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人學,以哲學的視角觀照的詩歌更是人學,是人的深層本質。哲學與詩歌是近鄰,這一對位于人類生存高寒地帶的鄰居在談論著一個共同的話題:世界的本質為何?人生的意義為何?本書以西方哲學的視角來觀照中國新詩。因而,本書的特色不在于從知識論上來嚴格分析西方哲學與中國新詩的某種對應關系,而意在探討一批勇于探索世界和人生真諦的中國新詩詩人,他們以西方哲學為利器,在嚴格的形而上的意義上質問生存的意義,上演出一部波瀾壯闊的宇宙生命戲劇,在朝著人類生存*的征途中提供了新鮮的中國經驗。本書認為,只要本著誠實的觀察,就可以看出中國新詩詩人已經和西方哲學家進行了高峰對話,已經發(fā)出了既屬于中國又屬于人類的原初生命語言。中國新詩自產生后一直受到西方哲學的巨大影響,新詩的美學思想因而與傳統(tǒng)相比發(fā)生巨大變化,這些變化突出地表現(xiàn)為詩歌的精神由傳統(tǒng)的注重對人間生活的表達變?yōu)閷π味暇竦奶角,對彼岸世界的追索,詩歌成為表現(xiàn)真理的手段。生命的價值在新詩里得到精深的探索。
雷文學,湖北省隨州市人,文藝學博士,藝術學博士后,現(xiàn)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文藝學、新詩和語文教學論研究。在《哲學與文化》(A&HCI收錄)《文藝爭鳴》《民族文學研究》《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暨南學報》《東南大學學報》《福建師范大學學報》《求索》《中南大學學報》《當代文壇》等海內外重要刊物發(fā)表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西方哲學與中國新詩》、2011福建省社科一般項目《從尼采到老莊——林同濟哲學思想研究》、2011福建省教育廳A類項目《西方哲學與中國詩歌的現(xiàn)代轉型》, 參與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自選項目《中國的文學理論》研究(主持人:曹順慶教授)。出版專著《老莊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參編著作4部,出版詩集《無端遙望》,詩歌散見于《詩刊》、《創(chuàng)世紀》(臺灣)、《葡萄園》(臺灣)等海內外刊物。兩岸合編語文教材編委,國家精品課程《學科課程(語文)與教學論》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學科課程(語文)與教學論》主講教師,獲全國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優(yōu)秀教師。
導 論
第一章 中國新詩哲學精神的先驅
第一節(jié) 王國維:作為真理的詩歌觀
第二節(jié) 魯迅:超越現(xiàn)實的形而上追求
第二章 中國新詩哲學精神的誕生
第一節(jié) 郭沫若:泛神歌者
第二節(jié) 《野草》:悖論和虛無
第三章 中國新詩哲學精神的成形
第一節(jié) 馮至: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體
第二節(jié) 穆旦:常想飛出物外,卻為地面拉緊
第三節(jié) 鄭敏:《詩集:一九四二——一九四七》的三種哲學境界
第四章 中國新詩哲學精神的純化
第一節(jié) 顧城:一個純粹的形而上詩人
第二節(jié) 海子:作為真理的詩歌
第三節(jié) 戈麥:非觀念的覺者
第五章 中國新詩吸收西方哲學后發(fā)生的變化
第一節(jié) 新的詩歌功能觀:詩歌是追求真理的手段
第二節(jié) 新的詩人形象:覺者
第三節(jié) 新的藝術手段:象征
第四節(jié) 新的詩歌境界:崇高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