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何兆武作品集之一種。何兆武先生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學貫中西,先后在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清華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研究涉及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思想史、歷史哲學等領域,有學術專論數(shù)十篇,均卓有創(chuàng)見,本書收入何兆武先生關于西方歷史哲學的論文,從討論康德、克羅齊、柯林武德、波普爾、羅素、沃爾什等思想巨匠的思想及學術入手,對“普遍的歷史觀念”“歷史理性的重建”“歷史和歷史解釋”等歷史哲學中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18世紀以來,西方歷史哲學從思辨到分析的發(fā)展歷程。
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聯(lián)大歷史系畢業(yè)。曾任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德國馬堡大學客座教授。先后致力于中國思想史、西方思想史、歷史哲學的研究。譯述康德、盧梭、羅素、帕斯卡、孔多賽等西方思想經(jīng)典20余種。論著先后結集為《歷史與歷史學》《歷史理性批判論集》《中西文化交流史論》。
導論 從思辨的到分析的歷史哲學
輯一 一個世界公民的歷史哲學
康德也懂歷史嗎?
——一個世界公民的歷史哲學
“普遍的歷史觀念”是如何可能的?
——評康德的歷史哲學
“普遍的歷史觀念”是怎樣成為可能的?
——重評康德的歷史哲學
一條通向康德體系的新路
——讀《論優(yōu)美感與崇高感》
重讀康德
關于康德的第四批判
批判的哲學與哲學的批判
輯二 歷史理性的重建
歷史理性的重建
——奧特迦·伽賽特歷史體系觀散論
論克羅齊的史學思想
論柯林武德的史學理論
評波普爾《歷史主義貧困論》
反思的歷史哲學
——評羅素的歷史觀
論沃爾什和歷史哲學
再論沃爾什和歷史哲學
歷史和歷史解釋
——從德雷的新探索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