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三個小輯。第一輯鄉(xiāng)煙·鄉(xiāng)愁,從給父親的十封信說起,記錄家鄉(xiāng)的變化,表達(dá)和父親割舍不斷的情感;第二輯問山·問水,以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介紹家鄉(xiāng)的山、水、人,以及作者涉足的不同地方引起的所想所感;第三輯我寫·寫我,主要收集了近年來給別人寫的序和讀后感等,以及不同讀者閱讀作者作品之后的感想。
半邊煙火,一世情。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煙火中,而每一個人又在不同的煙火里續(xù)寫人生。煙火的一半是真實,是現(xiàn)實,另一半是精神,是追求,如果人生是一個圓,一半是現(xiàn)實,一半是夢想。
《半邊煙火》是一部以鄉(xiāng)愁為主線的散文,主要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散文數(shù)十篇。作家文筆細(xì)膩,感情真摯淳樸,弘揚正能量,是一部優(yōu)秀的散文作品集。
父親放心,山水便安寧
蔣殊
父親走后,一直想給他
寫一封長信,說說家人,說
說家鄉(xiāng),說說我對他的愛與
牽掛?墒牵瑢懥艘话刖蛿R
下了,就像當(dāng)初寫母親,總
是無法下筆,覺得什么樣的
詞匯都無法匹配她高潔的品
格。而今觸碰遠(yuǎn)去的父親。
也是萬般小心,無法選擇一
條適合的路徑走進(jìn)。
看到程慶蓮的《半邊煙
火》,有些溫暖,有些感動
。她用十封《寫給父親的信
》,開啟了一本書的旅程。
她的父親與我的父親一樣,
都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
。
我們都是俗人,無法得
知另一個世界是什么樣子。
但知道,他們同樣得不到我
們這個世界的音訊,他們一
定牽掛著曾經(jīng)生活的這個世
界,人,物,山,水,以及
土地。那么,告訴他們這個
世界的消息,告訴他們曾經(jīng)
山水的變化與發(fā)展,告訴他
們親朋的平安與健康。是不
是就是做兒女的在他們離開
后能盡的孝心呢?
程慶蓮做到了。她“為自
己生活在農(nóng)村而慶幸,因為
自由,因為空氣的透明,因
為人們的憨厚,還因為不受
任何障礙物阻擋的風(fēng)”,但
她完全可以單純地寫山,寫
水,寫土地,寫鄉(xiāng)村,寫種
種自由與風(fēng),然而她卻采用
了這樣一種方式,將這些融
于給父親的信中。其實不必
她說,讀者也都看得出,這
是她這本書最動情的部分。
父親生前,在她眼里是一座
山;父親走后,她心中的山
依然是父親。山不倒,精神
就屹立。因此,她要想方設(shè)
法維護這座山的巍峨。唯一
的辦法,就是讓這座山永遠(yuǎn)
保持活力,充滿生機。
山上的樹,山中的草,
山里的人,山野的風(fēng),她一
株一株,一片一片,一寸一
寸,掘開來,翻出來,捧給
父親。
因為思念,她感慨:“莫
名沉迷于看一些荒誕的電影
,甚至想倘若這荒誕真的存
在……”“要是您能夠在我們
身邊,看著我們生活,了解
我們的狀態(tài),那該是多么美
好。尤其是在窗外雪花飄飛
的時候,想想荒野該是多么
寒冷……”這樣的夢境,玄
幻,卻真實,讓人心酸,也
心痛。
思念的最好方式,當(dāng)然
是傾訴。于寫作的人而言,
文字是最好的出口。
在遠(yuǎn)去的父親面前,程
慶蓮如農(nóng)婦般瑣瑣碎碎講述
,只為讓父親“活著”,讓一
座山不倒。一個人,不管活
到什么年齡,在父母面前都
是天真的。一個人,為了親
情,寧愿天真到老。程慶蓮
便是這樣的人,她天真地以
為,父親知道這些事,就不
會間斷對活著的記憶。
當(dāng)然,這份天真不單單
為程慶蓮獨有,是每一個失
去父母的兒女共有的屬性。
記憶在,生命就在。因
此她執(zhí)著地給父親寫信,給
父親講述昨天與今天,希望
父親不與這個世界脫節(jié),為
了父親能“活著”。
“活著”,或許就可能回
來。
程慶蓮曾經(jīng)生活的鄉(xiāng)村
,與我的村莊一樣,是生動
的,是雞飛狗跳的,是閑言
碎語的,她便也和鄉(xiāng)村的每
一個孩子一樣,東家進(jìn),西
家出。不一樣的是,她將一
些閑話當(dāng)作珍珠,在多年以
后串成漂亮的珠鏈,如:“
評論的事就留給聽到消息的
女人們,她們七嘴八舌,添
油加醋地傳話,有時候還不
到中午吃飯,事情就演變到
了一個極端糟糕的地步,比
如誰家兩口子吵架了——還
動手打了——老婆的眼哭腫
了——老婆的背上被捶了兩
拳——男人的臉上被挖了好
幾道血痕——老婆要上吊—
—男人要跳樓。誰家的牛不
吃草了——牛病得不輕都不
吃草了——吞咽不下去了—
—眼看就快死了!”
曾經(jīng)的記憶,活生生的
。她的父親若有知,一定會
笑出聲來。
不足之處,是信的內(nèi)容
大多停留在回憶從前階段,
十封信中只有兩封是講述父
親死后發(fā)生的事,相信這些
是父親最想知道的,也正如
程慶蓮最初想的:“我要把
當(dāng)今當(dāng)代的所有事都講給您
,使您不至于和這個時代隔
得太久太遠(yuǎn)……”然而或許
是她太留戀與父親在一起的
時光了,提筆便不由要與父
親一道回憶過去。
相信,她給父親的信還
沒有完,父親想知道的事,
她想說的話,會在以后的信
中慢慢呈現(xiàn),也一定要繼續(xù)
呈現(xiàn)下去。
給父親寫信,也是給家
鄉(xiāng)寫信,給生她養(yǎng)她的那片
土地寫信。程慶蓮愛父親,
愛家人,也愛腳下的土地。
本書第二篇章,書寫的大多
便是家鄉(xiāng)的山水。
我知道,她深愛她的家
鄉(xiāng)。2019年到2021年,我
因創(chuàng)作《沁源1942》而無
數(shù)次深入沁源的山山嶺嶺、
溝溝坎坎,每一次,都是程
慶蓮相陪。因為工作關(guān)系,
其中有許多次是周六日。每
向她表達(dá)歉意時,她總是一
笑:“你不來,我也要下鄉(xiāng)
的!毙南箩屓唬悴辉傧
她致謝。尋訪當(dāng)年沁源圍困
戰(zhàn)的足跡,可謂艱難,談得
上披荊斬棘。許多舊址早已
被淹沒在荒蕪中。大多數(shù)行
走,都沒有路,只有齊腰高
的雜草,高過人的莊稼,懸
崖邊的小徑,野獸出沒的叢
林。太陽曬。冷風(fēng)吹;遭遇
蛇,暴雨淋。兩年多時間,
她帶領(lǐng)她的團隊,陪我行走
完所有的路,訪畢所有的人
。用她的話說,是“我也想
了解這些”。她在陪我,也
是在完成她自己的挖掘與尋
訪,那是她對歷史的敬畏,
對英雄的敬仰。對土地的敬
重。
她用自己的方式,對沁
程慶蓮,筆名心雨,山西省沁源縣人,現(xiàn)任沁源縣文學(xué)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主席;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中國詩歌學(xué)會、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其先后在《詩刊》《當(dāng)代詩人》《火花》《散文百家》等國家、省、市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等;出版散文集《心雨嘀嗒》、詩集《我是一片羽》;在2021·第四屆“十佳當(dāng)代詩人”評選活動中榮獲“十佳當(dāng)代詩人”稱號。
第一輯 鄉(xiāng)煙·鄉(xiāng)愁
寫給父親的十封信
第一封信 后山
第二封信 村前那條青龍河
第三封信 老槐樹下
第四封信 先生
第五封信 教員
第六封信 地動搖
第七封信 忙不完
第八封信 震天響
第九封信 走向老齡化的村莊
第十封信 失落的家園
年味
二月二龍?zhí)ь^
記憶中的農(nóng)家小院
野花香
全家福
雀躍心間
冬日“大雪”土炕暖
香槐花
沁河水流長
第二輯 問山·問水
萬山環(huán)列之沁源
源頭活水之沁源
人文萬象之沁源
磧口古韻
一壺收
一路向西
天鵝情話
再見了,花坡
行走七里峪
走霍州
一個念念不忘的地方
冬趣石口子
屋頂上的樹
第三輯我寫,寫我
我寫
在大地上高唱
精神明亮的人
一個有故事的女人
以愛的名義
用細(xì)節(jié)愛生活
一場非同尋常的生命告別
回歸田園詩
寫我
走不出的鄉(xiāng)愁和愛(王立世)
飛翔在草木花香間的羽毛(畢福堂)
鄉(xiāng)愁在詩更在心(郭天。
率性者的自白(徐建宏)
好風(fēng)憑借力送“羽”上青天(王冷眉)
心語輕舞拈詩來(郭秀峰)
愛,以詩歌的名義(楊步輝)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