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20多篇主題集中但卻又可獨立成篇的讀史札記,通過閱讀大量專業(yè)史學著作,立足于扎實的史料和自洽的邏輯,拆解了中國帝制兩千余年的合法性秘密。內(nèi)容包括:每個王朝都在追求合法性、神圣家族、三個皇帝的反戰(zhàn)宣言、諸葛家的天下、死于政治正確的苻堅等。
適讀人群 :歷史愛好者
1.每個王朝都有各自版本的合法性追求,也都面臨著各自的合法性焦慮。
2.本書甄別了帝制中國各種“合法性版本”的同中有異,更寫出了各種“合法性焦慮”的相互影響,讀后頗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暢快之感。
3.國內(nèi)專注于帝制時代合法性的一部通俗寫史作品,帶著問題意識深入中國帝制時代的風暴口。
4.上天入地,縱橫捭闔。作者雖說寫了一個中國政治史上一個無比宏大正經(jīng)的主題,但筆觸有趣可人,從諸多歷史小細節(jié)入手開了很多邏輯自洽的歷史腦洞,從秦漢帝國一路延展到晚清時代。
5.有趣不油滑,戲說不胡說。在本書的作序者周濂先生看來,這不是一本賣弄小聰明的歷史小讀物,而是一場充滿想象力的歷史思維試驗。
張明揚,專欄作家,曾供職于專業(yè)書評媒體。專欄散見于“騰訊·大家”、《財新周刊》等處,曾著有《此史有關風與月》。熱衷于在專業(yè)史學研究和傳統(tǒng)通俗歷史寫作間找到“第三條道路”,追求“靠譜扎實的有趣”,讀史寫史心得為“歷史僅供參考,后世若有雷同,歷史概不負責”。
諸葛家的天下
“諸葛家族足以傲視中國政治世家史的是,他竟然可以通吃魏蜀吳,而且同時達到了位極人臣的高度!
在三國時代,有一個比羅斯柴爾德家族還要行蹤神秘、四處開花的政治世家:諸葛世家。
三國兩晉時代,正是門閥世家大行于世之時,東晉政治更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將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抬舉得與司馬皇族一般高。但我們可能過深的被諸葛丞相“一生唯謹慎”的形象所影響,諸葛家族也在認知中一并被低調(diào)處理了。
諸葛家族足以傲視中國政治世家史的是,他竟然可以通吃魏蜀吳,而且同時達到了位極人臣的高度。用《吳書》的話說就是:“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于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薄度龂萘x》批注者毛宗崗更有評語,“諸葛兄弟三人,分事三國。人謂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在蜀漢,諸葛亮就不用說了,在長達12年的時間里控盤蜀漢政局,后主劉禪一人之下而已。長子諸葛瞻雖才具平平,在魏滅蜀之戰(zhàn)中還因猶疑喪失戰(zhàn)機,但最后與其長子諸葛尚一起在綿竹殉國,總算成就了諸葛家族蜀漢分支的聲名。
在東吳,諸葛家族更兩度達到政治頂峰。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一直是東吳重臣,孫權稱帝那年成了大將軍;長子諸葛恪進一步超越了父親,陸遜病故后躥上東吳軍隊之首,孫權臨終前更被任命為托孤大臣之首,實際掌握了吳國軍政大權。
在魏國,諸葛家最出名的人是諸葛誕,諸葛亮的族弟,同屬瑯琊諸葛氏。諸葛誕官至征東大將軍,是魏在東吳前線的最高軍事主官,后因忠于曹氏與司馬昭翻臉,起兵后敗亡。
一如三國兩晉的世家大族,諸葛家族通過種種強關系特別是婚姻,織成了三國時代最為豪華的社交網(wǎng)絡。諸葛瞻是劉禪的女婿,正牌駙馬爺;諸葛瑾的女兒嫁給了張承,其父就是那個“內(nèi)事不決問張昭”的張昭,后生了兩女,一個嫁給了孫權太子孫和(后被廢),一個嫁給了陸遜之子陸抗,號稱吳國最后一位名將;諸葛誕之女嫁給司馬懿的五子司馬伷,生了三子,長子叫司馬覲,這本倒也沒啥,但司馬覲之子司馬睿后來成為了東晉的開國皇帝。還能比這更吊詭么?諸葛誕成了司馬氏皇帝的曾外祖父,但他又是司馬政權立國前最強大的反對者之一。
某種意義上,諸葛家族是三國時代的最忠心守護者。諸葛亮一系保蜀漢,長子長孫都在魏滅蜀最后一戰(zhàn)中身亡,身死即國亡;諸葛瑾一系中,諸葛恪念茲在茲的是伐魏,兵敗直接導致了之后在吳國的全族清算,可謂是為伐魏而死;諸葛誕則幾乎是曹魏時代最后一個敢于與司馬氏正面對抗的忠曹勢力,起兵失敗之后,曹魏為司馬氏所取代已無大的障礙。
但是,從家族利益的角度而言,諸葛家族又是典型的“世界公民”,在客觀上造成了狡兔三窟的效果,有效分散了系統(tǒng)性風險。諸葛恪在253年被孫氏皇族清算之后,諸葛家族在東吳一系幾乎被誅族,但諸葛瑾很早就把次子諸葛喬過繼給諸葛亮并留在蜀國,東吳一支遭難后,諸葛喬之子諸葛攀又重新歸宗諸葛瑾;當諸葛誕在魏反司馬昭事敗前后(258年),小兒子諸葛靚又“轉移”到東吳任右將軍,對吳政權忠心不二,重點在于,諸葛家族由此重新在東吳扎根,補全了三國的布局。
忠誠與狡兔三窟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生存策略,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了諸葛家族在亂世中的存活度。盡管諸葛家族在魏蜀吳的三系各自遭受了巨大劫難,但在西晉開國后,大家族的框架和氣勢仍在。諸葛亮次子諸葛京在蜀漢被滅之后被遷至河東,后在新朝歷任郿縣縣令及江州刺史。諸葛誕魏國一系更是傳奇,其子諸葛靚在吳亡之后與吳主孫晧一起被遷移到洛陽,發(fā)小晉武帝司馬炎多次征召諸葛靚為官,均被不忘司馬皇室殺父之仇的諸葛靚所拒。一次晉武帝追諸葛靚至廁所才求得一見,希望以舊情感化他,諸葛靚以痛哭回應,回鄉(xiāng)后終身不面向洛陽而坐。
晉武帝對諸葛靚的態(tài)度可謂委曲求全,盡力修補與諸葛家族的關系。而諸葛靚“義不仕晉”的姿態(tài)固然感人,其后嗣也未能脫離中國“遺民不世襲”的傳統(tǒng),其子諸葛頤和諸葛恢后來雙雙成為東晉名臣,成為了司馬家族最親近的人。諸葛恢的女兒更是再次進入了晉王朝政治婚姻的最高層,大女和次女分別嫁給了庾家和羊家兩大望族,小女兒諸葛文熊嫁給了謝安之弟謝石,儀容還被王羲之稱贊過。諸葛靚的家族際遇像極了嵇康,嵇康為司馬昭所殺,其子嵇紹最后卻為保護晉惠帝司馬衷而死。
我知道你被繞暈了,這就是諸葛家的八卦陣,可保茍全家族于亂世。
擁曹還是擁劉?
“根據(jù)各自時代的具體政治環(huán)境,史學及政治精英們紛紛本著現(xiàn)實關懷,在‘擁曹’還是‘擁劉’中積極站隊,用三國酒杯,澆自己塊壘!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qū)別不僅僅是“正史”與“小說”的區(qū)別,更是兩本在政治立場與價值觀上唱反調(diào)的書!度龂尽肥恰皳聿芘伞,主張魏是漢王朝的正統(tǒng)繼承人;《三國演義》是“擁劉派”,主張劉備的蜀漢才是正統(tǒng),是漢王朝在血統(tǒng)上的自然延伸。
關于“擁曹”還是“擁劉”,這遠非陳壽與羅貫中的個人趣味之爭,事實上這是一場發(fā)生在中國史學界甚至政界中,
持續(xù)了一千多年的正統(tǒng)之爭。根據(jù)各自時代的具體政治環(huán)境,史學及政治精英們紛紛本著現(xiàn)實關懷,在“擁曹”還是“擁劉”中積極站隊,用三國酒杯,澆自己塊壘。
作為“擁曹派”的奠基之書,《三國志》在體例上還是將《魏書》、《蜀書》和《吳書》并列,并沒有極端的將整個三國時代寫成一本完全以曹魏為主線的正史。但是,陳壽的擁曹立場還是很明顯的,一是書寫時只有魏帝才稱皇帝級別的“本紀”,蜀吳諸帝只稱“傳”,比如劉備直落得個《先主傳》;二是為了割裂“蜀漢”與東漢王朝的繼承關系,突出魏的正統(tǒng),陳壽將劉備的“漢”改成了《蜀書》的“蜀”,三國實際上是“魏漢吳”,劉備是“漢昭烈帝”,又何曾有一天自稱為“蜀昭烈帝”。
陳壽為何“擁曹”?這里暫且不考慮傳說中陳壽家族與諸葛亮的私人恩怨,僅從時代環(huán)境分析!度龂尽穼懹谖鲿x,西晉的司馬氏本是魏臣,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皇位在形式上也是從魏禪讓而來,從政治上而言,由于此種“魏晉禪代”的繼承關系,只有“魏”有了正統(tǒng)地位,晉才能自然繼承正統(tǒng)。也就是說,為了本朝的正統(tǒng)考慮,著于西晉的《三國志》只能擁曹而貶劉。
但僅僅過了幾十年,東晉史家習鑿齒卻寫出了一部被視作“擁劉派”開山之作的史書:《漢晉春秋》。同樣是晉,《漢晉春秋》為何在立場上與《三國志》站了不同的隊?
只能說,古人的歷史寫作太有時代感了。東晉是晉皇室南逃至江南建立起來的“偏安王朝”,手上唯一的政治底牌就是所謂的“大義”,從現(xiàn)實處境而言,自然對同樣偏安于西蜀一隅,同樣自稱大義在手,延續(xù)了漢王朝的劉備充滿了感同身受的認同。如果劉備因為偏安一隅沒有占據(jù)中原地區(qū)而被視作“非正統(tǒng)”,那么將中原丟給了北方異族的東晉王朝正統(tǒng)性又從何而來?
在此種情況下,無論是王朝的立場,還是知識分子的個人立場,都自然會從擁曹派轉向擁劉派。當然,除了“大歷史”的現(xiàn)實關懷,習鑿齒據(jù)說還有點“小歷史”的關懷,他見同時代的軍閥恒溫的篡位野心,故而以貶曹的方式來影射與警示。
類似西晉與東晉在“擁曹”“擁劉”問題上的站隊快速切換,也發(fā)生在了兩宋的身上,而原因也同樣是那么的“自私”。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擁曹派”的一部力作,在“擁曹”尺度上可能比《三國志》走得更遠。最有名的兩個段子是,司馬光不僅將諸葛亮北伐作“入寇”,竟然還很不厚道的質疑起劉皇叔一生最自鳴得意,也是蜀漢正統(tǒng)性最大來源的漢皇室身份。
還不僅是司馬光,在北宋時代,諸如歐陽修、蘇軾這樣的一線文人基本都是“擁曹派”的。歐陽修還專門寫了一部著名的《正統(tǒng)論》大談“得漢者,魏也”。
到了南宋,站隊情況又發(fā)生了逆轉。作為擁劉派的領袖,朱熹據(jù)說就是因為不滿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劉備和蜀漢的各種貶低,憤而寫了一部《通鑒綱目》,明確主張蜀漢的正統(tǒng)性,將紀年方式從《資治通鑒》的曹魏紀年改為蜀漢紀年。
在朱熹筆下,曹魏隱隱的被附會上了北方的異族王朝,南宋與蜀漢一樣,被渲染上了漢民族喪失中原本土,在南方繼續(xù)延續(xù)正統(tǒng)抵抗北方的歷史悲情。
與朱熹同時代的“擁劉派”大佬還有陸游和張栻等人。張南軒曾有“昭烈以正義立于蜀,不改漢號,則漢統(tǒng)烏得為絕”激憤之語;陸游更有“邦命中興漢,天命大討曹”的詩句,寫詩時想必是把曹魏當作金一樣的咬牙切齒。
到了元代,“擁曹”和“擁劉”變得更加意味深長!度龂萘x》的創(chuàng)作時間當在元末明初,當時一個重要的爭論就是元的正統(tǒng)究竟是繼承于女真之金還是漢之南宋。在羅貫中這樣的漢族知識分子心中,為了論證正統(tǒng)在南宋,自然在三國史事上更應該站在蜀漢一邊,旗幟鮮明的“擁劉”。
據(jù)說《三國演義》參考了一部同樣風行于元代的話本《三國志平話》。但《三國志平話》的結尾與《三國演義》截然不同,在這個很魔幻的結尾中,,寫到了蜀漢滅亡時還有一位漢帝外孫成了漏網(wǎng)之魚,后來他復興了漢朝,消滅了西晉為蜀漢復仇。這位外孫就是劉淵,在真實歷史中,他創(chuàng)立的政權的確自號“漢”,還自稱是劉禪的繼承人。
不過,諷刺的是,劉淵這個自稱的蜀漢繼承者是匈奴人,他的“漢”顯然是附會的,唯一的歷史資源只不過是歷史上的“漢匈和親”。
在這個匈奴人復興漢朝的荒謬故事背后,不也就是拐著彎了蒙元是宋朝的正統(tǒng)后繼王朝么?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元代通俗文學《三國志平話》其實也是一部積極主動為現(xiàn)政權背書的講政治之作。
明末清初,毛宗崗修訂了《三國演義》,讓這本書的擁劉思想進一步貫徹到了字里行間。毛宗崗的時代南明初亡,鄭成功還在,仍盛行著“反清復明”的思想,主張擁劉不就是在暗示著正統(tǒng)仍然在明么?
但大清朝呢,在曹劉問題上的格局卻超越了漢人的小九九。從歷史經(jīng)驗來看,由于曹魏屢屢被附會為北方異族政權,清王朝應該是“擁曹”的。但當大清朝坐穩(wěn)江山,正統(tǒng)觀從北方王朝的立場徹底轉向中國大一統(tǒng)王朝的立場之時,乾隆給這場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的三國正統(tǒng)之爭做了一個總結,“三國不以魏、吳之強,奪漢統(tǒng)之正,春秋之義然也”。
在乾隆的“大格局”背后,意思也很簡單,擁曹是那些缺乏政治自信的北方政權所熱衷的,大清朝已經(jīng)完成了“中國正統(tǒng)王朝”的政治建設,“擁劉”方才顯得大中至正沒有私心,又怎么再屑于用“擁曹”來給本朝背書呢?
擁曹還是擁劉,在中國政治史上遠比左右分野要源遠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