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輯錄清代二千余位畫家,詩作四千余首,各家皆附有扼要小傳。全書收羅該備,選取精當,‘幽潛不遺,有網(wǎng)羅放失之勤;去取必當,無蘭艾雜沓之病’,較爲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畫家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面貌,是研究清代繪畫史、詩歌史的重要文獻。
本書共輯錄清代二千余位畫家,詩作四千余首,各家皆附有扼要小傳。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畫家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面貌,是研究清代繪畫史、詩歌史的重要文獻。
李濬之,號響泉,清朝畫家、美術(shù)家。山東寧津縣田家鄉(xiāng)(現(xiàn)屬杜集鎮(zhèn))曹塘村人,祖籍山東即墨,自明朝初年遷居寧津縣。出身世代書香門第,據(jù)《家譜》記載,祖上“累世耕讀”,田產(chǎn)散居于古鬲津河西岸。李濬之一生酷愛金石。早在1897年就編撰《津西堂初選印券》二冊。
點校幫助一
楊序七
王序九
自序一一
附繪畫家詩史編詩圖目一四
清畫家詩史甲上一
王時敏一
王鑒六
吳偉業(yè)七
王鐸一四
戴明說一六
龔鼎孳一八
項圣謨二一
王崇簡二二
陳洪綬二四
傅山二七
萬壽祺三〇
程正揆三一
鄒之麟三一
歸莊三二
楊補三四
黃宗炎三四
王含光三五
祁豸佳三六
蕭云從三七
胡貞開三七
文從簡三八
朱一是三八
冒襄四〇
呂潛四〇
林之蕃四一
徐柏齡四二
徐枋四二
徐柯四三
方以智四三
査繼佐四四
劉夢四五
黃宗崇四六
周亮工四七
韓田四八
沈顥四九
汪漢四九
馮行貞五〇
吳山濤五〇
蔣易五一
褚廷琯五二
傅眉五二
傅仁五三
謝彬五三
龔賢五四
梅朗中五六
朱耷五七
馬嘉楨五八
查士標五八
奚濤六〇
張穆六〇
何適六一
周燦六一
丁廷枚六二
金俊明六三
王岱六四
黃向堅六五
張恂六五
鄭旼六六
孔興夑六七
王孫錫六七
鄧祥麟六八
吳康侯六八
陳治六九
惲向七〇
方大猷七〇
錢士馨七一
何范七一
唐蟠七二
金肇泰七二
嚴恒七三
張佳緒七三
路澤農(nóng)七四
張嘉昺七五
陸峻七五
曹重七六
黃子錫七六
劉城七七
張忻七八
張篤行七八
蘇毓眉七九
朮翼宗七九
王翰八〇
李友太八〇
葉映榴八一
清畫家詩史甲下八二
法若真八二
丁元公八四
藍瑛八五
張文炳八五
沈治八六
趙澄八六
趙嗣美八七
王戩八七
莊冋生八八
方亨咸八九
丁景鴻九〇
沈永令九〇
陳舒九二
高塞九二
李和九三
王庭九三
張風九四
程淓九五
王應玘九五
宋犖九六
宋祖謙九八
史鑒宗九九
笪重光九九
顧大申一〇〇
顧豹文一〇二
錢黯一〇三
馮源濟一〇四
朱軒一〇四
魯?shù)弥哗栁?
劉體仁一〇六
王湸一〇七
沈華一〇七
董廷桂一〇八
程鋒一〇八
周韓起一〇九
常澍一〇九
諸升一一〇
丁桂芬一一〇
邵彌一一一
丁錫一一二
孫一麟一一三
戴王綸一一三
孫人俊一一四
嚴沆一一四
周度一一五
周復一一六
張一鵠一一六
陳字一一六
毛際可一一七
祝彭齡一一八
毛來賓一一八
李念慈一一九
顧鳴鳳一二一
程邃一二一
黃與堅一二三
崔華一二三
俞時篤一二四
章戡功一二五
米漢雯一二五
徐白一二七
曾益一二八
文柟一二九
陳梁一三〇
劉度一三二
李潁一三二
藍深一三三
孫杕一三四
周荃一三五
翁遜一三五
湯豹處一三六
徐士俊一三六
王武一三七
湯燕生一三八
蕭一暘一三九
顧知一三九
朱洵一三九
陸嘉淑一四〇
馬世俊一四一
項奎一四二
蔣作楫一四三
金侃一四三
沈洪芳一四四
文掞一四六
梁檀一四七
蕭詩一四七
胡春生一四八
周容一四九
胡造一五〇
文點一五〇
賈鉉一五一
沈白一五二
錢朝鼎一五二
張逸一五三
錢萬里一五三
黃士衡一五四
于佶一五四
杜亮采一五五
謝惟臨一五五
丁益琳一五六
宋鬯同一五六
趙子瞻一五七
王式古一五七
徐甡一五八
張統(tǒng)一五八
黃時一五九
孫云鵬一五九
鄒溶一六〇
徐晟雅一六〇
安廣譽一六一
何九淵一六一
安璇一六二
周洽一六二
周鐸一六三
侯晰一六三
高儼一六四
李一六四
申涵光一六五
姜燮鼎一六七
賴鏡一六八
張宏一六九
計僑一六九
郭鞏一七〇
黃士一七〇
藍漣一七一
高阜一七二
高岑一七三
樊圻一七三
許友一七四
周鼐一七五
耿遷一七五
沈兼一七六
趙作肅一七六
王璵似一七七
吳自沖一七七
孫寶仁一七八
孫篤先一七九
法光祖一七九
清畫家詩史乙上一八〇
王翬一八〇
吳歷一八二
王撰一八五
惲格一八六
錢瑞征一九二
梅清一九二
黃垍一九三
申涵煜一九四
孔毓圻一九五
蕭晨一九五
王無忝一九六
徐之麟一九六
高簡一九七
王原祁一九八
劉駰良一九九
宗元鼎二〇〇
蔣伊二〇一
徐蘭二〇二
程功二〇三
戴本孝二〇四
胡玉昆二〇五
楊涵二〇五
毛師彬二〇六
高層云二〇六
李經(jīng)垓二〇七
胡德邁二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