾多的鳥類及其他各類群的物種,共同構成了獨特的青藏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
三位攝影師成勇、張海龍、李月文,作為三大自然保護區(qū)的志愿者、野生動物攝影師和野生動物紀錄片制作者,在過去的7年里數(shù)十次深入藏北無人區(qū),拍攝了大量的動物影像,積累了數(shù)以千計的優(yōu)秀作品。同時,他們還積極參與保護區(qū)的動物保護、反盜獵活動。
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這些野生動物影像和自然生態(tài)類攝影作品,了解三大無人區(qū)和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并將生態(tài)保護的理念傳遞下去。
推薦序一
生命禁區(qū)有生命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jiān)
張勁碩 博士
生命到底是什么?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可能是自己,可能是周圍的人,可能是人類共同體。今天,太多其他生命形式的存在已被我們忽視。即使不被忽視,也會被視作他物。記得有一次我在溫州給小學生做講座,我說沿路過來當你們看到家鄉(xiāng)美麗的灘涂時,注意到有什么生命生活在那里嗎?孩子們竟然異口同聲地告訴我,灘涂里都是海鮮。我們可能忽視了很多很多……
我們創(chuàng)造出的生命禁區(qū)這個詞,其實正是人類自己忽視其他生命的表現(xiàn)。從科學意義上講,在這個地球上幾乎很難想象有生命禁區(qū),只要有空氣,有陽光,有水分,幾乎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有生命。從細菌、藍藻、支原體、衣原體這些原核生物,到單細胞的原生生物;從菌物、植物,再到動物,地球表面,或往天空之上,或入土壤之下、海洋之深,生命覆蓋了各個角落。它們是忽視不了的,也是不容忽視的。
然而,或許我們說的禁區(qū)只是人類不在那里生活的地方,那么,藏北無人區(qū)這樣的提法,我更認可和喜歡。阿爾金山、羌塘、可可西里,說起這三個地名,足以讓所有科學研究者、動物愛好者、自然愛好者瘋狂起來。這片土地被形容為荒涼貧瘠荒無人煙不毛之地,然而她卻孕育出了地球上最偉大的生命形式它們適應最高海拔的這片大地,即使空氣稀薄,仍然可以快樂地馳騁;它們適應雨水并不豐沛的這片大地,即使甘露不多,仍然可以堅強地存活;它們適應植被并不茂盛的這片大地,即使食物有限,仍然可以填飽肚子。
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不是生命的禁區(qū),而是生命的樂園。雪豹、藏棕熊(馬熊)、狼、藏狐……是這里食物鏈的頂端,食肉類中最頑強的捕食者;野牦牛、藏野驢、藏羚羊、藏原羚、鵝喉羚、白唇鹿……是這里的常住居民,構成了世界上最獨特的有蹄類類群,它們高度適應青藏高原的環(huán)境,多數(shù)是我國的特有物種;各種鼠兔、旱獺及其他嚙齒類動物,又成為了整個無人區(qū)的基石,它們是關鍵物種,沒有這些小哺乳動物的存在,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可能會崩潰。還有為數(shù)眾多的鳥類,以及其他各類群的物種,構成了獨特的青藏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
這里的生命復雜多樣,是地球上最亮麗的風景線之一;這片土地也是祖國的一片凈土,真希望她永遠是一片生命禁區(qū)沒有人類的打擾和破壞。在我們的眼中,不要只有自己或人類,經過億萬年的演化發(fā)展到今天,所有的生命其實和我們是平等的,它們也有尊嚴,也有生存下去的權利。
我們的愛會讓其他生命迸發(fā)出更多的光彩,我們的愛最終可以挽救自己,讓我們和其他生命持久地生存下去。
推薦序二
阿爾金山中的志愿者足跡
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張翔
作為藏北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素有高寒生物自然種質基因庫之稱,這里保存著以野牦牛、藏野驢、藏羚羊為代表種群的三大高原有蹄類野生動物,且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是新疆乃至國家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其自然景觀及生物多樣性具有全國乃至全球意義的保護價值,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譽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地理空白區(qū)。
在心系高原、吃苦奉獻、團結創(chuàng)新、勇創(chuàng)一流的阿爾金山精神激勵下,保護區(qū)的衛(wèi)士們扎根高原,盡職履責做好一方凈土的守護神。保護區(qū)建立 35 年來,先后組織多部門、多學科專家進行了大型綜合科學考察,與國內外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機構開展了多項專題研究,出版、發(fā)表各類考察報告、專著及論文多部(篇),摸清了保護區(qū)內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本底現(xiàn)狀,為科學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雖然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海拔高,山多路險,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但在艱苦卓絕的野外工作中,仍不乏民間志愿者的積極參與和無私奉獻。有這樣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隊伍,隊員們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放下自己多年打拼的事業(yè),遠離喧囂的城市,甚至自備交通工具、工作設備、宿營裝備、食品給養(yǎng),毅然地來到保護區(qū),和這里的工作人員一同開展野外工作,并在地質地貌、自然地理環(huán)境、氣候、氣象、動物、植物、土壤、水文、社會經濟、人類活動狀況和文化古跡等考察活動中留下了足跡。
成勇、張海龍、李月文作為保護區(qū)的志愿者,長期奔波在青藏高原,多次深入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腹地,積極投身于保護區(qū)的各項活動中。他們一絲不茍的認知態(tài)度及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品質令人敬佩;他們深入冰川、湖泊、河流甚至泉眼,探尋各種地質構造,長期觀測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堅韌的毅力定點觀察、拍攝,獲取了諸多珍貴的第一手影像資料,實屬難得。本書呈現(xiàn)給讀者的,不僅僅是堪稱視覺盛宴的精美影像作品,還能使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保護事業(yè)由衷的熱愛,以及倡導綠色自然、和諧自然的聲音,這也是保護區(qū)開展志愿者活動的初衷。
希望本書的出版,既能為神秘阿爾金這一顆璀璨的明珠增光添彩,為東方肯尼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搖旗吶喊,也能為保護區(qū)未來的志愿者活動提供借鑒。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001
Part1 藏北三大無人區(qū)
006 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014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022 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
028 Part2 生命禁區(qū)中的足跡
038 Part3 生命禁區(qū)里的生命
042 藏羚羊 Tibetan
Antelope
068 藏原羚 Tibetan
Gazelle
078 塔里木鵝喉羚
Goitered Gazelle
084 巖羊 Blue Sheep
094 白唇鹿
White-lipped Deer
100 野牦牛 Wild Yak
116 藏野驢 Kiang
130 棕熊 Brown Bear
138 狼 Wolf
148 藏狐 Tibetan
Fox
156 赤狐 Red Fox
160 灰尾兔 Woolly
Hare
164 高原鼠兔 Plateau
Pika
170 喜馬拉雅旱獺
Himalayan Marmot
176 白馬雞 White
Eared Pheasant
180 斑頭雁
Bar-headed Goose
188 赤麻鴨 Ruddy
Shelduck
192 黑頸鶴
Black-necked Crane
202 反嘴鷸 Pied
Avocet
206 獵隼 Saker
Falcon
210 大鵟 Upland
Buzzard
214 禿鷲 Cinereous
Vulture
216 編后記一 無人區(qū)拍攝的安全問題
220
編后記二 拍攝野生動物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