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圍繞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之間的聯系,選擇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無刷直流電機、六相永磁同步電機、開關磁阻電機、電勵磁同步電機等控制為講解對象,重點簡介各種交流電機轉矩、磁場控制原理,并基于此,構建調速控制系統(tǒng)。
《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共計十二章,重點介紹交流電機調壓調速、變壓變頻調速等基于電機穩(wěn)態(tài)數學模型的控制策略和交流電機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直接轉矩控制等基于電機瞬態(tài)數學模型的控制策略,從三相交流電機控制講解到多相交流電機控制,從異步電機控制講解到同步電機控制,從永磁同步電機控制講解到電勵磁同步電機控制。全書從多角度介紹常用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典型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分析、DSP全數字控制系統(tǒng)硬件及軟件案例。
《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適合作為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yè)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供從事交流電機控制策略及系統(tǒng)研究、設計、開發(fā)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雖然目前交流電機結構形式有很多,而且未來還會涌現出更多的新穎電機結構形式,但可以從不同角度洞察交流電機及其控制之間的聯系、發(fā)展趨勢。讀者通過《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目標在于不僅掌握清楚交流電機轉矩、磁場控制原理,同時還要從系統(tǒng)的角度構建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及算法軟件,以實現學生從原理到系統(tǒng)的全流程的掌握;而且在重點闡述傳統(tǒng)交流電機的控制系統(tǒng)同時,還要講述有應用趨勢的交流電機控制原理,覆蓋畢業(yè)之后走上崗位5年的知識范圍。
為了滿足讀者對目前及未來交流電機控制需要,《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圍繞上述交流電機及其控制之間的聯系,選擇異步電機、轉子永磁同步電機、無刷直流電機、定子永磁同步電機、六相永磁同步電機、開關磁阻電機、電勵磁同步電機為講解對象。這些電機結構及其特征剛好能夠涵蓋上述聯系或特點,即使未來有新型電機控制結構的出現,讀者也能借助于這些電機控制原理及其控制系統(tǒng)的知識迅速理解其控制本質。
為了實現讀者對于典型控制系統(tǒng)的建模及分析,《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對于矢量控制、直接轉矩控制等控制系統(tǒng)建立他們的閉環(huán)控制傳遞函數,分析系統(tǒng)控制參數對控制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同時介紹對應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實際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構成、軟件編寫,使得讀者不僅停留在控制原理的角度,同時實現讀者及時使用控制策略構建滿足性能指標要求的電機控制系統(tǒng)的目的,以滿足電機控制行業(yè)、自動控制行業(yè)對新時代大讀者的強的工程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要求。
前言
交流電機從19世紀誕生到今天,被大量地應用于工業(yè)、農業(yè)、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是電能與機械能變換的重要載體。雖然,交流電機早在19世紀上半葉就被發(fā)明出來,但電機設計及分析方法的改進、特性優(yōu)良的新材料研制、電機應用領域的拓展、電力電子類和控制類學科的發(fā)展等綜合因數有力推動了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
實際使用的交流電機種類較多,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從轉子與同步磁場轉速差分為異步電機、同步電機;從勵磁角度分為永磁電機、電勵磁電機,例如電勵磁同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等;從氣隙磁場波形角度分為正弦波電機和非正弦波形電機,例如異步電機、電勵磁同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氣隙磁場為正弦波,開關磁阻電機、無刷直流電機氣隙磁場為非正弦波;從激磁方向角度分為徑向磁場電機和軸向磁場電機;從激磁源所處位置角度分為轉子勵磁型電機和定子勵磁型電機,例如轉子永磁型同步電機、定子永磁型磁通切換電機。以后還會涌現出更多的新穎結構交流電機,如何統(tǒng)一這些交流電機控制是實現交流電機向廣度、深度不斷拓展應用的重要問題。
雖然高性能的交流電機控制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就產生了,但新工科建設目標、國際通用工程專業(yè)認證以學生畢業(yè)數年后能力獲得為產出導向、行業(yè)對畢業(yè)生高實戰(zhàn)能力的期望等綜合因數對《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教材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不僅要闡述清楚交流電機轉矩、磁場控制原理及控制模型,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性能、設計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硬件及算法軟件的能力;而且要把傳統(tǒng)交流電機控制與潛在的新型交流電機控制相結合,以滿足學生畢業(yè)數年后新型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的需求。
為此,本書圍繞交流電機及其控制之間的聯系,選擇異步電機、轉子永磁同步電機、無刷直流電機、多相永磁同步電機、開關磁阻電機、電勵磁同步電機為重點講解對象,分析研究基于穩(wěn)態(tài)數學模型和瞬態(tài)數學模型的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包括開環(huán)及閉環(huán)控制策略構建、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參數對控制系統(tǒng)性能影響分析、控制系統(tǒng)硬件及軟件設計等,以滿足電機控制、自動化等行業(yè)對新時代電機控制人才厚實的基礎理論和強的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要求。
本書的章節(jié)內容組織具體安排如下:
章 概述了推動交流電機控制技術發(fā)展因素、交流電機基于穩(wěn)態(tài)模型和基于瞬態(tài)模型控制技術發(fā)展現狀、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的應用領域及發(fā)展趨勢。
第二章 重點介紹了應用于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中典型功率電子變換電路拓撲及其核心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交流-交流調壓器、基于全控型器件的變壓變頻器,并對常用的逆變器調制策略建模仿真研究。
第三章—第六章 重點講解異步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遵循從基于穩(wěn)態(tài)數學模型控制到基于瞬態(tài)數學模型控制,從控制原理、控制系統(tǒng)設計、到控制系統(tǒng)案例分析等順序展開。具體涉及調壓調速控制、變壓變頻調速控制、轉子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直接轉矩控制等策略,給出了典型調速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分析、DSP編程實現,從仿真及案例實際結果深化讀者對異步電機控制理論知識及控制系統(tǒng)設計的理解。
第七章—第八章 從氣隙磁場波形差異角度研究兩類永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遵循從正弦波氣隙磁場到方波氣隙磁場順序,先后講解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無刷直流電機兩相導通方波電流控制,給出了兩種電機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分析、DSP編程實現,從仿真及案例實際結果深化讀者對兩種電機控制理論知識及控制系統(tǒng)設計的理解。
第九章 以六相永磁同步電機為例介紹多相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設計,抓住多相電機多變量、多自由度特點,介紹電機數學模型、逆變器電壓矢量的選擇、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結構,并基于數學模型簡要介紹電機轉子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給出了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分析、DSP編程實現,從原理講解到仿真及案例實際結果引導讀者熟悉多相交流電機數學模型建立、控制系統(tǒng)構建等環(huán)節(jié)。
第十章 為了拓展讀者對基于開關控制的交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認識,本章以開關磁阻電機調速控制為例,介紹開關磁阻電機的結構、工作原理、調速控制系統(tǒng),使讀者認識到功率電子變換器與電機控制的一體化趨勢,并熟悉這類型電機控制系統(tǒng)分析及設計的特點。
第十一章 為了進一步滿足讀者在行業(yè)中可能遇到的大容量同步電機控制系統(tǒng)構建或分析建模需要,本章介紹電勵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tǒng),遵循轉子無阻尼繞組到有阻尼繞組順序,介紹了電勵磁同步電機數學模型、氣隙磁場定向矢量控制原理及數學模型、功率因數及轉子勵磁電流控制模型、氣隙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系統(tǒng)構成,給出了電機典型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分析,從仿真結果深化讀者對氣隙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理論知識的理解。
第十二章 集中介紹本書所采用的全數字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硬件設計,包括總體結構、部分電路設計分析等。
全書共計十二章,由三位老師共同撰寫而成。其中章、第七章、第八章內容由楊公德老師編寫,第二章內容及第十二章部分內容由屈艾文老師編寫,其余章節(jié)內容由周揚忠老師編寫。全書交流調速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案例硬件設計及DSP軟件編寫、實驗等部分內容由多位研究生共同參與完成,在此對這些研究生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為了全書內容的完整性,部分內容引用了一些專家學者研究成果,對他們的研究成果對本書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作者們認識水平、研究能力有限,書中難免會出現問題解決不全面、錯誤等,希望讀者及時批評指正。
編者
周揚忠
福州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位和學術委員會委員、應用電子系主任。福建省電源學會理事,國家和省部級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內外多種核心期刊特約審稿人。
長期從事電機及其控制系統(tǒng)、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系統(tǒng)、新能源發(fā)電系統(tǒng)的教學、科研工作,培養(yǎng)畢業(yè)研究生30余名。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80多篇,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40多項,公開出版學術專著2部、教材一本。
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
1.1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發(fā)展基礎
1.1.1交流電機
1.1.2功率變換裝置
1.1.3控制器
1.1.4信號檢測與調理
1.2交流電機控制技術發(fā)展現狀
1.2.1調壓調速控制和變壓變頻調速控制技術
1.2.2矢量控制技術
1.2.3直接轉矩控制技術
1.3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應用領域和發(fā)展趨勢
1.3.1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應用領域
1.3.2交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發(fā)展趨勢
第2章交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功率電子電路
2.1交流-交流調壓器
2.1.1相控式交流-交流調壓器
2.1.2斬控式交流-交流調壓器
2.2基于全控型器件的變壓變頻器
2.2.1兩電平變壓變頻裝置
2.2.2多電平變壓變頻裝置
2.2.3矩陣式變壓變頻裝置
2.3兩電平變換器調制策略仿真建模
2.3.1SPWM調制策略仿真建模
2.3.2SVPWM調制策略仿真建模
習題
第3章異步電機調壓調速控制
3.1異步電機調壓調速原理
3.1.1調壓調速原理
3.1.2閉環(huán)調壓調速結構
3.2異步電機轉速閉環(huán)調壓調速系統(tǒng)小信號分析
3.2.1異步電機調壓時小信號模型
3.2.2異步電機轉速閉環(huán)調壓調速系統(tǒng)小信號模型
3.3異步電機調壓調速系統(tǒng)性能分析
3.3.1異步電機調壓調速系統(tǒng)損耗分析
3.3.2異步電機調壓調速系統(tǒng)磁通變化
3.4異步電機調壓調速系統(tǒng)仿真建模
3.5異步電機調壓調速案例分析
習題
第4章異步電機變壓變頻調速控制
4.1異步電機變壓變頻一般問題
4.2額定定子頻率以下異步電機變壓變頻調速特性
4.2.1恒壓頻比控制(Us/ωs=C或Us/fs=C控制)
4.2.2恒定的定子感應電動勢與頻率比值控制
(Es/ωs=C或Es/fs=C控制)
4.2.3恒定的氣隙感應電動勢與頻率比值控制
(Eg/ωs=C或Eg/fs=C控制)
4.2.4恒定的轉子感應電動勢與頻率比值控制
(E′r/ωs=C或E′r/fs=C控制)
4.3額定定子頻率以上異步電機變頻調速特性
4.4轉速開環(huán)變壓變頻調速系統(tǒng)
4.4.1磁通恒定控制
4.4.2電壓源型逆變器供電變壓變頻調速系統(tǒng)
4.5轉速閉環(huán)變壓變頻調速系統(tǒng)
4.5.1轉差頻率控制轉矩原理
4.5.2電壓源型逆變器供電變壓變頻調速系統(tǒng)
4.6異步電機變壓變頻調速系統(tǒng)仿真建模
4.7異步電機變壓變頻調速案例分析
習題
第5章異步電機轉子磁場定向矢量控制
5.1空間矢量概念
5.2矢量控制原理
5.2.1直流電機磁場回顧
5.2.2異步電機等效直流電機過程
5.2.3矢量控制原理
5.3坐標變換
5.3.1靜止坐標變換
5.3.2旋轉坐標變換
5.3.3直角坐標與極坐標變換
5.4異步電機自然坐標系數學模型
5.4.1繞組電感模型
5.4.2磁鏈及電壓模型
5.4.3傳動鏈模型
5.4.4靜止坐標系模型特性
5.5異步電機直角坐標系模型
5.5.1任意直角坐標系數學模型
5.5.2同步旋轉坐標系數學模型
5.5.3靜止直角坐標系數學模型
5.6轉子磁場定向控制
5.6.1轉子磁場定向控制原理
5.6.2轉子磁鏈計算
5.6.3轉子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系統(tǒng)
5.6.4轉子磁場定向控制系統(tǒng)工程設計方法
5.7轉子磁場定向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
5.7.1直接型磁場定向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
5.7.2間接型磁場定向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
5.8轉子磁場定向控制系統(tǒng)案例分析
5.8.1直接型磁場定向控制
5.8.2間接型磁場定向控制
習題
第6章異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
6.1異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原理
6.2逆變器電壓矢量對電磁轉矩及定子磁鏈的控制
6.3異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構成
6.3.1六邊形定子磁鏈軌跡直接轉矩控制
6.3.2圓形定子磁鏈軌跡直接轉矩控制
6.4電壓矢量對轉矩控制的深入思考
6.5異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
6.6異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案例分析
習題
第7章永磁同步電機調速控制
7.1永磁同步電機概述
7.1.1電樞繞組結構
7.1.2轉子結構
7.2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
7.2.1三相靜止坐標系下的數學模型
7.2.2兩相同步旋轉坐標系下的數學模型
7.2.3永磁同步電機矢量圖
7.3永磁同步電機的基本特性
7.3.1永磁同步電機的機械特性
7.3.2永磁同步電機的特性常數
7.4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
7.4.1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原理
7.4.2永磁同步電機電樞電流和電壓約束條件
7.4.3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策略
7.5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與分析
7.5.1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仿真建模
7.5.2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仿真分析
7.6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tǒng)案例分析
習題
第8章無刷直流電機調速控制
8.1無刷直流電機概述
8.1.1無刷直流電機結構
8.1.2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
8.2無刷直流電機運行原理
8.2.1無刷直流電機單相導通運行原理
8.2.2無刷直流電機兩相導通運行原理
8.2.3無刷直流電機三相導通運行原理
8.2.4無刷直流電機二三相導通運行原理
8.2.5封閉繞組無刷直流電機導通運行原理
8.3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
8.3.1無刷直流電機的數學模型
8.3.2無刷直流電機的運行特性
8.3.3無刷直流電機的控制特性
8.4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與分析
8.4.1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
8.4.2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仿真分析
8.5無刷直流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比較
8.5.1無刷直流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結構和性能比較
8.5.2無刷直流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的電流控制模式比較
8.6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案例分析
習題
第9章多相永磁同步電機調速控制
9.1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