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四史卷帙浩繁,行文中常引經(jīng)據(jù)典,對今日一般讀者而言頗有距離。因此我們從中選取了部分重要內(nèi)容譯為白話,希望能借此讓廣大讀者接近元典,并產(chǎn)生對這些史籍的閱讀興趣!侗笔(2)》就是其中一本。
令狐德?、李延年的《北史》在對傳世史書的改寫方面有典范性作用。其所開創(chuàng)的對傳世史書進行刪削后補入正史所未錄之內(nèi)容的做法,上承《漢書》對《史記》中有關(guān)西漢歷史的記錄進行抄錄與改寫之法,下啟北宋歐陽修、宋祁在《舊唐書》的基礎(chǔ)上修撰《新唐書》達(dá)到“文省而事增”效果的前驅(qū)。單就這一點而言,對*國古代史學(xué)的發(fā)展十分有意義。
《北史》還有一個很有價值之處,就是可以與《魏書》、《北齊書》與《周書》互相對照,在這三部史書流傳過程中出現(xiàn)內(nèi)容散失時可以用來補全,F(xiàn)在我們所能看到的這三部史書,闕漏的各篇正是用《北史(2)》的內(nèi)容補入的。
導(dǎo)語_點評_推薦詞
序言
周書
周書卷一帝紀(jì)第一
文帝上
周書卷二帝紀(jì)第二
文帝下
周書卷五帝紀(jì)第五
武帝上
周書卷六帝紀(jì)第六
武帝下
周書卷十列傳第二
邵惠公顥
子什肥等
杞簡公連
莒莊公洛生
子菩提-
虞國公仲
子興
周書卷十一列傳第三
晉蕩公護
周書卷十二列傳第四
齊煬王憲
周書卷十三列傳第五
文閔明武宣諸子
周書卷十四列傳第六
念賢
周書卷十五列傳第七
于謹(jǐn)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
趙貴
獨孤信
侯莫陳崇
周書卷十八列傳第十
王思政
周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五
蘇綽
周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七
李賢
弟遠(yuǎn)
周書卷三十列傳第二十二
竇熾
于翼
周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
韋孝寬
北史
北史卷五魏本紀(jì)第五
穆崇
奚斤
叔孫建
安同
王建
樓伏連
曾孫寶
奚牧
和跋
北史卷二十二列傳第十
長孫嵩
五世孫儉
長孫道生
曾孫稚
紹遠(yuǎn)子覽
長孫肥
北史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一
于栗□
子洛拔等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崔逞
子頤等
王憲
曾孫昕等
北史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宋隱
從子孫弁等
許彥
五世孫悖等
辛紹先
韋閬
孫子粲等
北史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六
陸俟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
盧玄
玄孫思道等
盧柔
子愷
盧觀
弟仲宣等
盧同
子斐等
北史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
高允
北史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崔鑒
崔辯
崔挺
子孝芬等
北史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三
王慧龍
鄭羲
孫述祖等
北史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薛辯
五世孫端等
北史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楊播
弟椿等
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氽朱榮
從子兆等
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趙郡王琛
子?
清河王岳
陽州公永樂
上洛王思宗
子元海
弟思好
平秦王歸彥
神武諸子
北史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
齊宗室諸王下
文襄諸子
文宣諸子
孝昭諸子
武成諸子
后主諸子
北史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
斛律金
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