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研究》詳細地探討了如何提高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系列問題,共分為7章:第1章闡述了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學術史梳理,以及對書中涉及的相關概念進行界定。第2章分析了關于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一些理論內容,包括權利主體和客體、產權視角下農民土地財產的構成、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因素,并對當前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核心權利之一——土地發(fā)展權及其不同產權安排的效率比較進行了理論闡釋。第3章探討通過農用地三權分置制度推動農地適度規(guī)模使用來提高農民承包經營權收入。第4章基于阿馬蒂亞·森可行能力理論分析宅基地三權分置來激活農民宅基地財產權。第5章基于土地發(fā)展權測算和合作博弈理論探討了一個在農地非農化過程中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保障和增加的量化比例測算問題。第6章基于完善產權主體視角提出通過建立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來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第7章簡要提出了增加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保障措施。
“敢為天下先”是中國改革開放精神生動和真實的寫照,也是中國土地制度改革的天然基因。為解決農村土地問題和農民增收問題,黨中央進行了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部署。一方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論斷,并要求“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加快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和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為了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制度,推進中國特色農業(yè)現代化和為新型城鎮(zhèn)化提供實踐經驗,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qū)等33個試點縣(市、區(qū))行政區(qū)域,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人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之后在2016年和2018年又正式開始了農用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另一方面,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十八大報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指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主要是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慎重穩(wěn)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以及“推進城鄉(xiāng)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U限r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并明確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黨的十九大報告又進一步指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
本書詳細地探討了如何提高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系列問題,共分為7章:第1章闡述了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學術史梳理,以及對書中涉及的相關概念進行界定。第2章分析了關于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一些理論內容,包括權利主體和客體、產權視角下農民土地財產的構成、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因素,并對當前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核心權利之一——土地發(fā)展權及其不同產權安排的效率比較進行了理論闡釋。第3章探討通過農用地i權分置制度推動農地適度規(guī)模使用來提高農民承包經營權收入。第4章基于阿馬蒂亞·森可行能力理論分析宅基地三權分置來激活農民宅基地財產權。第5章基于土地發(fā)展權測算和合作博弈理論探討了一個在農地非農化過程中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保障和增加的量化比例測算問題。第6章基于完善產權主體視角提出通過建立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來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第7章簡要提出了增加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保障措施。
韓冬,1983年生,貴州晴隆人,四川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教于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長期從事農村土地制度、區(qū)域經濟、自然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四川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兩項,是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規(guī)劃項目《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體制機制研究(15BJY089)》及《市場與政府協調下的農村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系統(tǒng)聯動改革研究(19BJYIIO)》的主要執(zhí)筆人之一;近年來在《中國土地科學》《中州學刊》《農村經濟》等CSSCI來源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
何理,1988年生,四川成都人,先后畢業(yè)于加拿大阿卡迪亞大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獲管理學學士學位和金融科學碩士學位,現于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玫讀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
徐臻,1982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任教于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經濟、區(qū)域經濟等方面。近年來參研***項目2項,在CSSCI來源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1.1 以農村土地“兩權分離”改革提升了農民的生產經營性收入
1.1.2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異軍突起:農民對土地財產性收入的初期認識
1.1.3 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顯化:以土地財政為源泉的工業(yè)化和城市化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土地財產權益的學術史梳理
1.3.1 “財產權”的學術史梳理
1.3.2 “土地財產”權益:地租理論的演化
1.4 本書的相關概念界定
1.4.1 農村土地
1.4.2 農民土地財產權
2 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理論分析
2.1 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基礎研究
2.1.1 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權利主體分析
2.1.2 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權利客體
2.2 產權視角下農民土地財產權構成
2.2.1 土地承包經營權
2.2.2 宅基地使用權
2.2.3 集體土地收益分配權
2.3 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2.3.1 農民家庭土地資源的初始配置
2.3.2 經濟社會與制度環(huán)境
2.4 土地發(fā)展權的理論闡釋
2.4.1 土地發(fā)展權的內涵
2.4.2 土地發(fā)展權I:外部性內部化與公權對私權的約束
2.4.3 土地發(fā)展權II:社會最優(yōu)用途下的土地增值
2.4.4 土地發(fā)展權III:產權相關者的比例分配與產權履行的交易成本
2.5 土地發(fā)展權社會交易成本的產權分析
2.5.1 對科斯定理的爭論
2.5.2 交易成本的類型
2.5.3 土地發(fā)展權不同產權安排下的比較分析
……
3 以農用地三權分置改革提高農民承包經營權收入
4 以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激活農民宅基地使用權
5 以城鄉(xiāng)統(tǒng)一建設用地市場保障農民集體土地發(fā)展權收入
6 以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強化農民土地財產權主體地位
7 提升農民土地財產性收入的保障措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