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康拉德出生于俄國沙皇統(tǒng)治下的一個波蘭家庭。十六歲時,他成為一名水手,并在二十年間游遍世界。在航行中康拉德觀察到一個聯(lián)系日益緊密的新世界,并在定居英國后,以文字捕捉它的身影。在他筆下不僅記錄了聲勢浩大的新帝國主義將殖民旗幟插遍全球,也見證了西方所謂文明理想的虛假。
歷史學(xué)家馬亞·亞桑諾夫在這本夾雜著歷史、傳記、游記等多重敘事的書中,跟隨著康拉德的航線和《黑暗的心》等四部小說的情節(jié),開啟了一場驚心動魄又發(fā)人深省的探索之旅;康拉德世界的黑暗之光,照亮了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入圍達夫·庫珀獎(2017)
The short list of 2017 Duff Cooper Prize
獲坎迪爾獎(2018)
The winner of the 2018 Cundill History Prize
《紐約時報書評》2017年值得關(guān)注的圖書之一
A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otable Book of 2017
《紐約時報》2017年100本值得關(guān)注的圖書之一
One of the New York Times 100 Notable Books of 2017
約瑟夫·特奧多爾·康拉德·科爾澤尼奧夫斯基(Jozef Teodor Konrad Korzeniowski)講著波蘭語和法語長大,直到21歲才學(xué)習(xí)英語。但是后來,他成為優(yōu)秀的英語作家之一!逗诎档男摹肥撬拇碜。他的敘事風(fēng)格和反英雄人物塑造影響了后世很多作家,包括D.H.勞倫斯、F.S.菲茨杰拉德、威廉·福克納、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伊塔羅·卡爾維諾、加西亞·馬爾克斯、V.S.奈保爾、J.M.庫切等諸多文學(xué)大師。中國作家老舍稱他為"近代偉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chuàng)造者"。更重要的是,正如作者所述,康拉德也是一位書寫全球化的小說家。
在《守候黎明:全球化世界中的約瑟夫·康拉德》一書中,作者瑪雅·賈薩諾夫?qū)v史與文學(xué)完美結(jié)合。與一般傳記作品不同的是,作者不是簡單地從其出生、早年經(jīng)歷、走上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之路、主要作品等,而是選取傳主的四部代表性作品,按這四部作品所反映的地區(qū)一一走訪,感受傳主的所思所想,同時站在今天的視角來反觀上個世紀初世界的變化。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作者不僅是在寫約瑟夫·康拉德的生平及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與成就,同時也是在如傳主在其小說中所思考的一樣,在思考一些長期困擾我們這個世界的一些共性的問題的。
序幕 自己人
一百多年以前,有一位名為肯拉德·科爾澤尼奧夫斯基(Konrad Korzeniowski)的波蘭水手也曾有過一次剛果之旅。那趟旅行原本似乎會永久推遲,但最終突然就發(fā)生了。1889 年11 月,肯拉德前往一家比利時公司面試,應(yīng)聘剛果河上一艘蒸汽輪船船長的工作。對方許諾給他一個職位,但對他后續(xù)的來信一概不予回應(yīng)。當肯拉德要求再次面談時對方叫他等待。六個月杳無音信之后,康拉德獲得了公司的消息,說該職位正虛位以待,肯拉德需在一周之內(nèi)動身趕赴非洲。
天地良心,我真的火燒眉毛了!他寫信給一位好友說,瞧瞧這些個鐵皮鐵罐、左輪手槍、高筒靴,還有語重心長的告別……隨身攜帶的藥瓶藥罐和真誠祝愿?侠略緫(yīng)該在剛果待上三年,但等他在金沙薩和基桑加尼之間沿河來回一趟之后就甩手不干了。在剛果這個地方,肯拉德目睹了一個貪婪、殘暴、偽善的歐洲人政權(quán),它實在令人驚駭不已。離開非洲時肯拉德精神沮喪,在道德層面上深感絕望。九年之后他在英格蘭扎根安頓了下來,并把自己的姓名改成了英語化的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將在剛果的經(jīng)歷傾注進了一本名為《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 , 1899)的小說里。
我想去看看康拉德的所見所聞,他所目睹的一切為此后許多人的觀感構(gòu)筑了框架,因此我要前往剛果走一趟。《黑暗的心》至今仍是最受廣泛閱讀的英語小說之一,據(jù)其改編的電影《現(xiàn)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仍在為康拉德的故事添磚加瓦。這句短語對生活本身提出了挑戰(zhàn),其著作已然演化成了一塊試金石,考量著非洲與歐洲、文明與野蠻,以及帝國主義、種族滅絕和心智癲狂等課題,探討著人性本身。
他的小說同時也成為一根導(dǎo)火索。在20 世紀70 年代,尼日利亞小說家欽努阿·阿切貝(ChinuaAchebe)宣稱《黑暗的心》是一部可悲至極的冒犯之作,充斥著對非洲和非洲人民地位卑微的刻板印象。阿切貝說,康拉德就是一個殘忍的種族主義分子。而不久之后,有一位名叫巴拉克·奧巴馬的半肯尼亞血統(tǒng)大學(xué)生受到友人的質(zhì)問,他們要求奧巴馬解釋為什么去讀這本種族主義小冊子。因為……奧巴馬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因為這書教給我一些東西……關(guān)于白人的東西。書里說的其實并不是非洲,不是黑人,而是關(guān)于作者自己,關(guān)于歐洲人、美國人。它講的是一種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
我第一次讀到《黑暗之心》是在伊薩卡(Ithaca)高級中學(xué)的英語課上?道聦W洲帝國主義的諷刺和批評令人心潮澎湃,給人以莫大的勇氣。后來我在哈佛大學(xué)跟自己的學(xué)生一起閱讀康拉德及阿切貝的文章時,才開始逐漸重視起康拉德的視角來。我的理由跟奧巴馬的一樣,并不因作品的盲點而輕蔑憎恨,倒恰恰是因為那些才去閱讀?道虏蹲阶×丝缭酱笾藓头N族的強權(quán)運作模式,而這些東西對今日的重要性似乎也與他初次提筆的那個年代相同。
《黑暗的心》只是剛剛開始,當我繼續(xù)閱讀康拉德更多的作品時,常常會驚嘆于他那種看待世界的特有方式竟然如同先知般得到了一一應(yīng)驗。在911事件和伊斯蘭恐怖主義興起之后,我驚愕地回憶起正是這位在《黑暗的心》里宣判資本主義有罪的作家也創(chuàng)作過《間諜》(The Secret Agent)(1907 年)這樣一部圍繞描述倫敦恐怖主義爆炸圖謀的小說;在2008 年金融危機之后,我發(fā)現(xiàn)康拉德在《諾斯特羅莫》(Nostromo)(1904 年)一書中描寫跨國資本主義所炮制的那些鬼把戲跟我們?nèi)粘蠹埳献x到的如出一轍;在數(shù)字科技革命緊鑼密鼓進行的時代,我讀到康拉德曾在《吉姆爺》(Lord Jim)(1900 年)及多部其他作品里動情地描述了航海業(yè)這一他最熟知的行業(yè)受科技破壞的后果;對移民問題的爭論正攪得歐洲和美國雞犬不寧,而我又再一次驚嘆于康拉德怎么能夠運用英語來創(chuàng)作完成那些著作,哪怕只寫一部也令人詫異要知道英語是他成年后才習(xí)得的第三語言。
康拉德的筆猶如一根魔術(shù)棒,變幻著未來時空的精靈。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正像加勒比作家V. S.奈保爾(V. S. Naipaul)所觀察的,康拉德怎么會鬼使神差般步步搶我之先?他如何能夠在一百年前就思索我今日所識的世界?倘若我能明白其究竟,那也就探得了那個年代乃至我們當代的某些精髓和真諦。
待我意識到答案時已身處印度洋半途之中。我從中國香港出發(fā)到英國,登上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一艘名為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號(Christophe Colomb )的法國貨輪。這艘船從中國至北歐往返共11 周,最多運載13344 個20 英尺規(guī)格的集裝箱。這年頭幾乎沒有哪個旅行家會愿意耗費4 個星期坐船出行,而坐飛機的話只需14 小時不到的時間。我早已下定決心要做成這趟航海旅程,將其當作一次特意安排的復(fù)古之旅,因為如此一來我便能更好地理解康拉德生活與寫作的這一核心部分。
作者簡介
馬婭·亞桑諾夫是哈佛大學(xué)柯立芝歷史學(xué)教授。她的第一部作品《帝國邊緣》(2005),獲得了2005年的達夫?庫珀獎,被《經(jīng)濟學(xué)人》《衛(wèi)報》《星期日泰晤士報》等多家媒體評為年度好書。第二部作品《自由的流亡者》(2011),獲得了國家圖書評論非虛構(gòu)小說獎和喬治?華盛頓圖書獎,入圍塞繆爾?約翰遜獎(現(xiàn)在被稱為巴美列捷福獎)。作為2013年古根海姆研究員,亞桑諾夫獲得了2017年溫德姆-坎貝爾非虛構(gòu)圖書獎。她經(jīng)常在《紐約時報》、《衛(wèi)報》和《紐約書評》等出版物上發(fā)表論文和評論。
譯者簡介
金國,高級口譯,歷史愛好者。已翻譯出版圖書多部,范圍涵蓋歷史、科幻、奇幻、藝術(shù)、經(jīng)管等領(lǐng)域,代表作有奇幻作品《艾爾蒙哲三部曲》、科幻小說集《金星復(fù)古科幻》等。
第一部分:國家
第一章 沒有家,沒有國
第二章:出發(fā)地
第三章:在陌生人中間
第二部分:海洋
第四章:隨波逐流
第五章:步入蒸汽輪船的世界
第六章:當船兒辜負了你
第三部分:文明
第七章:心心相印
第八章:黑暗角落
第九章:白種野人
第四部分:帝國
第十章:一個新世界
第十一章:物質(zhì)利益
第十二章:不管這世上的人喜不喜歡
結(jié)語:望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