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微振動 理論與實踐(精) 》主要介紹了航天領域多年來在微振動方面取得的研 究成果,涉及微振動測試、分析及抑制等多個方面。
全書主要介紹了微振動的基本概念、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 狀;微振動對敏感載荷的影響;微振動的產生機理; 微振動抑制技術;航天器微振動試驗技術及其發(fā)展趨 勢。本書可供從事航天器微振動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領域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 生的教學參考書。
第1章 緒論
1.1 微振動的概念與內涵
1.2 微振動的主要影響
1.3 微振動研究體系
1.3.1 微振動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其內在聯(lián)系
1.3.2 微振動研究規(guī)劃
1.4 本書章節(jié)安排
第2章 微振動對光學載荷性能的影響
2.1 光學像質評價
2.1.1 分辨率法
2.1.2 星點法
2.1.3 點列圖
2.1.4 光學傳遞函數(shù)
2.2 振動條件下光學像質分析
2.2.1 相機在軌運動分析
2.2.2 高光譜相機在軌運動分析
2.3 微振動環(huán)境下的光學性能仿真
2.3.1 空間成像相機微振動影響仿真
2.3.2 空間高光譜相機微振動影響仿真
2.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振源特性分析
3.1 微振動源
3.2 微振動產生機理
3.2.1 轉子不平衡
3.2.2 軸系不對中
3.2.3 轉子碰摩
3.2.4 基礎松動
3.2.5 軸承分析
3.3 典型微振動源特性及建模技術
3.3.1 飛輪
3.3.2 力矩陀螺
3.3.3 驅動機構
3.3.4 壓縮機
3.3.5 掃描機構
3.3.6 太陽翼的撓性振動
3.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微振動仿真分析
4.1 微振動仿真系統(tǒng)構成
4.2 結構平臺建模
4.2.1 結構平臺建模內容
4.2.2 提高模態(tài)分析準確性的手段
4.3 太陽翼等衛(wèi)星展開附件建模
4.3.1 太陽翼建模內容
4.3.2 模型性能對比驗證
4.4 微振動多體動力學建模
4.4.1 多體動力學建模內容
4.4.2 多體動力學中的問題
4.5 微振動仿真分析方法及流程
4.5.1 分析方法與流程
4.5.2 帶控制系統(tǒng)的微振動仿真分析案例
4.5.3 微振動環(huán)境預示案例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微振動振源抑制設計
5.1 動力吸振器的原理
5.2 動力吸振器參數(shù)設計
5.2.1 李雅普諾夫法*優(yōu)吸振器參數(shù)設計
5.2.2 基于多變異位自適應遺傳算法的*優(yōu)吸振器參數(shù)設計
5.2.3 動力吸振器*優(yōu)參數(shù)表達式
5.3 吸振器結構設計實例
5.3.1 實驗平臺設計
5.3.2 吸振器結構設計
5.3.3 彈簧設計
5.3.4 動力吸振器振動控制實驗
5.4 變頻動力吸振技術
5.4.1 變頻動力吸振器的分類
5.4.2 變頻動力吸振器的減振原理
5.4.3 變頻動力吸振器設計實例
5.5 顆粒阻尼減振技術
5.5.1 顆粒阻尼減振原理
5.5.2 顆粒阻尼減振試驗
5.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敏感載荷微振動被動隔振設計
6.1 被動隔振系統(tǒng)設計
6.1. 1隔振系統(tǒng)組成及工作原理
6.1.2 隔振系統(tǒng)設計關注的事項
6.1.3 隔振系統(tǒng)固有頻率分析
6.1.4 隔振系統(tǒng)耦合度分析
6.1.5 彈性元件剛度影響分析
6.1.6 隔振器放置形式分析
6.1.7 隔振系統(tǒng)主要參數(shù)分析
6.1.8 隔振系統(tǒng)仿真分析
6.2 隔振器剛度設計
6.2.1 螺旋彈簧隔振器設計
6.2.2 花紋彈簧隔振器設計
6.2.3 橫槽彈簧隔振器設計
6.3 隔振器阻尼設計
6.3.1 哈勃望遠鏡液體阻尼隔振器
6.3.2 三參數(shù)液體阻尼隔振器設計
6.3.3 阻尼可調式液阻設計
6.4 隔振效果評估
6.4.1 振動傳遞率
6.4.2 振級落差
6.4.3 功率流指標
6.5 隔振系統(tǒng)試驗
6.5.1 隔振器剛度試驗
6.5.2 隔振器蠕變試驗
6.5.3 隔振系統(tǒng)模態(tài)試驗
6.5.4 隔振系統(tǒng)減振試驗
6.5.5 隔振系統(tǒng)解鎖試驗
6.5.6 隔振系統(tǒng)整星級試驗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敏感載荷微振動主動隔振設計
7.1 微振動主動控制技術研究狀況
7.1.1 Hexapod平臺作動器研究現(xiàn)狀
7.1.2 Hexapod平臺控制器研究現(xiàn)狀
7.2 Hexapod平臺設計
7.2.1 Hexapod平臺尺寸參數(shù)設計
7.2.2 Hexapod平臺作動器選擇
7.2.3 Hexapod平臺鉸鏈設計
7.2.4 Hexapod平臺作動腿設計
7.2.5 Hexapod平臺控制系統(tǒng)選擇
7.3 Hexapod平臺仿真分析
7.3.1 Hexapod平臺數(shù)學模型
7.3.2 Hexapod平臺數(shù)學模型驗證
7.3.3 Hexapod平臺微振動控制效果驗證
7.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撓性附件錯頻設計
8.1 撓性附件常見的抑制方法
8.2 懸臂梁繩索模型的分析
8.3 大撓性附件繩索增頻設計實例
8.3.1 設計需求
8.3.2 仿真分析
8.3.3 具體設計
8.3.4 試驗設計
8.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微振動測量與試驗技術
9.1 地面微振動試驗
9.1.1 概述
9.1.2 國外對地面微振動的研究現(xiàn)狀
9.1.3 微振動低噪聲環(huán)境
9.1.4 微振動失重環(huán)境模擬
9.1.5 微振動激勵源
9.1.6 地面微振動測量系統(tǒng)
9.2 微振動信號處理
9.2.1 信號預處理
9.2.2 信號處理
9.3 微振動在軌試驗
9.3.1 在軌微振動測量系統(tǒng)設計
9.3.2 在軌測量及數(shù)據(jù)應用
9.3.3 在軌模態(tài)辨識
9.4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