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康德的道德宗教》 中, 艾倫·W. 伍德論證說, 康德的宗教信念學說跟他最佳的批判思想是融貫的, 而且, 事實上, “道德論證” ———以及它們所要證成的信仰———是康德批判哲學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伍德指出, 康德敏銳的宗教世界觀配得上被稱作他最偉大的哲學貢獻之一。在著手詮釋康德時, 針對這位哲學家在其有關(guān)上帝與不朽的信念的推理中所揭示出來的東西, 伍德提供了一個清晰的陳說。 他重新考察了康德對 “道德意愿” 的觀念, 并且為他的 “至善” 學說辯護。 他討論了康德對 “道德信仰” 的使用, 即在同教會信仰、 宗教經(jīng)驗, 以及對神圣啟示的主張的關(guān)系中, 把它當作一個理性的標本來使用。 最后, 他還討論了這位哲學家有關(guān)人類本性中的 “根本惡” 的理念, 并且發(fā)展了康德在其1793 年的著作 《純?nèi)焕硇越缦迌?nèi)的宗教》 中所兆示的 “神圣恩典”
理論。
伍德堅持認為, 康德有關(guān)宗教的思想是一個偉大哲學家對一個艱難問題的解決方案, 這個問題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 康德的解決方案則能夠在任何想要理性地處理宗教問題的努力中充當指導。
艾倫·W. 伍德 (Allen W. Wood), 美國哲學家, 美國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院士, 當代美國最杰出的哲學學者之一, 國際德國哲學研究領(lǐng)域, 尤其是康德研究領(lǐng)域最負盛名的權(quán)威專家之一。 伍德曾先后任教于康奈爾大學、 耶魯大學、 斯坦福大學與印第安納大學, 其代表作 《康德的道德宗教》 《康德的理性神學》 《卡爾·馬克思》 《黑格爾的倫理思想》 《康德的倫理思想》 《費希特的倫理思想》 等在國際學界有著較高的聲譽與較大的影響。 伍德還是著名的劍橋版 《伊曼努爾·康德著作集》 的兩位聯(lián)合主編之一, 另一位是保羅·蓋耶 (Paul Guyer), 他們合作翻譯了劍橋版《純粹理性批判》。 同時, 伍德還獨立翻譯了 《什么叫作思維中的確定方向》、 《賴茵霍爾德·伯恩哈德·雅赫曼的 〈康德宗教哲學檢驗〉 前言》,以及 《哲學的宗教學說講義》 (又譯作 《哲學的神學講義》)。 近期, 伍
德又完成了一本名為 《康德與宗教》 的著作, 2020 年將于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關(guān)于譯者
李科政, 男, 天津社會科學院倫理學研究所暨 《道德與文明》 雜志社助理研究員。 博士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師從國內(nèi)著名康德學者李秋零教授, 主要從事德國古典哲學與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 發(fā)表以康德哲學為研究主題的學術(shù)論文多篇。
導 論
第1 章 康德的道德論證
知識與信念
實用的信念
實踐背謬
自由的道德論證
第2 章 有限的理性意愿
動因、 目的與準則
準則與自律
“幸福” 與理性意愿
無條件的善
第3 章 至善
道德善
自然善
純粹實踐理性的一個無條件的對象的理念
第4 章 實踐的諸公設(shè)
實踐理性的第一個二論背反
不朽的公設(shè)
實踐理性的第二個二論背反
上帝現(xiàn)實存在的公設(shè)
這些公設(shè)與它們的實踐功能
第5 章 道德信仰與理性宗教
道德絕望
對上帝的道德信仰
對不朽的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與道德幻相
宗教與教會
宗教經(jīng)驗與啟示
第6 章 根本惡與神恩
根本惡的概念
人的道德本性的批判
道德進步與完善
神恩的公設(shè)
結(jié) 論
注 釋
參考文獻
索 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