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父母二人來說,也正是從這個時刻開始,命運發(fā)生了轉(zhuǎn)折。此時我正在北戴河,收到了媽媽考察途中發(fā)來的一封信。媽媽在信中講述了他們?nèi)シ鸸馑律仙娇疾斓慕?jīng)過,描述了他們出山回程的情景。從這封信看,他們當時對于這場戰(zhàn)事的規(guī)模有多大、將會引發(fā)一場多大的戰(zhàn)爭還不清楚,但對日軍入侵這一點,思想上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準備。
媽媽在信中寫道,她和爹爹在6月26日離開太原到五臺山區(qū)以后,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家信和報紙,所以,“盧溝橋事變”和日軍入侵,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的事情幾乎毫無所知。媽媽說,他們“路上坐火車和騎騾子,走的頂慢,工作又忙,所以到了七月二十日才走到代縣,有報、可以打電話的地方,才算知道一點外面的新聞”,當時他們聽說“到北平的火車——平漢路和津浦路——已然不通車,這不知道多著急。好在平綏鐵路沒有斷”,她就同爹爹繞道大同由平綏路回到北平,這封信是他們回到北平后寫的。媽媽在信中還說:“我們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來占北平,我們都愿意打仗……我覺得現(xiàn)在我們做中國人應(yīng)該要頂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頂有決心才好。你做一個小孩,現(xiàn)在頂要緊的是身體要好,讀書要好,別的不用管,現(xiàn)在既然在海邊,就痛痛快快地玩。你知道你媽媽同爹爹都頂平安的在北平,不怕打仗,更不怕日本!
媽媽信中的附圖,有她親手繪制的回程地圖,還特意標明他們途徑雁門關(guān),她在圖上注寫了一行小字“叫二哥(大姑梁思順之子)給你講講雁門關(guān)楊六郎的故事”。在那個外敵入侵,國破家亡之即,媽媽走過雁門關(guān),回望那那曾經(jīng)硝煙滾滾的古戰(zhàn)場,想起當年楊六郎躍馬橫刀,以數(shù)百奇兵,殺退數(shù)倍于自己的遼兵。今天再讀媽媽這一行提示,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媽媽當時的心情和用意,如她信中所言,她鼓勵我或也是對她自己說,要勇敢面對迫近的危機。
爹爹和媽媽從山西回到北平時,這座古城還在中國守軍手中。宋哲元的部隊在北總布胡同,也就是我們家門口挖了戰(zhàn)壕,看樣子要同日本人打一仗。爹爹、媽媽和他們的朋友們這時也決心“與城共存亡”。于是,周培源、錢端升、葉公超等教授伯伯們?nèi)依闲《技械搅宋覀兗,家里一時集中了十多個大人小孩,買了罐頭等物品,以備城里發(fā)生戰(zhàn)事時之用。但是過了幾天,外面寂靜一片,聽不到任何動靜了。原來,中國軍隊已經(jīng)撤出城區(qū),日本軍隊隨即開進了北平城。
北平淪陷后,爹爹媽媽不愿生活在侵略者的鐵蹄下,他們對抗戰(zhàn)必勝始終抱著堅定不移的信心。媽媽在離開北平后的途中,曾致信好友費慰梅說道:“你現(xiàn)在肯定很擔心!如果說情況已經(jīng)是不能再糟糕了,我說這或許還只是開始。眼下我們似乎也只是剛剛從讓人心焦的不幸黑暗中略有解脫。在過去的三個月里,人們天天談?wù)搼?zhàn)爭。那個曾經(jīng)讓人們熱血沸騰的‘為我們的民族生死存亡而戰(zhàn)斗’的時刻,就這樣在我們毫無準備中突然降臨了。上海之戰(zhàn)后,我們的國家現(xiàn)正處于巨大的憂患和焦慮中,我們一下子失去了最好的軍隊和我們勇敢的士兵,此刻戰(zhàn)局急轉(zhuǎn)直下,事態(tài)變得異常艱難!薄爱斎,我們不會失去勇氣,我們?nèi)匀槐в泻芨叩钠谕,在這個彌漫著悲觀主義的時候,為了我們的最后勝利,無論面對怎樣的無序和混亂局面,無論公眾的迷茫和混亂到何種階段,無論個人遭受多少痛苦……”
爸爸媽媽決定立即離開北平,目的地是當時看起來非常遙遠的大后方——昆明。他們必須快速打包整理營造學社資料,整理他們考察的繪圖、照相底片、測繪記錄和研究筆記,清理這七年的檔案和圖書。爹爹和劉敦楨伯伯一起打包,他們要將這些資料送到天津銀行保險箱保存,同時隨身帶走他們的一批照片和勘察測繪記錄。
爹爹媽媽那時還一起寫信給我,叫我不要回北京,從北戴河直接去天津老家。于是,三姑梁思莊按媽媽的要求把我從北戴河帶回天津,我和梁家的親屬一起居住在天津老宅,在那里等候爹爹和媽媽的到來。我們是坐火車回天津的。當時三姑還帶著她的女兒吳荔明(3歲)和我的八叔梁思禮(13歲)。這趟車走走停停,沿途上來了許多日本兵,車廂里坐滿了帶槍的日本兵;疖囎叩脴O慢,每站都停車讓日本兵上下。在這一天一夜中,我們沒吃沒喝,又渴又餓,坐在車廂后排的一個角落里。三姑鐵青著臉不說一句話。那時,我真盼望著有一支威武的中國軍隊來把這些可惡的強盜都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