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里花落知多少: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二十年研究(1988-2008)
定 價:30 元
叢書名:臺港澳海外華文文學與華文傳媒研究叢書
- 作者:蒙星宇 著 王列耀 編
- 出版時間:2011/8/1
- ISBN:9787516100295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710.065
- 頁碼:206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網(wǎng)里花落知多少: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二十年研究(1988-2008)》是研究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二十年歷程及其代表作家、寫作模式、文學范式、文學精神等新質。全書分為六章,遵循著梳理歷史脈絡、分析代表作家、歸納寫作模式、探析文學范式新變、論述文學新精神、總結與反思的路徑一一論述。
蒙星字,1979年12月生,籍貫廣西桂林市。暨南大學文學博士,廣州醫(y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網(wǎng)絡文學、海外華文文學、新媒體產業(yè)。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和媒體上發(fā)表有關論文數(shù)十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主持市級科研項目多項,參與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多項。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的確定與界定
一、“北美”的范圍
二、“北美網(wǎng)絡”的界定
三、“網(wǎng)絡文學”的界定
四、“華文文學”的界定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的概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結構概述
一、研究方法
二、結構概述
第二章 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二十年
第一節(jié)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節(jié) 自生期(1993一1996)
第三節(jié) 延伸期(1997—2008)
一、反思留學移民生活
二、反映文化沖突和融合
三、閑適的生活小品
四、旅游行走文學
第三章 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作家論
第一節(jié) 終極關懷與自由涂鴉:圖雅網(wǎng)絡創(chuàng)作論
一、詼諧涂鴉食欲之趣
二、本真涂鴉人性之美
三、自由涂鴉邊際之困
第二節(jié) 精英情結與大眾寫作:少君網(wǎng)絡創(chuàng)作論
一、身份的缺失與想象的補償
二、精英的悲憫與個體的意義
三、精英立場與大眾敘事
四、樂:內心的超然逍遙
五、情:風景人情皆情境
六、美:浮華落盡見真淳
七、容:包容萬象的理趣
第四章 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寫作論
第一節(jié) 自足寫作模式及其新變
一、自足寫作模式
二、游戲:文學范式的轉變
第二節(jié) 開放寫作模式及其新變
一、開放寫作模式
二、交互:文學范式的質變
第三節(jié) 網(wǎng)紙兩棲寫作模式及其新變
一、中國消費文化的崛起
二、網(wǎng)紙兩棲寫作
三、消費寫作范式
第五章 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與文學新精神
第一節(jié) 技術精神:技術語境中的詩意棲居
一、創(chuàng)造:技術與網(wǎng)絡文學的誕生
二、延伸:技術與網(wǎng)絡文學的發(fā)展
三、超越:技術與網(wǎng)絡文學的突破
第二節(jié) 游戲精神:自娛娛人的深刻和純粹
一、兩種調侃:“流放”的審視與“流浪”的游戲
二、兩種娛樂:“玩家”精神與“商家”意識
第三節(jié) 個體精神:個體與欲望的審美張力
一、個體自我意識的文學觀照
二、個體自然欲望的表達與超越
第六章 總結
第一節(jié) 源自海外、反哺中國的文學
第二節(jié) 自足、開放和兩棲——寫作新模式及影響
一、自足寫作模式
二、開放寫作模式
三、網(wǎng)紙兩棲寫作模式
第三節(jié) 技術、游戲和個體——文學新精神及啟示
一、技術精神,展示技術語境中文學的詩意棲居
二、游戲精神,發(fā)掘自娛娛人的深刻與純粹
三、個體精神,釋放個體與欲望的審美張力
附錄一 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年表
附錄二 少君訪談:新移民與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
附錄三 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第一篇原創(chuàng)作品系列
參考資料
后記
少君站在大洋彼岸,經(jīng)歷了兩種民族精神的滋養(yǎng)和兩種社會文化的洗禮,以對人性的透徹深悟和驚人的中國經(jīng)驗還原能力,展示了一個觀察中國人生存的嶄新視野。在經(jīng)濟轉型的社會中,人的欲望被無限放大,在異國他鄉(xiāng)寓居,人的寂寞被無限擴張,所以少君筆下的個體的痛苦也是無處不在。但少君的網(wǎng)絡寫作顯然不是為了表達這種終極意義上的存在之痛,他更多的是通過那些來自社會底層平民們在求生存過程中所遭遇的內心之痛,以及他們在這種疼痛中的理性的選擇,來開展他們極易被人忽略的內心世界,展現(xiàn)那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普羅大眾靈魂深處許多于無聲處聽驚雷的精神軌跡!白园住钡臄⑹滦问剑屆恳粋充滿了活力和智慧的個體坦誠直率地打開內心隱秘的欲望和抉擇的大門,這其中充滿了非道德的、非倫理的軌跡,而少君的意義更在于,他以一種難能可貴的寬容情懷,既頌贊真善美的高貴品質,也接納軟弱虛榮的精神面貌,更真實地保留了人性本能的自我分裂和掙扎,具有十分立體的真實感。
個體性,這是少君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一直恪守的審美理想。他的筆下沒有兩個相似的人,他以濃厚的體恤情懷,不斷還原各種生活場景中不同的個體生活,以惟妙惟肖的方式再現(xiàn)了個體生命存在的獨特價值和意義,使我們深深地理解到,個體就是一種獨立的力量,而且是一種對抗存在和超越死亡的巨大力量。如他本人常說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在他筆下那個個理性和清醒的人物身上,我們看到,少君總是在不動聲色之中將中國傳統(tǒng)道德中那種堅韌、執(zhí)著、現(xiàn)實、平靜注入人物性格中,從而演繹他們承受苦難的內在力量,以及始終清醒的理性智慧。所以,他筆下的每一個個體都活出了人生應有的滋味,閃耀著并非偉大但是各自精彩的生命之光。這種光是精英的悲憫之光,也是每一個個體應有的活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