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儀征劉氏祖孫三代合集,收錄劉文淇《青溪舊屋文集》十卷,《詩集》一卷,所據(jù)底本為清光緒九年刻本;劉毓崧《通義堂文集》十六卷,所據(jù)底本為民國九年(一九二○)南林劉氏求恕齋刊本;劉壽曾《傳雅堂文集》四卷,《詩集》一卷,所據(jù)底本為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儀征劉葆儒鉛印本。
整理説明
從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一百多年間,儀征劉氏的經(jīng)學研究特別是對《春秋左氏傳》的研究,一直為人所稱道。傅增湘先生在序小澤文四郎《劉孟瞻先生年譜》時即說:儀征劉孟瞻先生文淇,崛起于嘉慶之季,沈思嫥誦,貫通群經(jīng)。尤致力于《春秋左氏傳》……矻矻年載,廑寫長編。其功未竟,世深惜之。厥后傳于伯山毓崧,再傳于恭甫壽曾,……一經(jīng)相承,三世傳業(yè),天下學者固歸伏久矣。自劉文淇殫精四十年而成資料長編起,劉毓崧、劉壽曾、劉師培前后相繼,祖孫四世,共研左氏之學,不僅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使得儀征劉氏名揚天下。
劉文淇(一七八九一八五四),字孟瞻。儀征人,世居揚州。嘉慶甲戌(一八一四)補廩膳生。嘉慶己卯(一八一九),與交好丁晏、劉寶楠同拔取優(yōu)貢生。劉文淇穎敏誠樸,善讀書(包世臣語),舅氏凌曙愛其穎悟,親加督課。稍長,即精研古籍,貫串群經(jīng),與寶應劉寶楠號為揚州二劉。但劉文淇一生屢試屢敗,前后參加鄉(xiāng)試多達十四次,終未能如愿進入仕途。丁晏在序劉寶楠詩文集時說:孟瞻著書滿家,四旬外即不應科目,以明經(jīng)老,巋然為江左經(jīng)師。小澤文四郎《年譜》中載記為道光十七年,四十九歲時尚赴金陵應試,落第。以后再不應試。
劉文淇于《春秋左氏傳》成長編之外,撰成《春秋左氏傳舊疏考正》八卷,并于道光十八年正月刊行。除了該書外,劉文淇又據(jù)《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知項羽曾都江都;核其時勢,推見割據(jù)之跡,作《楚漢諸侯疆域志》三卷。據(jù)《左傳》《吳越春秋》《水經(jīng)注》諸書,知唐宋以前揚州地勢南高北下,與今運河形勢不同,作《揚州水道記》四卷,并將書稿呈送阮元削定。阮元在序中謂:其辨證永和、寶歷等年運道通塞,及瓜洲、瓜步水陸變遷,博覽而又有識,故皆精核矣。學有心得,隨時札記,成《讀書隨筆》二十卷。另有《青溪舊屋文集》十卷,《詩集》一卷。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太平軍定都南京,揚州城陷,劉文淇避難邵伯埭。次年,與王句生編錄《揚城殉難錄》四卷。九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六十六歲。
劉毓崧(一八一八一八六七),字伯山,一字松崖,劉文淇之子。幼承家學,學業(yè)日進。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舉優(yōu)貢生。嗣后十赴鄉(xiāng)闈,未獲一售,即以校書為業(yè)。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秋,赴安慶就曾國藩之館。后曾任職金陵書局。劉恭冕在《清故優(yōu)貢生劉君墓志銘》中說:自訓導君為左氏學,君纘前業(yè),用力甚深。旁通諸經(jīng)史諸子百家之書,凡所寓目,略能記誦……精于?保讶擞兴鲎骰蚩,多質(zhì)君乃定。著有《春秋左氏傳大義》二卷,《周易舊疏考正》《尚書舊疏考正》《毛詩舊疏考正》《禮記舊疏考正》各一卷,《諸子通義》四卷,《經(jīng)傳通義》十卷,《通義堂文集》十六卷,《通義堂筆記》十六卷等。另有《彭城徵獻錄》《舊德錄》《王船山年譜》等。
劉毓崧有四子:劉壽曾、劉貴曾、劉富曾、劉顯曾。劉壽曾在續(xù)成《左傳舊注疏證》的事業(yè)中用功最多,出力最大。劉壽曾(一八三八一八八二),字恭甫,一字芝云。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兩中副榜,后入江寧書局校定群籍。繼父毓崧之后,續(xù)祖父文淇《左傳舊注疏證》。還著有《讀左札記》《春秋五十凡例表》《昏禮重別論對駁議》《南史校義集評》等。為文長于議論,著有《傳雅堂文集》《詩集》等。
本書為儀征劉氏祖孫三代合集,收錄劉文淇《青溪舊屋文集》十卷,《詩集》一卷,所據(jù)底本為清光緒九年刊本;劉毓崧《通義堂文集》十六卷,所據(jù)底本為民國九年(一九二○)南林劉氏求恕齋刊本;劉壽曾《傳雅堂文集》四卷,《詩集》一卷,所據(jù)底本為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儀征劉葆儒鉛印本。整理時使用專名線、書名線,在文字處理上基本遵循以下原則:
一、底本一般筆畫訛舛、字形混同的明顯誤刻,徑改,不出校記;
二、底本錯誤明顯,隨文出校勘記;
三、古今字、異體字、俗體字、通假字等均仍原文,不做改動;
四、底本中原缺或模糊不可辨識的文字,用□標示。
此次整理出版劉氏三代詩文集,雖歷時已久,然并非全帙,遺詩遺文所在多有。而儀征劉氏經(jīng)學傳家,各有詩文著述。尤其是劉師培,是中國近代著名國學大師,著述豐富,聞名中外,其著作匯為《儀征劉申叔遺書》與《劉申叔遺書補遺》,已經(jīng)得到較為全面的整理。而劉富曾、劉顯曾、劉師穎、劉師蒼等亦有遺稿存世。對于儀征劉氏遺稿的全面整理,尚需多方努力,共同完成,以便展示儀征劉氏四世傳經(jīng)、經(jīng)世致用的家風與學風,從而更好地為清代學術研究與揚州文化建設服務。
廣陵書社編輯部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劉文淇(17891854),字孟瞻。江蘇儀征人,世居揚州。自幼天資穎異,舅父凌曙為著名學者,得其指授。精研古籍,貫串群經(jīng),與寶應劉寶楠號為揚州二劉。畢生肆力《春秋左氏傳》,歷40年,旁征博引,輯成《左傳舊注疏證》80卷,未及寫定,卒。另著有《左傳舊疏考正》《楚漢諸侯疆域志》《讀書隨筆》《青溪舊屋文集》《詩集》等。
劉毓崧(18181867),字伯山,一字松崖。江蘇儀征人,居揚州。劉文淇子。道光二十年舉優(yōu)貢生。自幼從父受經(jīng),后益致力于學。精于校讎,曾與父校勘《鎮(zhèn)江府志》《舊唐書》《輿地紀勝》等。受曾國藩之聘,擔任金陵書局?,主!锻醮竭z書》等。繼承父志,治《春秋左氏傳》,著有《春秋左氏傳大義》2卷。依其父考證《左傳》舊疏義例,著《周易》《尚書》《毛詩》《禮記》的舊疏考證各1卷。另著有《史乘》《諸子通義》《經(jīng)傳通義》《王船山年譜》《通義堂文集》《詩集》等。
劉壽曾(18381882),字恭甫,一字芝云。江蘇儀征人。劉毓崧子。同治三年、光緒二年兩中副榜。后入金陵書局,?比杭9饩w七年回揚州,因祖、父兩世著《春秋左傳疏證》未果,乃發(fā)憤,以為己任,嚴立課程,孜孜不懈。寫至襄公四年病卒。著有《讀左札記》《春秋五十凡例表》《傳雅堂詩文集》《南史校義集評》等,參與編纂《江寧府志》《江都縣續(x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