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6 元
叢書名:21世紀全國本科院校土木建筑類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王紹君 編
- 出版時間:2011/1/1
- ISBN:9787301181058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U974
- 頁碼:40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高層與大跨建筑結構施工》主要講述高層與大跨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工程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計劃的一般規(guī)律,其主要特點是涉及知識面廣,根據我國現行的規(guī)范、規(guī)程和標準,結合施工現場及實例深入介紹高層與大跨建筑結構施工技術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
《高層與大跨建筑結構施工》共分9章,內容包括緒論、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高層建筑起重機械、高層建筑腳手架、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高層建筑外墻圍護結構施工、高層鋼結構施工、大跨建筑結構施工。
《高層與大跨建筑結構施工》適合作為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本、專科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土木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進入21世紀,建筑行業(yè)迅猛發(fā)展,高新技術的運用、科學的管理和科學方法的運用實施都需要全面提高人員素質和科學水平。施工是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的主要專業(yè)課,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基本知識和獨立分析、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的基本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它也是學生從抽象的專業(yè)基礎課與專業(yè)課走向實踐、學以致用的第一步。近年來隨著我國設計與施工水平的提高,高層與大跨建筑發(fā)展很快,它是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補充和深入,其基本概念和施工工藝適合本科、?茖W生作為專業(yè)選修課程深人地學習,其在施工中涉及的施工驗算和設計問題也可以為研究生課題的選取和研究提供思路。
本書主要講述高層與大跨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工程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計劃的一般規(guī)律,其特點是涉及知識面廣、實踐性強,突出各種高層與大跨建筑的結構特點,強調其施工的難點,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于其弄清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基本知識與工程實踐的關系。
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既繼承了傳統(tǒng)《土木工程施工》和《高層建筑施工》教材的理論精華,又與時俱
進,充分反映了我國施工技術的發(fā)展狀況。
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內容精練,方便教師教學,及時地反映了學科前沿的新技
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規(guī)范、新標準,并納入到書中。
增加了高層建筑腳手架、鋼一混組合結構施工、大跨空間建筑結構施工和外圍護墻
體的施工等方面的內容。
加強實踐性應用知識的學習內容,與實習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聯系起來,系統(tǒng)性強,教師
易于引導和教學。
可讀性強,學生易于學習和掌握。
講授本書內容約用48學時。采用本書可以根據具體學時情況,對內容進行取舍。
本書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劉宗仁教授擔任主審,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王紹君副教授擔任主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曹正罡講師擔任副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劉宗仁(第1章)、姜慶遠(第2章)、王紹君(第2、3、4、5章)、周威(第6章)、郭蘭慧(第8章)、曹正罡(第9章),北京城建集團的溫麗劫(第7章)。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承有關施工單位提供資料并大力支持,謹此深表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不妥之處敬請同仁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緒論
1.1 高層建筑
1.1.1 高層建筑的定義
1.1.2 高層建筑結構體系
1.1.3 高層建筑結構材料
1.1.4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
1.2 大跨建筑
1.2.1 大跨建筑結構體系
1.2.2 大跨建筑施工
1.3 本課程的特點
第2章 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
2.1 深基坑工程的設計內容與安全等級
2.1.1 深基坑工程的內容
2.1.2 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原則與安全等級
2.2 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形式
2.2.1 支護擋墻選型
2.2.2 支撐系統(tǒng)形式
2.3 深基坑降水
2.3.1 集水坑降水
2.3.2 井點降水
2.4 支護結構的設計與施工
2.4.1 深層攪拌樁支護
2.4.2 土釘墻支護
2.4.3 排樁、地下連續(xù)墻支護
思考題
第3章 高層建筑起重機械
3.1 塔式起重機
3.1.1 塔式起重機的組成
3.1.2 塔式起重機的分類和特點
3.1.3 塔式起重機的選用
3.1.4 塔式起重機類型的選擇
3.1.5 塔式起重機基礎
3.1.6 附著式塔式起重機的錨固
3.2 施工電梯
3.2.1 分類
3.2.2 技術性能
3.3 井架起重機
3.4 快速提升機
3.5 混凝土泵送機械
3.5.1 混凝土攪拌站
3.5.2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3.5.3 混凝土泵
3.5.4 混凝土布料桿
3.5.5 泵送混凝土施工
思考題
第4章 高層建筑腳手架
4.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4.1.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
計算
4.1.2 密目式安全立網全封閉腳手架的計算
4.2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
4.3 門式腳手架
4.4 橋式腳手架
4.5 懸挑(掛)式腳手架
4.5.1 懸挑式外腳手架
4.5.2 外掛腳手架
4.5.3 吊籃
4.5.4 附著式升降外腳手架
思考題
第5章 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
5.1 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分類與選型
5.1.1 高層建筑常用基礎形式及特點
5.1.2 高層與裙房部分基礎的連接方式
5.1.3 常見高層建筑基礎選型實例
5.2 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布置
5.2.1 筏形基礎一般布置形式
5.2.2 箱形基礎的結構布置
5.2.3 樁基礎的布置及原則
5.3 高層建筑地基基礎設計簡介
5.3.1 筏板尺寸的確定與構造要求
5.3.2 箱形基礎截面計算與構造要求
5.3.3 樁及樁基承臺的基本構造與混凝土灌注樁的設計
思考題
第6章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
6.1 模板工程
6.1 _1大模板
6.1.2 竹木膠合板模板
6.1.3 飛模(臺模)
6.1.4 滑模施工
6.1.5 爬升模板
6.2 鋼筋工程
6.2.1 鋼筋的品種與規(guī)格
6.2.2 高層混凝土結構鋼筋連接
6.3 混凝土工程
6.3.1 混凝土的拌制
6.3.2 混凝土運輸與澆筑
6.3...泵送混凝土運輸與澆筑
6.4 預應力工程
6.4.1 預應力筋
6.4.2 預應力筋錨固體系
6.4.3 張拉設備
6.4.4 有粘結預應力工藝
6.4.5 無粘結預應力工藝
6.4.6 預應力張拉計算
思考題
第7章 高層建筑外墻圍護結構施工
7.1 外墻材料
7.1.1 粘土類磚
7.1.2 非粘土類磚
7.1.3 混凝土砌塊
7.2 高層建筑外墻圍護結構施工工藝
7.2.1 施工準備
7.2.2 操作工藝
7.2.3 質量標準
7.2.4 施工常見質量問題
7.3 建筑節(jié)能和保溫隔熱
7.3.1 建筑圍護結構節(jié)能
7.3.2 復合保溫外墻的技術特點
7.3.3 外墻外保溫材料
7.3.4 GKP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
思考題
第8章 高層鋼結構施工
8.1 高層鋼結構體系的結構形式
8.1.1 框架結構體系
8.1.2 框架一支撐結構體系
8.1.3 框架一剪力墻結構體系
8.1.4 框架一簡體結構體系
8.2 高層鋼結構構件的制作與拼裝
8.2.1 鋼結構材料
8.2.2 鋼結構連接
8.2.3 鋼構件制作
8.2.4 鋼結構節(jié)點加工制作與連接
8.2.5 鋼構件的組裝與拼裝
8.3 鋼結構的施工
8.3.1 確定整體施工方案
8.3.2 基礎和支承面施工
8.3.3 柱的施工過程
8.3.4 梁的連接過程
8.3.5 壓型鋼板組合樓板的施工
8.3.6 混凝土的澆筑
8.4 高層鋼結構的涂裝工程
8.4.1 鋼結構表面除銹
8.4.2 防腐涂料的涂裝
8.4.3 防火涂料的涂裝
8.5 鋼結構構件質量檢測
8.5.1 基礎和支撐面的質量控制
8.5.2 安裝和校正
8.5.3 壓型鋼板的質量控制
思考題
第9章 大跨建筑結構施工
9.1 大跨空間結構概念及發(fā)展歷史
9.2 大跨空間結構的特點
9.3 大跨空問結構的分類
9.3.1 薄殼結構
9.3.2 空間網格結構
9.3.3 門式剛架結構
9.3.4 薄膜結構
9.3.5 張弦結構
9.3.6 懸索結構
9.4 大跨空間結構施工技術
9.4.1 薄殼結構施工
9.4.2 空間網格結構施工
9.4.3 鋼管桁架施工
9.4.4 門式剛架結構施工
9.4.5 薄膜結構施工
9.4.6 張弦結構施工
9.4.7 懸索結構施工
思考題
參考文獻
1885年世界第一幢采用鐵框架和部分鋼梁建成的高層建筑誕生,它是位于美國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公司大樓(Home Insurance Building),共10層,高55m。它在結構體系、材料應用等方面開創(chuàng)了歷史新紀元。
公元523年,我國在河南登封就建造了10層的嵩岳寺塔,公元9世紀在云南大理建造了千尋塔,公元11世紀在河北定縣建成11層的料敵塔,這些都是磚砌簡體的典型高層建筑。
我國近代的高層建筑始于1915年前后,在20世紀20~40年代建成10層左右的建筑約100幢,其中最高的是23層的上海國際飯店。
20世紀50年代陸續(xù)在北京、廣州、沈陽等地建成8~9層的旅館、辦公樓。1959年北京建成13層的民族文化宮和12層的民族飯店。
20世紀60年代北京建成14層的民航大樓,天津建成12層的南開大學主樓,廣州建成18層的人民大廈和27層的廣州賓館。
20世紀70年代在全國20多個城市興建了一批高層建筑,其中廣州1977年建成33層高115m的白云賓館,中國香港1973年建成52層高178m的康樂大廈。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外事、旅游以及城市住房的迫切需要,全國各大城市普遍開始興建高層建筑。中國香港1980年建成65層高216m的合和中心,1985年建成70層高315m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深圳1985年建成50層高180m的國際貿易中心。
20世紀90年代國內已開始大量興建100m以上的高層建筑,其中已建成的超過150m的100多幢高層建筑中,上海的88層高420m的金茂大廈,深圳的80層高325m的地王大廈,廣州的80層高322m的中信廣場位居前三位。
進入21世紀以來,超高層建筑在城市節(jié)地、提升城市形象、拉動社會投資、擴大旅游和商貿活動等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遠非普通建筑可以比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