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使用經濟學理論對自然災害詳細的研究: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自然災害的損失評估,災害管理與災害救助,災害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災害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保險對自然災害救助發(fā)揮的作用等等。本書資料詳實,論證清楚,對災害經濟學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是一本優(yōu)秀的研究專著。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多發(fā)的國家之一,全國各地受到多種自然災害的危險:人口集中的東部與南部常年受到洪水和臺風的影響;西部和北部則多受地震威脅。災害損失逐年遞增不僅困擾我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也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提出了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運用經濟學的理論方法研究自然災害,不僅可以推動災害經濟學科的發(fā)展,也為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災害經濟學的其研究可追溯至古典經濟學發(fā)展形成階段,而且隨著近年來氣候變暖和災害頻發(fā)等現(xiàn)象而備受學者關注。于光遠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首先提出發(fā)展我國災害經濟學的思考,并有部分學者在此領域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相對經濟學的產業(yè)經濟學、衛(wèi)生經濟學等其他分支,我國災害經濟學研究基礎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災害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科有著顯著的區(qū)別。經濟學其他學科一般都是考慮到財富的直接增加,又不考慮到防范財富的一些損失,因此災害經濟學素有負經濟學之稱。災害經濟學背后的邏輯源自于自然災害宏觀經濟發(fā)展的辯證關系,災害問題的實質是經濟問題。
不同的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有著不同的影響,而且自然災害對經濟的影響在不同的時間維度下表現(xiàn)也不一樣。臺風、洪澇災害等財產損失超過人員傷亡的災害,其發(fā)生在短期內會因人均資本占有量暫時下降造成社會產出水平的下降,而長期產出水平能調整到災前水平,對于瘟疫和傳染病等人身傷亡多于財產損失的災害而言,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在短期內受益于人均資本占有量暫時上升對經濟具有促進作用,而長期社會產出值仍將恢復至災害發(fā)生前的均衡水平。在引入自然災害發(fā)生影響個人儲蓄行為的變量后發(fā)現(xiàn),如果由于捐款或其他社會救濟造成居民儲蓄增加時,自然災害在長期會促進投資從而使社會產出達到新的更高水平的經濟均衡值,而如果災害引發(fā)個人及時行樂思想而導致消費增加和儲蓄減少時,自然災害對經濟具有長期的抑制作用,使國民經濟水平因為災害的爆發(fā)而產生倒退。
災害損失評估是衡量經濟影響的關鍵指標,也是防災減災的直接對象,通過研究建立自然災害損失評估的快速方法和精準方法,可以為國家與社會防災減災提供決策依據和幫助。因此,災害損失評估的作用不僅在于掌握災害損失評估的原理,對災害損失進行全盤估計,更在于利用超概率曲線、SIM模型、I-O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等方法來確定災害損失的分布影響,實施具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方法,進行有效的風險預防及災后救助,使得災后救助效應最大化,實現(xiàn)區(qū)域乃至社會整體的公平。
自然災害經濟學的研究,目的進行有效的災害管理,其中包括對自然災害進行災前防御或者災后救助。盡管在災害管理中普遍對災后救助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但是合理的災前防御有時更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實現(xiàn)最優(yōu)的成本收益。不過,個人在面對自然災害這種小概率高損失的風險時,災前防御的態(tài)度表現(xiàn)有所不同,往往容易因為小概率而給予低估和忽視。因此,政府需要在災前防御中開展風險識別、風險減少、風險轉移和災害防備等各項工作。
災害救助主要通過政府救助、慈善捐贈、保險和災民互助等方式進行。采用怎樣的災害救助方式,對災害救助的效率、災后重建和災后經濟發(fā)展均會產生影響。我國目前的災害救助仍然是以直接發(fā)放救濟金和社會捐贈為主,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災害對勞動供給的負面影響,阻礙經濟的快速恢復。因此,有效的災害救助必須利用經濟學理論予以指導,比如通過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進行必要基礎設施建設等來提高災害救助的效率。
自然災害與政治互為因果,互相影響。不同的政治體制和要素通過災害防御與救災體制影響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大小,自然災害也影響了政局的穩(wěn)定和政府財政的收支。相對穩(wěn)定、民主的政治體制和財產所有權的保證等好的政治制度會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國應當從激勵理論的視角,通過建立合理的獎懲和問責制度,來提升官員防災減災的積極性,降低自然災害對中國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的負面影響,同時,這也響應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精神。
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影響到教育、價值取向、人口結構等多個方面,甚至容易造成社會沖突。以婚姻結構為例,自然災害對婚姻結構的影響是一個值得深入挖掘的社會問題,它所折射出來的是突發(fā)災難對人們心理的沖擊和生活態(tài)度的改變。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會促使人們更加關注婚姻幸福,提高人們對婚姻質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自然災害也會使原先打算忍受不和諧婚姻的人果斷選擇離婚,提高離婚率。婚姻結構的變化會進而影響到人口結構、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穩(wěn)定。因此,在災害救助中除了對經濟補償以外,關注災害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同樣重要。
面對逐年遞增的自然災害損失,國際上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保險機制轉移災害風險。然而,我國目前保險業(yè)承擔的自然災害損失比例相當有限。保險的社會管理性體現(xiàn)在保險公司積極參與到承保標的的風險管理中,通過預先采用科學手段防災、災情發(fā)生后積極參與救災和災后的保險賠付,最低程度地降低災害引起的損失,發(fā)揮社會管理的功能。我國應該進行相關產品的設計和制度的研究,進一步完善巨災保險制度的建設,發(fā)揮商業(yè)保險賠付在災害救濟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也可以利用保險機制,轉移巨災風險,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
構建我國災害管理體系,包括有效地預防自然災害(災前)、及時救助(災中)和減少災害損失及消除自然災害對經濟、政治和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災后)。自然災害的有效管理是一個綜合工程,涉及政府、社會、企業(yè)、個人等多方主體。自然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和理論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我們層層剝開自然災害影響的微觀機理,構建科學的災害管理體系,指導和服務于我國的經濟轉型發(fā)展、地區(qū)社會和諧、以及國家穩(wěn)定繁榮。
第一章 緒論 3
一 自然災害:不容忽視的經濟社會問題 3
二 中國自然災害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5
三 經濟學視角下的災害分類與定義 13
四 災害經濟學的學科發(fā)展 21
五 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內容與使命 24
第二章自然災害與宏觀經濟發(fā)展的理論分析 27
一 文獻綜述與分析 27
二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30
三 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的關聯(lián)影響 33
四 小結 37
第三章 自然災害與宏觀經濟發(fā)展的實證研究 39
一 引言 39
二 地震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39
三 時間維度下的宏觀經濟影響 51
四 臺風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69
五 自然災害對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 79
第四章自然災害損失的評估與經濟學分析 84
一 引言 84
二 災害損失評估的基本原理 86
三 災害損失評估的核心問題 88
四 聯(lián)合國災害損失評估框架方法 91
五 超概率曲線災害損失度量方法 108
六 連續(xù)型產業(yè)關聯(lián)模型 120
七 其它常用的災害經濟損失評估模型 127
第五章 自然災害災前防御的經濟學分析 133
一 災前防御與災后救助 133
二 災前防御的理論分析 138
三 個體的災前防御 141
四 政府的災前防御 143
第六章 自然災害災后救助的經濟學分析 148
一 我國災害救助體系的構成 148
二 災害救濟的效率與效益 152
三 重構我國災害救濟體系的若干思考 156
四 災害救助對經濟增長影響 160
第七章自然災害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172
一 文獻綜述與分析 172
二 自然災害與官員晉升 175
三 自然災害政治影響的實證檢驗 181
四 自然災害政治影響的中間作用機制 203
五 小結
第八章 自然災害的社會經濟學分析 218
一 文獻綜述與分析 218
二 自然災害與婚姻關系 219
三 自然災害社會影響的實證研究 225
四 小結
第九章 自然災害的保險經濟學分析 247
一 文獻綜述與分析 247
二 保險業(yè)參與災害管理的國際模式 249
三 政府災害管理中保險工具的運用 253
四 小結
第十章 有效自然災害防災減災體系構建 270
一 政府防災與救災 270
二 社會捐贈與國際援助 271
三巨災保險 272
四 個人防御 272
五 政府與巨災保險建設 273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