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書手冊——寫作、編輯出版與評價指南》(第三版)是“皮書規(guī)范”課題組編撰的第三本,本書在第二版基礎上,根據讀者、編輯的反饋及皮書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經驗,對部分章節(jié)進行了修訂,以便更好地為廣大的讀者、智庫機構人員撰寫皮書和其他智庫報告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本書的內容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是通則,包括1.1術語與定義(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1.2皮書的特征(Main Features)、1.3皮書的功能(Functions)、
1.4皮書類別(Classification)、 1.5要點概述(Summary);第二部分是法律規(guī)范、權利責任與版權管理,包括2.1術語與定義(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2.2與皮書有關的法律規(guī)范(Rules and Requirements)、2.3與皮書相關的權利(Rights and Permissions)、 2.4著作權人(Copyright Owner)的權利與責任、2.5皮書編輯(In house Editor)的權利與責任、 2.6出版機構(Publisher)的權利與責任、2.7與皮書傳播(Marketing)相關的權利與責任 、2.8版權管理(Rights and Permissions);第三部分是研創(chuàng)規(guī)范,包括3.1研創(chuàng)基礎、3.2研創(chuàng)者、3.3皮書名稱、篇章架構與摘要、3.4皮書報告、3.5附錄及其他;第四部分是技術規(guī)范,包括4.1體例及用法(Style Requirements)、4.2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Citations,Notes and References);第五部分是編輯出版規(guī)范,包括 5.1皮書編輯(In-house Editors)、5.2編輯出版流程:從原稿到出版(Manuscript Preparation and Editing)、5.3皮書著述方式及責任主體署名、5.4皮書的裝幀形態(tài)(Appearance of Final Publication);第六部分是評價與評獎,包括6.1皮書評價(Pishu Evaluation)、6.2評價指標體系(Pishu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6.3評價方法(Evaluation Method)、6.4評價主體(Evaluators)、6.5皮書評獎;第七部分是發(fā)布與推廣,包括7.1皮書的發(fā)布(Release)、7.2皮書的推廣(Marketing);第八部分是英文規(guī)范, 包括8.1叢書名(Series Title)、8.2書名(Volume Title)、8.3全書及各篇報告摘要(Abstract)、8.4目錄(Contents)、8.5關鍵詞(Keywords)。
第三版前言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面對當代世界復雜多變的世情,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明確提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智庫的要求,并對此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6年5月17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并做了重要講話,其中,對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出了更加明確的具體要求,他指出:“智庫建設要把重點放在提高研究質量、推動內容創(chuàng)新上。要加強決策部門同智庫的信息共享和互動交流,把黨政部門政策研究同智庫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和推動智庫建設健康發(fā)展、更好發(fā)揮作用!
十八大以來,作為智庫成果創(chuàng)新形態(tài)的皮書也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從數量上來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皮書品種數從2012年的226種增加到2017年的410種,五年的時間增長了80%;參與皮書研創(chuàng)的學者、作者超過數十萬人,皮書報告的篇數達到數十萬篇,使用皮書及皮書數據庫的讀者遍及海內外。從影響力來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每年舉辦百余場關于皮書的新聞發(fā)布會,中外媒體報道達10萬余次,還同時發(fā)布中、英、俄、日、韓等12個語種的版本。此外,皮書還為研創(chuàng)者提供了一個向國內外發(fā)聲的平臺。因為皮書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皮書研創(chuàng)者的思想和聲音才能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對內,他們用自己的思想影響社會;對外,他們提出中國學者對于國際事務的觀點,影響參與人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向。皮書正在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社會各界關注中國的發(fā)展,參與中國的發(fā)展,它是我們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總結中國經驗、爭取中國國際話語權最主要的平臺。
皮書手冊是為皮書研創(chuàng)制定統(tǒng)一出版規(guī)范與標準的工具書。自2016年首次出版以來,皮書手冊獲得了皮書作者、讀者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很多手冊的使用者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兩年來,在皮書研制、出版的實踐中,我們積累了大量新的規(guī)范經驗。比如,皮書準入環(huán)節(jié)實行專家匿名評審、皮書編輯增加專業(yè)預審環(huán)節(jié),等等......
謝曙光,1956年10月生,福建武平人,編審。主要學術專長是社會學研究,現從事編輯工作。1982年1月畢業(yè)于廈門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1982年2月至1997年8月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工作,任社長助理。1997年9月至今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工作,現任社長,中國社會學學會秘書長。
第一部分 通則/001
1.1 術語與定義(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001
1.2 皮書的特征(Main Features)/003
1.3 皮書的功能(Functions)/005
1.4 皮書類別(Classification)/007
1.5 要點概述(Summary)/011
第二部分 法律規(guī)范、權利責任與版權管理/013
2.1 術語與定義(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013
2.2 與皮書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Rules and Requirements)/013
2.3 與皮書相關的權利(Rights and Permissions)/016
2.4 著作權人(Copyright Owner)的權利與責任/019
2.5 皮書編輯(Inhouse Editor)的權利與責任/021
2.6 出版機構(Publisher)的權利與責任/022
2.7 與皮書傳播(Marketing)相關的權利與責任/023
2.8 版權管理(Rights and Permissions)/025
第三部分 研創(chuàng)規(guī)范/026
3.1 研創(chuàng)基礎(Research and Writing)/026
3.2 研創(chuàng)者(Authors)/028
3.3 皮書名稱、篇章架構與摘要(Volume Title, Division and Abstract)/033
3.4 皮書報告(Reports)/036
3.5 附錄及其他(Appendix)/041
第四部分 技術規(guī)范/042
4.1 體例及用法(Style Requirements)/042
4.2 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Citations,Notes and References)/063
第五部分 編輯出版規(guī)范/072
5.1 皮書編輯(In-house Editors)/072
5.2 編輯出版流程:從原稿到出版(Manuscript Preparation and Editing)/073
5.3 皮書著述方式及責任主體署名(Ways of Compile and Byliner)/077
5.4 皮書的裝幀形態(tài)(Appearance of Final Publication)/079
第六部分 評價與評獎/086
6.1 皮書評價(Pishu Evaluation)/086
6.2 評價指標體系(Pishu Evaluation Index System)/086
6.3 評價方法(Evaluation Method)/088
6.4 評價主體(Evaluators)/088
6.5 皮書評獎(Pishu Awards)及其結果的使用/088
第七部分 發(fā)布與推廣/090
7.1 皮書的發(fā)布(Release)/090
7.2 皮書的推廣(Marketing)/091
第八部分 英文規(guī)范/093
8.1 叢書名(Series Title)/093
8.2 書名(Volume Title)/093
8.3 全書及各篇報告摘要(Abstract)/094
8.4 目錄(Contents)/095
8.5 關鍵詞(Keywords)/097
參考文獻/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