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地域文學作品與當代文化現象為媒介,對性別理論進行了現實呈現。書中首先對女性主義的產生,以及黑人女性主義和后殖民女性主義的理論進行了解讀和闡釋,是因為最初的女性主義思潮和后殖民女性主義理論的形成背景與中國女性的處境有頗多相似之處;其次,從性別理論視角對天津這一地域的代表作家作品進行了分析;最后,從性別理論的視角對當代中國一些與性別相關的文化現象進行了分析,展現了諸多現象中所包含的性別矛盾。
前 言
性別理論與女性主義浪潮有著直接聯(lián)系,具體表現為,性別理論是在女性主義思潮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完善并豐富起來的。19世紀中后期,女性主義產生,作為一種思潮和運動,它始終在吸引著人們的關注和投入,直至今日。性別理論從來就不是一種完全純粹的理論,它總是與社會現實有著親密的關系,這從性別理論的各種流派就可以看出,如以追求男女平等為旨趣的自由女性主義,致力于推翻父權制的激進女性主義,要求男女同工同酬、認為家內勞動也屬于生產方式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等等。隨著女性主義的發(fā)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性別理論日漸受到學界的重視,人們越來越習慣于以性別理論作為一種視角、一種方法去分析各種研究對象。
本書主要以性別理論為研究視角,以天津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當下的文化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借助理論對文學和文化現象進行了不同角度和層面的分析與批評。在分析與批評的過程中,將性別理論與具體的天津文學和當代文化進行了很好的對照,使文學文化現象與性別理論實現了有機的結合。這里,我想特別說明的是“天津文學”的概念。雖然,根據國家學科分類目錄來說,是沒有“天津文學”的,但是,天津文學的存在與發(fā)展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因此,我試著如此定義“天津文學”:所謂天津文學,是以天津區(qū)域作家、作品與文藝活動等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區(qū)域文學學科。
本書以文學作品與文化現象為媒介,將性別理論進行了呈現。對文化研究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本書的結構安排上。本書從結構上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理論部分,主要對女性主義的產生,以及黑人女性主義和后殖民女性主義的理論進行了闡釋和解讀,之所以選取這兩個關鍵節(jié)點,是因為女性主義思潮最初的形成和后殖民女性主義理論與中國女性的處境有頗多相似之處:女性主義思潮伴隨著女性主義運動而形成,最初的女性主義運動的目的就在于為女性爭取政治和法律的平等,而今天的中國女性在爭取平等權利方面雖然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但還有爭取的空間;后殖民的處境是當下中國文化所面對的一個狀況,女性自然也在其中,后殖民女性主義理論會有助于我們理解當下中國文化以及女性處境。中篇和下篇是批評部分。中篇主要從性別理論視角對天津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進行了分析,這里選取了四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分別是:紅色經典作家梁斌,改革文學的領軍人蔣子龍,女性主義作家趙玫,將地域文學與世界文學話語融合的宋安娜。其實,性別理論研究不是單單關注女性活動,男性視野中的女性和兩性關系其實也是對性別理論的呈現。下篇主要從性別理論的視角對當代中國的一些與性別相關的文化現象進行了分析,展現了諸多現象中所包含的性別矛盾。這里選取了如下四種文化現象:張藝謀電影(1988~2005),從《紅高粱》到《千里走單騎》,展現了男權社會中兩性之間的對抗關系;王海鸰的電視劇,展現的是婚姻家庭中的女性生存與地位變化;以芙蓉姐姐和小沈陽為代表的“另類女性”,所呈現的是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拓展;“偽娘”用身體所表演出的性別身份。
本書的缺憾也是明顯的,有些章節(jié)的結構和內容有失均衡,在對天津文學和當代文化的批評中有些地方還可以做更深入的分析。這些都是有待以后深入研究的地方。當然,本書不是宣告結束,而是標志著一個行進的過程,如同性別理論的開放性一樣,我對天津文學與當代文化的研究也始終在路上。
李進超,1976年生于河南安陽,1998年畢業(yè)于河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書數年后,于2002年考入南開大學哲學系,2008年畢業(yè),獲哲學博士學位,F在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研究文學及文化,近年來比較關注女性主義的研究。已出版專著《巴爾塔薩美學與文化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發(fā)表論文數十篇。
上 篇 女性主義的產生與后殖民女性主義
第一章 女性主義思潮的產生/3
第一節(jié) 第一波女性主義的出現/3
第二節(jié) 第一波女性主義者的代表:弗吉尼亞·伍爾芙/6
第三節(jié) 女性主義的圣經:《第二性》/10
第四節(jié) 解構主義對女性主義的影響/13
第二章 黑人女性主義與后殖民女性主義/18
第一節(jié) 黑人女性主義的命運與后殖民理論/18
第二節(jié) 黑人女性主義理論的提出與延伸:
《邁向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與《后現代的黑人性》/24
第三節(jié) 黑人女性的身份認同:《蘇拉》/27
第四節(jié) 后殖民女性主義的批判:《底層研究:解構歷史編撰學》/36
第五節(jié) 結論/39
中 篇 性別視角下的天津文學
引 言 地域文學的文化自覺/45
第三章 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老中青三代女性:以梁斌的創(chuàng)作為例/50
第一節(jié) 嚴老奶奶:苦難歷史中的“無我”/51
第二節(jié) 貴他娘:戰(zhàn)亂中的“有我”/53
第三節(jié) 春蘭、嚴萍:革命中的“自我”/55
第四節(jié) 三代女性兩個夢:從“家庭夢”到“中國夢”/58
第五節(jié) 三代女性的文化分析/68
第四章 改革開放以來兩性的博弈:以蔣子龍的創(chuàng)作為例/71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之初:“開拓者”與被遮蔽的女性——英雄與符號/72
第二節(jié) 社會轉型期:有瑕疵的男性與主體意識覺醒的女性/77
第三節(jié) 世紀之交:多元的“活生生”的女性與無奈的男性/81
第四節(jié) 改革開放30年:掙破束縛的“瘋女人”與男人的淪落/83
第五節(jié) 時代與文學:女性的主體意識的顯現/86
第五章 從家族到城市的女性:以趙玫的創(chuàng)作為例/89
第一節(jié) 《我們家族的女人》——宿命與抗爭/89
第二節(jié) 從《朗園》到“朗園”:文學空間的文化意義/100
第三節(jié) 對女性主義者的哲思/105
第六章 從媒體空間到租界空間:以宋安娜的創(chuàng)作為例/116
第一節(jié) 女性視角下的媒體空間/116
第二節(jié) 小洋樓里的租界空間:地域文學空間與世界文學話語的融合/118
下 篇 性別視角下的當代文化
引 言 文學、空間與性別/129
第七章 張藝謀電影(1988~2005):男權社會中的女性/133
第一節(jié) 壓抑和閉鎖的世界/137
第二節(jié) 抗爭和理想的世界/142
第三節(jié) 兩種力量的結構關系/150
第八章 王海鸰電視。杭彝ブ械呐裕154
第一節(jié) 女性,家庭中必須承受之輕/154
第二節(jié) 婚姻與愛情:錯位與平衡中的女性存在/170
第九章 另類女性與小沈陽:現代女性的拓展/183
第一節(jié) 出場:另類女性的狂歡/183
第二節(jié) 丑化:另類女性的假面/186
第三節(jié) 顛覆:另類女性的真容/189
第四節(jié) 反思:反抗的局限性/193
第十章 偽娘:大眾傳媒中的“女性”/195
第一節(jié) 現象:“偽娘”的盛裝登場/195
第二節(jié) 緣由:性別競爭的選擇/199
第三節(jié) 意義:偽娘的身體表演/202
第四節(jié) 結語/205
參考文獻/206
后 記/211
專家鑒定意見(一)/213
專家鑒定意見(二)/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