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給親愛的外公
有朋友督促也有朋友鼓勵,說如果不把真實的您記錄下來,是我的失職。可我知道,您未必這樣想,因為您不求聞達,至少在我懂事后,您就進入了不求聞達的狀態(tài)。之所以動筆,是因為我想您,想外婆。
這本小書中是我眼中的您,更是我心中的您。我選自己看到過、聽到過、經(jīng)歷過的事情記錄下來,還原您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脈絡、生活細節(jié),希望是對于《百年希寧》紀念文集的豐富、補充和延伸。
劉曦林叔叔說您是一部大書。我所能記錄的依然是不全面、不完整、不深刻的。不過,您說過:“畫家寫意,須有意到筆不到之處”。那就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講您的故事,允許我的筆也隨心所至、有所不到吧。會讓您欣慰的是,所有不確切的內容都沒有進入書中。
我打算在您110歲誕辰前完成這項工程。一本小書要寫六、七年?太拖沓了,這不符合您對我的了解。已經(jīng)離開繁重的工作崗位,時間可以找到一些,問題是視力難隨心愿。這也是您養(yǎng)育的“副產品”吧?小時候,我捧著借來的一部又一部長篇小說,躲在衛(wèi)生間或咱家門外東單元樓梯上“搶”讀,一讀就是兩三個小時。因為您不允許“大部頭”的課外讀物分散學習精力,我就采取了應對措施,結果變成了家庭成員中眼鏡片最厚的高度近視,F(xiàn)在,發(fā)展為多種眼疾并發(fā),嚴重弱視,寫作的思路常被拖后腿的眼睛阻斷,無法持續(xù)工作。趁著尚有部分殘存視力,我就“搶”寫吧,寫出我眼中、心中、生活中、生命中的您。
您把這本小書一頁一頁讀給外婆聽吧,就像那時,您把新作掛在家中的墻上,喊著:“她姥姥,你來看看”。于是,外婆停下手中的活兒,先來點評您的畫。您那根撐畫竿至今我們還保留著,那是一根普通的竹竿,頂端有一個銅制小掛鉤。竹竿上還留有您的手溫。
其實,寫也是一種讀,我很想再讀親愛的您,再讀親愛的外婆。很想。
寫下一段段記憶,那些年的那些場景散落在眼前,如同又跟您和外婆團聚,一次又一次由您和外婆懷抱著、手牽著、眼看著……
記于 2015年12月動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