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的肉身:中國行為藝術》圍繞行為藝術在中國發(fā)生、發(fā)展的近20年歷史,內容廣泛,既涉及到西方背景,又緊扣中國國情,在此基礎上給讀者梳理出一條鮮明的行為藝術價值評判標準。這本《異化的肉身:中國行為藝術》的問世,意味著讀者能夠通過對該書的閱讀,了解行為藝術,審美行為藝術。所以《異化的肉身:中國行為藝術》所具得重大的學術史價值和意義,并且,它也輕松地為讀者解答出本文開頭所提出的關于行為藝術的所有問題。
魯虹,1981年畢業(yè)于湖北美術學院,現(xiàn)任職于深圳美術館研究部、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湖北美術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美術作品參展:
中國畫《在知識的海洋里》1982年參加了“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
中國畫《我們這棟樓》1984年參加了“第六屆全國美展”
中國畫《知音》1985年參加了“前進中的中國青年莢展”
中國畫《涼山印象》1989年參加了“第七屆全國美展”
中國畫《巍巍武當》1989年參加了“愛我中華、興我中華全國科普美展”
個人出版的專著:
《魯虹美術文集》1998年
《現(xiàn)代水墨二十年:1979~1999》2002年
《為什么要重新洗牌》2003年
《越界中國先鋒藝術1979—2004》 2006年1月
有約八十萬字的文章發(fā)表于各叢書及專業(yè)刊物上。
曾參與《美術思潮》、《美術文獻》、《畫廊》等美術刊物的編輯工作。
學術活動策劃:
“進入都市——當代實驗水差展”1999年
“永遠的回歸——97商山雕塑展”1997年
“重新洗牌——當代
第一章 “行為”初現(xiàn)
第二章 當下中的過去
第三章 自然生態(tài)與人
第四章 “暴力”引起的震撼
第五章 無望的反抗
第六章 向社會提問
第七章 拓展更新的公眾空間
第八章 反思行為藝術
附錄 中國行為藝術重要作品年表1979~2005 馮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