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歷史學家維爾蘇斯基從古羅馬的法律、制度和文本出發(fā),探查當時的羅馬人如何理解自由。在羅馬的語境中,自由首先是奴隸身份的對立面,自由也不是一種天賦權(quán)利,而是羅馬法律所賦予的公民權(quán)利的總和。全書涵蓋了從格拉古兄弟到圖拉真皇帝大約兩百年間的社會變革,試圖追溯羅馬政治領(lǐng)域中自由作為一種觀念的本質(zhì)與效力。維爾蘇斯基對羅馬自由觀念的考察,實際上也是對羅馬共和制的系統(tǒng)分析。因為在羅馬人看來,優(yōu)良的制度才是確立和維持自由的工具,是自由的堡壘。
本書最初是維爾蘇斯基1946年在劍橋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后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多次再版并被譯為德語、法語等版本,影響深遠。
這是一本扎實、審慎的研究著作,清晰地闡明了羅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政治概念。維爾蘇斯基對羅馬自由觀念的考察,實際上也是對羅馬共和制的系統(tǒng)分析,全書討論了如元老院、保民官、平民大會、土地法、投票法、元老院終極決議等諸多具體的制度設計,對于羅馬政治史和政治哲學的研究者而言都具有吸引力。
維爾蘇斯基(CH. Wirszubski,19151977),歷史學家。出生于立陶宛,在劍橋大學獲博士學位。1933年前后移居耶路撒冷,1948年起任教于希伯來大學,主要講授古典學。早期致力于研究羅馬古代法律與政治之間的關(guān)系,主要學術(shù)成果還包括將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論》翻譯為希伯來語,為希伯來語版的塔西佗《編年史》撰寫導論等。晚年專注于猶太教神秘主義哲學卡巴拉,尤其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神秘主義哲學家皮科進行了深入研究。
何濤,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西方政治思想史與當代政治思潮的研究工作,譯有《加爾文與現(xiàn)代政治的基礎》等。
譯者前言
序 言
緒 論
第一章 自由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內(nèi)斗:貴族派與平民派
第三章 傳統(tǒng)政體的衰落
第四章 奧古斯都元首制與自由的關(guān)系
第五章 元首制與自由:兩個長期不能并存之物
參考文獻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