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即古代學者隨身攜帶實用典籍的袋子,后被用指中國古代子部典籍的別稱。管輅撰的《四庫存目青囊匯刊(5管氏地理指蒙)》據(jù)《四庫存目提要》,一一收集館藏或私藏原本,以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為指導,輯錄出典籍的子部相關著作,簡體橫排,參閱諸本,點校整理,以便于當今學者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是書規(guī)模宏大,征引豐富;圖文并茂,收錄廣泛;結構嚴謹,體例完備;分類詳細,便于檢索。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文獻資料。
作者:(三國)管輅 注釋解說詞:鄭同
管輅(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東德州平原縣)人。三國時期曹魏術士。年八九歲,便喜仰觀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術,習鳥語,相傳每言輒中,出神入化。以此被后世奉為卜卦觀相的祖師。為人體性寬大,常以德報怨。正元初,為少府丞。北宋時被追封為平原子。鄭同,易學學者、編輯,周易工作室的創(chuàng)辦人兼策劃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易學與術數(shù)的研究,著有《一本書讀懂易經(jīng)》、《梅花易數(shù)講義》等,F(xiàn)從事易學圖書的編輯出版與推廣工作。先后主持點校出版易學圖書50余種,另點!端膸烊珪g數(shù)初集》、《四庫全書術數(shù)二集》、《四庫全書術數(shù)三集》、《古今圖書集成術數(shù)叢刊》等,廣受國內外易學界的好評。
管氏地理指蒙卷一
有無往來**
山岳配天第二
配祀第三
相土度地第四
三奇第五
四鎮(zhèn)十坐第六
辨正朔第七
釋中第八
乾流過脈第九
象物第十
管氏地理指蒙卷二
開明堂第十一
支分誼合第十二
釋子位第十三
離窠入路第十四
形勢異相第十五
朝從異相第十六
三徑釋微第十七
四勢三形第十八
遠勢近形第十九
應案第二十
管氏地理指蒙卷三
擬穴第二十一
得穴第二十二
擇向第二十三
復向定穴第二十四
承祖宗光第二十五
五方旗第二十六
左右釋名第二十七
五鬼克應第二十八
次舍祥滲第二十九
克人成天第三十
管氏地理指蒙卷四
二道釋微第三十一
易脈崇勢第三十二
日者如流第三十三
五行五獸第三十四
方圓相勝第三十五
詭結第三十六
心目圓機第三十七
釋名第三十八
山水會遇第三十九
盛衰改度第四十
管氏地理指蒙卷五
擇術第四十一
三五釋微第四十二
山水釋微第四十三
降勢住形第四十四
離實親偽第四十五
尋龍經(jīng)序第四十六
管氏地理指蒙卷六
望勢尋形第四十七
水城第四十八
陽明造作第四十九
擇日釋微第五十
迷徒寡學第五十一
飾方售術第五十二
管氏地理指蒙卷七
亨絕動靜第五十三
師聰師明第五十四
貪奇失險第五十五
通世之術第五十六
三停釋微第五十七
企哌第五十八
憑偽喪真第五十九
過脈散氣第六十
左右勝負第六十一
星辰釋微第六十二
預定災福第六十三
五行象德第六十四
管氏地理指蒙卷八
陰陽釋微第六十五
差山認主第六十六
五行變動第六十七
逾宮越分第六十八
五行正要第六十九
夷天發(fā)越第七十
四窮四應第七十一
二氣從違第七十二
積氣歸藏第七十三
天人交際第七十四
夷險同異第七十五
形勢逆順第七十六
盛衰證應第七十七
孤奇譎詭第七十八
五方應對第七十九
氣脈體用第八十
管氏地理指蒙卷九
貪峰失宜第八十一
支親誼合第八十二
因形擬穴第八十三
得法取穴第八十四
四勢三形第八十五
三吉五兇第八十六
會宿朝宗第八十七
管氏地理指蒙卷十
榮謝不同第八十八
三家斷例第八十九
回龍顧祖第九十
驅五鬼第九十一
純粹釋微第九十二
毫厘取穴第九十三
闔辟循環(huán)第九十四
釋水勢第九十五一
陰陽交感第九十六
五氣祥滲第九十七
九龍三應第九十八
形穴參差第九十九
望氣尋龍**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