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后人繼論章草有筒章、今章、篆章之剔。章草相對于今草,無疑保留了篆隸等古文字的形象。余盡力所能之事,翻譯、編纂《章草字匯》,只不過是沈先生用于深入研究古文字的皮毛而已!時空渺渺,前路悠悠,先生之研究項目,尚有待于學人完成。
四十多年前,沈從文先生教余簪筆抄書:將其草書書稿用毛筆謄錄為行楷。先生稱作“司書生”。及至“黑畫展”事件發(fā)生,錄事乃結束。先生贈余筆硯之外尚有“阿堵物”一封,以為謄錄之“工資”。余力卻之,因家父讓我來學習,受益已多,豈可再由先生付費?切不可!先生即取出塵封之紙箱贈余,言此中乃舊存章草一箱,你當能辨識,“拿去玩玩吧”!余閱后感慨:先生縱覽古今,用功如此,難怪作家荒蕪贊道:“沈老的章草當世第一!”
四十年后,余卸總編輯之瑣役,遂將其滿箱章草字片理出頭緒,譯出章草釋文,刪除草法相同者,仍存草書九千余字,中多古字,蔚為觀止。觀其特點:章草字頭眾多,書風和諧,既遵章草法書謹嚴之結構,又具隸書草書流暢活潑之筆法。明窗檢閱,風貌一新。旋擬編纂成書,以期不負先生題寫“章草字匯”之意也。而余讀沈先生一九三零年致胡適之信件:“我到圖書館看的是關于金文一類書籍,因為在這方面我認得許多古文,想在將來做一本草字如何從篆籀變化的書。可惜的是我對于治古文字形象學問必不可少的上古中古史,知道不多,且具常識而缺少正確知識,對于古地理學也處處感到無所措手。我想得先生指示一下,關于古地理、古史,近人同往人有些什么書可看?”讀此,方知沈先生匯集章草之深意也。一如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后人繼論章草有筒章、今章、篆章之剔。章草相對于今草,無疑更多地保留了篆隸等古文字的形象。余盡力所能之事,翻譯、編纂此書,只不過是沈先生用于深入研究古文字的皮毛而已!時空渺渺,前路悠悠,先生之研究項目,尚有待于學人完成。
綜理草稿,發(fā)現(xiàn)某些常用字尚付闕如,個剔草法或有筆誤,既作為字典供查閱使用之便,則依古帖結字、仿全書用筆而補書一百零八字。若有訛誤,非沈老之誤,乃余之愆也!幸得讀者指教!
部首目錄
字匯正文
部首索引
筆畫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