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研究》一書以詳實的資料為基礎,采取敘事探究、扎根研究等方法,對情境教育創(chuàng)始人李吉林老師及其團隊多年的實踐進行研究,系統(tǒng)闡述情境教育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歷程,研究出情境教學法模型、情境教師成長模型及情境教育推廣模式等,幫助我們再次發(fā)現(xiàn)、認識起源于中國本土、扎根于中華文化的情境教育理論。
通過閱讀這本書,讀者不僅能準確地把握情境教育的理論精髓和操作要義,更能從中獲得啟發(fā),思考如何將這一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它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持和具體的實踐指導,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因此,無論是對于教育研究者還是廣大一線教師而言,本書都不可多得。這本書將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推動情境教育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nèi)的普及和發(fā)展。
中國情境教育猶似一個閃亮的路標,指引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航程。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引領更多人走向教育的新境界。
本書深刻研究了情境教學法模型、情境教師成長模型及情境教育基本模式等。這些研究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也為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通過這些研究,讀者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情境教育的理論精髓和操作要義。
序一
中國情境教育研究的新成果
李吉林老師創(chuàng)建了中國特色的情境教育學說,構建了中國兒童情境學習范式,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引起了國外學界和同行的關注與贊譽。情境教育匯聚中華文化智慧,回應世界教育改革潮流,根植中國大地,又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我們永遠懷念李老師,她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將自己的一生獻給教育,獻給孩子,精神不朽,生命永在。
情境是課改的關鍵詞。課程改革要求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切實改變育人方式,注重關聯(lián),突出實踐,引導學生從符號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讓情感伴隨學習,在實踐中學,在課程的綜合地帶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和精神。學習方式變革促進育人方式變革,學習方式本質(zhì)是育人方式。其間,情境無處不在,一切都會鑲嵌在情境之中,學習也會發(fā)生在情境中。因為情境,課程改革發(fā)生重大轉(zhuǎn)型,呈現(xiàn)鮮活的樣態(tài),而且洋溢著生動的景象和美好的氣象。
情境是時代話語。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偌大的情境,這一情境更具宏大性、深刻性。人們打開邊界,也放開眼界和心界,溝通、協(xié)商、對話、共生、共長,伙伴關系得以再次重構,伙伴精神更加弘揚。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的關照下,教育會像一艘大船,從確定性的群島出發(fā),在不確定的海面上航行,互助合作,攜手迎接風浪,培養(yǎng)勇敢的舵手和水手,以責任之心和超強本領駛向更美好的彼岸。教育的大情境創(chuàng)造著大未來。
情境是屬于人的,人是情境的主語。人這一情境,讓人更具鮮活性、美好性,更具創(chuàng)造性和生命力。情境教育最終讓學生把自己化為情境,將自己更自然、更深刻地融入生活、融入世界,也會把自己當作方法更自覺、更積極地學習;當然也會營造進步的文化,讓自己在知識中、學習中、創(chuàng)造中站立起來,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世界的主人,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情境教育研究》作者王玉娟老師有幸在李吉林老師身邊工作、學習多年,是李吉林老師的最后一批徒弟,情境教育滋養(yǎng)了她,提升了她。她以詳實的資料為基礎,采取敘事探究、扎根研究等方法,對李吉林老師及其團隊多年的實踐進行研究,系統(tǒng)闡述情境教育思想形成和發(fā)展歷程,幫助我們再次認識情境教育、發(fā)現(xiàn)情境教育,對中國特色的情境教育研究作出了新探索,取得了新成果。閱讀這本書,我們不僅能了解到情境教育的發(fā)展歷程,更能從中獲得啟發(fā),思考如何將這一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無論是對于教育研究者還是廣大一線教師而言,本書都不可多得,應該好好讀一讀。
學者的眼光只有投向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田野,投向深植大地的改革、實驗和研究,投向本土的同時又能眺望世界教育改革的前瞻和未來的呼喚,才會有源遠流長的研究生命。中國情境教育猶似一個閃亮的路標,指引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航程。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引領更多人走向教育的新境界。我們期待更多像李吉林這樣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育家涌現(xiàn)出來,創(chuàng)建中國自己的教育學、課程論、教學論,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教育事業(yè)貢獻智慧與力量。
序 二
李吉林老師在基礎教育領域深耕一輩子,開創(chuàng)了獨具特色的情境教育,其深厚的積淀和卓越的貢獻為無數(shù)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她的弟子王玉娟博士追隨她的研究腳步,在情境教育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可喜可賀!
情境教育是一種以真實或模擬的情境為基礎,通過優(yōu)化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統(tǒng)一和諧的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獲得整體發(fā)展的教育。這一理念不僅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更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革新。本書系統(tǒng)闡述情境教育的理論基礎、形成背景以及發(fā)展歷程,為我們展示了本土教育思想在中國大地上的生長與發(fā)展過程,以及其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在今天素養(yǎng)導向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再次重新認識情境教育,意義非凡。
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將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相結合,讓兒童在情境中通過學、做、思等實踐活動自主獲取知識并創(chuàng)造知識。這一觀點我非常贊同。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一個變革叢生的“烏卡時代”。面對變幻莫測的世界,如果我們還是堅持“講授主義”教育觀,通過系統(tǒng)地講授學科知識,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后,再試圖去發(fā)展能力,那就是對教育的誤解。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將“聚焦核心素養(yǎng),面向未來”作為義務教育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確立了新的培養(yǎng)目標:“義務教育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zhì)上下功夫,使學生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此次課程改革體現(xiàn)的理念之一是,把孩子創(chuàng)造知識、探究世界的過程轉(zhuǎn)變?yōu)榻裉斓慕毯蛯W的過程。
面向未來急劇變化和高度不確定的情境,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育不能只關注學生對現(xiàn)成知識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適應變化并擁抱“不確定性”的態(tài)度、善于解決真實情境中復雜問題的高級能力、勇于承擔個人選擇后果并履行他人和社會義務的責任感。情境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以上素養(yǎng)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情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背景和實踐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主張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整個過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還發(fā)展了其跨學科素養(yǎng)。
本書深入研究了情境教學法模型、情境教師成長模型及情境教育基本模式等。這些研究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也為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通過這些研究,讀者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情境教育的理論精髓和操作要義。
《情境教育研究》不僅是一本理論著作,更是一本實踐指南。它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持和具體的實踐指導,具有很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我相信,這本書將對我國方興未艾的素養(yǎng)導向課程改革產(chǎn)生積極影響,推動情境教育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nèi)的普及和發(fā)展。
衷心祝愿王玉娟博士在情境教育研究領域取得更豐碩、更輝煌的成果!
是為序。
王玉娟,教育學博士,高級教師。著名兒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師原助手、關門弟子之一。上海市虹口區(qū)教育學院教研員,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情境教育研究所核心組成員。曾多次為國培班、情境教育研修班上展示課,均獲得好評。在《課程·教材·教法》《中國教育報》等報紙雜志發(fā)表論文近30篇。先后主持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等6項,研究領域涉及情境教學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情境德育及教師創(chuàng)造力等。
目 錄
導言
一、 研究依據(jù)
(一) 研究緣起
(二) 研究意義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一) 關于情境教學的研究
(二) 關于情境教育的研究
(三) 關于情境課程的研究
(四) 關于李吉林成長因素研究
(五) 總結與反思
三、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 情境
(二) 情境教學
(三) 情境教育
(四) 情境課程
四、 研究目標及方法
(一) 研究目標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吉林的成長故事
第一節(jié) 家庭生活:精神源流的最初河床
一、 母親教給她自尊、堅強和勤奮
二、 叔叔給予她最初的藝術熏陶
三、 奶奶的善良培養(yǎng)了她悲憫仁慈的情懷
四、 大自然培育了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第二節(jié) 求學歷程:為夢想啟航奠基
一、 小學:在資助中求學
二、 中學:沐浴師愛成長
三、 女師:成長的搖籃
第三節(jié) 初登講壇:情境教育的萌芽
一、 “學生上了第一課”
二、 “在小學里讀大學”
三、 機會垂青有準備的頭腦
第二章 情境教學的探索
第一節(jié) 情境教學的探索歷程
一、 “情境教學”名稱的由來
二、 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
三、 情境教學的理論概括
第二節(jié) 情境教學法研究
一、 情境教學法的研究對象及方法
二、 情境教學法的模型構建
三、 情境教學法要素分析
第三節(jié) 情境教學法個性特征及應用關鍵
一、 個性特征
二、 應用關鍵
第三章 情境教育的構建
第一節(jié) 情境教育探索歷程
一、 從語文學科的改革走向整體教育改革
二、 情境教育的課程建構
三、 情境教育的學習范式的提出
第二節(jié) 情境教育理論概括
一、 情境教育基本模式
二、 情境教育基本原理
三、 情境課程的操作要義
第三節(jié) 情境教育基本觀念
一、 情境觀
二、 兒童觀
三、 教師觀
四、 教學觀
第四節(jié) 情境教育特征
一、 對“靜聽課堂”“主知主義”等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超越
二、 具有濃厚的女性主義特色:關注情感、情境
三、 秉持折衷主義立場
四、 來源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
第四章 情境教育學派的形成
第一節(jié) 情境教育核心團隊的形成研究
一、 情境教育研究團隊的壯大歷程
二、 情境教育核心教師成長階段及影響因素模型構建
三、 情境教育教師成長共性分析
第二節(jié) 情境教育研討會研究
一、 情境教育發(fā)展五階段
二、 研討會的專家群體及其影響
三、 情境教育團隊的吸納與思考
第三節(jié) 情境教育推廣研究
一、 情境教育推廣歷程概述
二、 情境教育推廣蘭州個案研究
三、 情境教育推廣的若干啟示
第五章 情境教育形成的背景及淵源
第一節(jié) 情境教育產(chǎn)生地的文化背景
一、 勤勞堅韌,吃苦耐勞
二、 樂善好施,兼濟他人
三、 重教興學,教育之鄉(xiāng)
第二節(jié) 情境教育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一、 改革的大潮,引領變革的方向
二、 壓抑的現(xiàn)狀,萌生變革的欲望
第三節(jié) 情境教育形成的理論淵源
一、 哲學基礎
二、 各類科學理論
三、 當代語文專家思想的吸納
第六章 情境教育的中國經(jīng)驗
第一節(jié) 文化自信:從傳統(tǒng)民族文化尋根
一、 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
二、 以本土教育實踐為境脈
三、 將世界先進文化“中國化”
第二節(jié) 堅持“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
一、 立德樹人的理論內(nèi)涵
二、 情境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
第三節(jié) 行政和民間團體的協(xié)同推進
一、 行政推動
二、 學術專家及學術團體的互動與互進
三、 熱心媒體的傳播
結語:為了中國特色的本土教育理論
參考文獻
附錄A:訪談提綱
附錄B:研討會發(fā)言專家及內(nèi)容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