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fā)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學習并發(fā)表重要講話。自此,融媒體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辭書學會迅速反應,時間策劃,并于2019年3月在魯東大學召開融媒體與辭書專題研討暨常務理事會擴大會議,學習融媒體理論,探索融媒體與辭書的結合,研究融媒體辭書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推進融媒體辭書理論探討與實踐發(fā)展。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欒軼玫教授、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譚天教授、魯東大學文學院張成良教授、上海海笛數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范劍淼總經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詞典學研究中心章宜華教授應邀分別做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圍繞融媒體融媒體知識融媒體出版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李宇明教授在講話中指出,辭書學應把辭書生活作為研究對象,而不僅僅是辭書的編纂。在融媒體時代,文本內容仍然是主體,但融媒辭書改變了辭書的組織方式、表現(xiàn)方式和使用方式。中國辭書學會應當努力促進兩大轉變:一是由辭書編纂向辭書生活研究的轉變,一是由平面辭書向融媒辭書的轉變。辭書研究要重視辭書的出版、運作、發(fā)行,特別是辭書在使用者中的意義和在國家發(fā)展中的意義;要以民族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擔當,推動辭書事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同年7月27日-28日,由中國辭書學會指導,魯東大學國家語委漢語辭書研究中心、文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聯(lián)合主辦的第七屆漢語辭書高層論壇暨劉叔新先生、張志毅先生詞匯學、詞典學學術思想研討會在魯東大學召開。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李宇明教授,副會長周薦教授,山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原辦公室主任孫祖興在大會上致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魯東大學、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機構的6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李宇明教授認為,本屆論壇以探討劉叔新先生、張志毅先生學術思想為主題,在魯東大學舉辦恰逢其時、恰得其地,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兩位先生的研究,既有學術上的共同旨趣和共同追求,又有輝映互補的特色,成為詞匯學、詞典學界的兩座豐碑。研究兩位先生的學術思想,要重點學習他們的辭書人精神、田野式治學方法和勤于升華理論的勇氣和擔當。他希望學界、辭書業(yè)界同仁們共同努力,發(fā)揚前輩學者學術精神,探討信息化時代辭書的發(fā)展變化,創(chuàng)新詞典編纂理念,開創(chuàng)融媒辭書新天地;切實走出我國的辭書強國之路,將我國的辭書事業(yè)推上新高度,在世界辭書學界中擁有話語權,國人的辭書生活不斷得到豐富發(fā)展。
周薦教授在致辭中向兩位先生表示崇高敬意,他希望通過本次會議深刻緬懷、總結兩位先生的學術精神和學術業(yè)績,更好繼承先生留給我們的學術遺產,推動詞匯學、詞典學研究事業(yè)持續(xù)前進。
山東省語委辦原主任孫祖興指出,魯東大學在辭書研究領域具有傳統(tǒng)優(yōu)勢,在張志毅先生、張慶云先生等老一輩語言學家的耕耘下薪火相傳,逐漸建設成為中國辭書研究的重要陣地。他希望魯東大學能夠繼承傳統(tǒng)、繼續(xù)努力,為山東省乃至全國語言文字事業(yè)做出更大貢獻。
兩次學術會議的成功舉辦,既系統(tǒng)總結了劉叔新先生、張志毅先生的詞匯學、詞典學學術思想,又探索推進了融媒體辭書編纂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體現(xiàn)了魯東大學國家語委漢語辭書研究中心立足傳統(tǒng)、開拓創(chuàng)新的學術追求。漢語辭書研究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來,在*語信司的指導下,努力鍛煉內功,建設研究、編纂、服務三位一體的辭書事業(yè)高地,積極交流拓展,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科研機構。經過十幾年努力,已初步建成為全國性辭書研究中心與交流平臺。特別是2019年以來,漢語辭書研究中心積極響應號召,認真學習融媒體理論,努力開展?jié)h語融媒體學習詞典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以該社申報獲批的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guī)劃項目《當代漢語學習詞典》編纂、開發(fā)為抓手,組織80多位師生參與,努力將該詞典打造成一本融媒體學習詞典,通過編纂實踐探索,凝聚了力量,培養(yǎng)了一支既有編纂經驗、又有研究能力的人才隊伍,積極推進了漢語融媒體學習詞典的理論創(chuàng)新。緊接著又申請獲批了國家語委重點科研項目漢語融媒體學習詞典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編號:ZDI135-126);又以辭書中心開放課題、魯東大學教育基金會聲速輸入法基金項目等形式凝聚校內外研究力量,圍繞漢語融媒體學習詞典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起到了先行引領的作用。下一步希望凝聚力量,積累成果,以這一主題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進一步推動漢語融媒體辭書的發(fā)展。
本論集匯集兩次學術會議的部分成果,特別是融媒體辭書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為辭書學界學習、總結劉叔新、張志毅兩位先生學術思想,了解、關注融媒體辭書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所幫助。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從2012年起編輯出版以書代刊的論文集《辭書研究與辭書發(fā)展論集》,迄今已連續(xù)出版5集。從2020年1月起,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在《魯東大學學報》開辟辭書現(xiàn)代化研究專欄,為辭書研究領域提供了又一個學術交流、成果發(fā)表的窗口。中心將努力建設好、利用好一集一刊學術交流平臺,與學界同仁一道努力,為推動辭書事業(yè)發(fā)展做出貢獻。
本成果的出版得到國家語委重點科研項目漢語融媒體學習詞典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項目編號ZDI135-126)的支持。同時也到到上海辭書出版社的支持,特別是得到王慧敏、郎晶晶的具體指導,表示衷心感謝!
講 概 論 001
節(jié) 國學的本體 001
第二節(jié) 治國學的方法 005
第二講 國學的派別 014
節(jié) 經學的派別 014
第二節(jié) 哲學的派別 024
第三節(jié) 文學的派別 039
第三講 諸子流別 053
節(jié) 儒 家 056
第二節(jié) 道 家 071
第三節(jié) 墨 家 081
第四節(jié) 法 家 086
第五節(jié) 名 家 090
第四講 諸 子 095
節(jié) 晏 子 095
第二節(jié) 孟 子 102
第三節(jié) 荀 子 108
第四節(jié) 老 子 115
第五節(jié) 莊 子 123
第六節(jié) 韓非子 131
第七節(jié) 惠 子 141
第八節(jié) 墨 子 146
第五講 儒 學 155
節(jié) 儒術真論 155
第二節(jié) 清 儒 162
第三節(jié) 原 儒 168
第四節(jié) 《儒行》要旨 170
第六講 原 道 174
第七講 原 墨 182
第八講 原 名 184
第九講 小學略說 189
第十講 《大學》大義 216
第十一講 經學略說 220
第十二講 史學略說 272
第十三講 文學略說 297
第十四講 論讀經有利而無弊 313
第十五講 論經史儒之分合 318
第十六講 結論:國學如何進步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