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筆記》是作者張清華在海德堡大學講學間隙的歐游雜記,包括《深秋海德堡》《哲人小路》《烏鴉與喜鵲》《日耳曼森林》《雨雪中的紐倫堡》等36篇。
在本書中,作者帶著對遙遠的異域文明的好奇,行走于城市和鄉(xiāng)間,注目于那些山水、松林、河水、街道、建筑以及陌生的人和生命。讀者不僅可以在作者詩性的語言之中遇見歐洲那些沉靜而美麗的景色——千嬌百媚的海德堡、碧藍柔亮的涅卡河、黑蒼蒼的日耳曼森林、尖頂林立的教堂、夢幻般的巴黎、雄偉而落寞的雅典衛(wèi)城、夕光中的愛琴海以及展翅欲飛的天鵝、群群片片的鳥雀,等等;而且可以隨著作者足跡所至去感受眾多不朽的人文和歷史——荷爾德林居所后的一條小徑,樹葉落滿了山坡和石路;海德堡大學里,青年黑格爾曾在這里初露崢嶸;雨雪中的紐倫堡城,使人忘記又使人追想,使人安慰又使人警醒;海岱山下,曾留下來自遙遠東方的青年詩人馮至密密的足跡;特里爾城毫不起眼的房子外墻上寫著:卡爾·馬克思誕生于此……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變奏中,作者在東西方文化間細細打量、深深思考,關(guān)于生態(tài)、關(guān)于戰(zhàn)亂、關(guān)于文明。本書圖文并茂,演繹鄉(xiāng)愁和眷戀,滿懷熱忱與責任。
編輯推薦
1.《海德堡筆記》是著名評論家、北師大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張清華老師20年前在海德堡大學講學期間的歐游雜記,文字詩意深沉、韻味悠遠,屢受好評。
2.本書中,讀者不僅可以跟隨作者漫步在歐洲沉靜的景色之中,更能看到作者對于恒久的人文、歷史、文明、生態(tài)的打量和思索,時至今日,這種對東西方文明的觀照,這種帶著鄉(xiāng)愁的行走依然別具情致、獨有意義。
張清華,男,1963年10月生于山東博興,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與評論,出版文學評論與理論著作13部,涉獵詩歌與散文隨筆寫作,作品見于《上海文學》《作家》《鐘山》《人民文學》等,出版有散文隨筆集《海德堡筆記》(2004、2012)、《隱秘的狂歡》(2006)、《懷念一匹羞澀的狼》(2016)、詩集《形式主義的花園》(2018)等。
001—072
深秋海德堡
哲人小路
烏鴉與喜鵲
日耳曼森林
雨雪中的紐倫堡
憤怒的牛
海岱山下讀馮至
教堂的鐘聲
073—142
涅卡河上的瘋狂歌手
德意志的暮年
特里爾印象
文明得“不好意思”
遙想辜鴻銘
關(guān)于狗的哲學
詩意之安居
冬日閑情
143—216
安詳?shù)臍W羅巴
沒有故鄉(xiāng)的人
暮雨鄉(xiāng)愁
乞討的藝術(shù)
皚如山上雪
巧遇詩人
隱居的大學
雨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