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地區(qū)孕育了上海*初的地理文化特征。幾千年來,以天目山余脈的松郡九峰為錨點,陸地線漸漸向東推移。在歷史的各個階段,多種宗教文化也漸次傳播到松江,沉積下來,成為上海豐富歷史文化面貌的重要部分。松江地區(qū)的宗教文化歷經興廢,各教并存,五方雜處,場所復雜分布,不同宗教常比鄰而居,同一空間的含義也常超出單一含義,這種對待宗教的世俗化態(tài)度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特質的起源之一。
《上海松江宗教地圖》是城市行走書系中松江專輯中的一冊,沿用此書系的體例、開本及裝幀設計。這部書稿中,以簡短小文總共重點介紹了29處現(xiàn)存宗教場所。按松江人習慣的片區(qū)劃分,分為松江城區(qū)片、西北片區(qū)、東北片區(qū)、南片區(qū)。每一片區(qū)以地圖為索引,介紹了這些宗教場所的特點和歷史淵源,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書后附有松江宗教場所地址名錄,共4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