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并不是僵死的東西。它們是一群曾經(jīng)活過的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圖的表達,像琥珀一樣,凝固了我們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中國文明和文化的DNA,就藏在這些琥珀里面。本書以72件文物為載體,分18個主題,講述了從上古到王陽明數(shù)十個世紀中我們祖先的哲學思考。這些思考塑造了中國文明的精神底色,也奠定了中國人需要堅守的路。
如果文物會說話,它們會告訴我們什么?除了可以鑒定年代的材質(zhì),可以賞析感受的藝術(shù)形式,可以遙想的歷史和故事,還有什么需要我們聆聽的信息?在我們凝視它們的那一刻,可否感受到一種聯(lián)結(jié),那生生的氣韻,汩汩的精神,通過物質(zhì)形式,埋葬后重見天日,直達到我們這些現(xiàn)代人的面前。全書從耳熟能詳?shù)?2件文物出發(fā),興味盎然地為讀者講述其中的古老智慧和哲學思想。這些觀念均有其形狀,就這么活潑潑地來到你的面前,等待著與你相遇的這一刻。
張曦,安徽蕪湖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法學碩士。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哲學和倫理學跨學科研究。
第一部分 祖先和我們
埋藏
祖先
巫師
天命
哲學
孝敬
第二部分 無垠與永恒
天象
宇宙
帝國
仙境
第三部分 多元與統(tǒng)一
名教
山林
佛陀
絲路
第四部分 心靈與世界
禪道
天理
圣賢
信心
尾聲 陽明之后的世界
后記
16世紀前的中國哲學脈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