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社會: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革命、集體主義與現代化
定 價:95 元
叢書名:哈佛燕京學社出版基金資助
- 作者:劉彥文 著
- 出版時間:2018/11/1
- ISBN:9787520122757
-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V68
- 頁碼:420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1958年6月倉促上馬的引洮工程是甘肅省委為解決定西、平涼等地區(qū)干旱少雨、植被稀疏、苦瘠異常的生存問題而力推的樣板水利工程。作為歷史學的個案實證研究,本書以引洮工程的修建為經緯,條分縷析、逐層推進,著重分析因其生成的工地社會的存在狀態(tài),重點考察其運作機制而非成敗,以此揭示大型工程層出迭見于不同時代和國度的原因,是特殊“時間”和“空間”的合力作用。
序
〔英〕沈艾娣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牛津大學教授。
研究中國西北地區(qū)歷史的學者都會認識到水利灌溉在此地是多么的重要。20世紀中葉,甘肅中東部地區(qū)的人們?yōu)楣喔绒r田而嘗試利用洮河水資源,這本書是關于這項嘗試的研究。本書的貢獻不僅在于將灌溉系統(tǒng)的社會角色從傳統(tǒng)中國拉近到當代,還在于以一個大型水利工程的視角拓寬了20世紀全球史以及極富戲劇性的20世紀中國社會史的研究視域。
最近幾年,有許多學者都十分關注水利系統(tǒng)在中國區(qū)域化運作的歷史。這提醒我們,在長期將灌溉工程看作傳統(tǒng)中國國家建設之關鍵的同時,水資源的分配同樣在前近代到近代中國基層權力的構建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在水資源短缺的西北地區(qū)尤當如此。這些都為本書提供了背景知識。
然而,20世紀中國的歷史與更大范圍的全球史是相互作用在一起的。20世紀同樣是一個將大型水利工程付諸實踐的世紀,遠不止在中國,還有美國的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系列工程,蘇聯斯大林時期對大型水利工程的熱衷,以及蘊含著社會發(fā)展理念的埃及阿斯旺大壩等等。所有這些巨型工程都有同一個信念,那就是將它們孕育的潛力轉化為經濟發(fā)展及增加國家力量的動力,這是這一時段全世界政治精英的核心信念。
因此,當政治因素與冷戰(zhàn)時局形塑這些大型工程的實施時,它們的基本方法和目標同樣被這些因素的鴻溝所塑造。許多這類工程的目的都是發(fā)電,但是灌溉本身也極具吸引力,因為它飽含著將土地從沙漠變成綠洲的美好愿景。然而,從長遠來看,它們巨大的規(guī)模往往招致爭議,許多工程后來被證明產生了當時不曾預見的環(huán)境影響。中國的故事是這些歷史當中的一部分。1930~1940年代,來自西方國際發(fā)展組織的工程師開始介入中國灌溉系統(tǒng)改造工程;到1950~1960年代,來自蘇聯的專家也在中國的水利工程建設方面發(fā)揮了作用。然而,我們對中國經驗仍所知甚少。也正因為此,本書是對這一類型的全球史研究的......
劉彥文,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講師。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2016.1-至今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青年骨干項目資助,赴牛津大學訪問一年,合作導師為Prof. Henrietta Harrison。
導 言 引洮上山水利工程與工地社會
一 引洮工程與共和國治水史研究
二 從傳統(tǒng)到現代:治水與大型水利工程建設
三 “工地社會”與“國家政權建設”的非常規(guī)路徑
四 資料來源和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 工地社會的誕生
第一章 引洮工程上馬
一 “久旱”難以遇“甘霖”
二 “引洮入渭”之民國斷想
三 “甘肅落后論”大批判
四 “要把洮河引到董志塬”
第二章 工地社會雛形初現
一 四面八方來支援
二 “男女老少齊出征”
三 工程局的成立
四 社會網絡的鋪展
第二部分 工地社會的運行
第三章 施工
一 “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
二 從“五一”通水到“七一”通水
三 渠首水庫的三次截流
四 “自動裝來自動倒”:向工具要效率
五 “人是決定的因素”:積極發(fā)揮人的潛能
第四章 制度
一 黨組織
二 群眾組織
三 思想教育
四 “大辯論”
五 大協(xié)作
六 參觀
第五章 日常
一 食與宿
二 文化生活
三 娛樂活動
四 群眾運動
五 醫(yī)療衛(wèi)生
六 事故與傷亡
第六章 群體群相
一 “新”干部
二 英雄模范
三 普通民工
四 “大右派”
五 普通“五類”分子
六 “反革命”
第三部分 工地社會的裂解
第七章 困局
一 施工目標屢屢遭挫
二 工地上的糧食危機
三 “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為輔”
四 “運動化”管理的最后努力
第八章 裂解
一 “一無效益”和“徹底下馬”
二 政治賬:“復查”與“甄別”
三 經濟賬:“堅決退賠”
四 社會賬:傷亡民工的善后撫恤
結 語
一 “時間”的工地:“革命”的實踐
二 “空間”的工地:四維一體的磁力場
三 工地社會的特點
參考文獻
附 錄 “大躍進”時期的甘肅引洮工程述評
后 記
圖表目錄
圖1-1 洮河縣紅旗鄉(xiāng)境內
圖1-2 定西地區(qū)
圖1-3 甘肅境內渭河流域
圖1-4 引洮河、大通河渠道灌溉平面布置
圖1-5 引洮工程平面示意
圖2-1 萬余人的開工典禮
圖2-2 甘肅省相關領導同志在引洮工程開工典禮上和工人一同宣誓(司馬攝)
圖2-3 工人在開工典禮上宣誓(司馬攝)
圖2-4 父母送兒子引洮
圖2-5 妻子送丈夫引洮
圖2-6 引洮工程歷年分月民工人數變化
圖2-7 引洮工程局組織機構
圖2-8 各主要工區(qū)駐地
圖Ⅱ-1 人海戰(zhàn)術:劈開高山峻嶺,喝令龍王上山
圖Ⅱ-2 慰問演出
圖3-1 引洮灌渠地勢及渠系分布
圖3-2 引洮上山工程平面布置及地質結構
圖3-3 古城水庫的攔河大壩遺址
圖3-4 古城水庫導流槽遺址
圖3-5 運土旱船圖紙
圖3-6 運土旱船實物
圖3-7 木火車實物
圖3-8 高線運土器圖樣
圖3-9 甘肅省委領導在使用高線運輸工具(司馬攝)
圖4-1 “引洮工程和資本主義國家運河相比”圖解
圖5-1 架子車在緊張運輸
圖5-2 洮河上的皮筏運輸隊
圖5-3 岷縣古城洮河北岸
圖5-4 民工自挖的窯洞外形(九甸峽至會川段)
圖5-5 窯洞的內部情狀
圖5-6 《引洮報》(第15期,1958年9月28日,第3版)
圖5-7 周某某手跡
圖5-8 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在工區(qū)進行慰問演出
圖6-1 九甸峽現狀
圖6-2 共青涵洞
圖6-3 引洮河水上山(茹遂初攝)
圖6-4 引洮女戰(zhàn)士(郝常耕攝)
圖6-5 英雄模范紅霞隊
圖8-1 今九甸峽水利樞紐
表1-1 甘肅中部七縣(區(qū))氣候特征示意
表2-1 各縣實際出工人數、總人數及比例
表2-2 引洮工程歷年分月實有民工統(tǒng)計
表2-3 榆中工區(qū)第五大隊民工年齡統(tǒng)計
表3-1 操作技術現場表演競賽會評選出的先進工具(坡面取土部分)
表3-2 引洮工程局第一次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競賽評比大會候選人簡況
表4-1 部分工區(qū)發(fā)展團員人數統(tǒng)計
表4-2 榆中工區(qū)民兵、復員軍人統(tǒng)計
表5-1 1958年引洮工地糧食消耗情況
表5-2 榆中工區(qū)第四大隊民工文化程度
表5-3 各工區(qū)1958年11月來稿統(tǒng)計
表5-4 各單位來引洮工地慰問活動統(tǒng)計
表5-5 工地社會的各項運動
表5-6 定西工區(qū)1959年度多發(fā)病人次統(tǒng)計
表5-7 民工死亡性質統(tǒng)計
表5-8 各工區(qū)民工工傷事故統(tǒng)計
表5-9 秦安工區(qū)傷亡民工登記名單
表6-1 臨洮工區(qū)一大隊一中隊1959年5月民工逃跑情況
表6-2 在引洮工程局各機關改造的右派分子基本情況
表6-3 在引洮工程局各機關改造的34名右派分子情況
表6-4 各工區(qū)“五類”分子等情況統(tǒng)計
表6-5 三個工區(qū)“五類”分子排隊情況
表6-6 定西工區(qū)地、富、反、壞、右等各類分子排隊情況
表8-1 工區(qū)名稱改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