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文人筆撻文人、知識分子拷問知識分子的書,是對近些年來整個中國知識界種種怪誕情狀的回應。學術(shù)娛樂化、文人市井化、思想侏儒化、教育數(shù)量化……這一切,如同驚雷不斷撼動著深寂的書齋。
作者對目前中國的思想、教育和學術(shù)進行了犀利的批判,指出“斯文”作為文人特有人格的當代喪失。君子作為文人的理想人格,是“文”和“質(zhì)”的統(tǒng)一,因為文,所以能琴棋書畫,“風乎舞雩,詠而歸”;因為質(zhì),所以能如孔融面詆魏武,梁漱溟“考驗”領(lǐng)袖。
而斯文的墮落又和教育的弊端糾結(jié)在一起,產(chǎn)生復雜的互動,這就更增加了問題的嚴重性和改革的困難。
作者身處學林之中,臨幾振衣, “揭出了病痛,引起療救的注意”,既是省人,也是自省。
章啟群,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研究領(lǐng)域為西方美學、中國笿學等。主要著作:《論魏晉自然觀》、《新編西方美學史》、《意義的本體論》、《百年中國美學史略》等。
序 優(yōu)雅距離我們有多遠?
甲思想批判
一 我們的人文精神為何悄然離去?
——論知識分子與文化“書面文本”
二 學術(shù)性為何成為問題?
——從中國美學說起
三 詩人自殺究竟有什么意義?
——評劉小楓先生的一個觀點兼談海子自殺
事件
附錄一 從對傳統(tǒng)文本的誤讀透視顧城事件
附錄二 中國美學:眾里尋他千百度
乙 教育批判
四 當前中國教育的潛在破壞性分析及其對策
五 中國人為什么不能獲得諾貝爾獎?
——從黃全愈先生的素質(zhì)教育觀念談起 序 優(yōu)雅距離我們有多遠?
甲思想批判
一 我們的人文精神為何悄然離去?
——論知識分子與文化“書面文本”
二 學術(shù)性為何成為問題?
——從中國美學說起
三 詩人自殺究竟有什么意義?
——評劉小楓先生的一個觀點兼談海子自殺
事件
附錄一 從對傳統(tǒng)文本的誤讀透視顧城事件
附錄二 中國美學:眾里尋他千百度
乙 教育批判
四 當前中國教育的潛在破壞性分析及其對策
五 中國人為什么不能獲得諾貝爾獎?
——從黃全愈先生的素質(zhì)教育觀念談起
六 教育殺人,罪犯買單
——追問傅成勵血案的深層問題
附錄一 大學如何才是大學?
附錄二 北大的改革也需要大手筆
附錄三 中學語文教材的科學性如何保證?
丙 學術(shù)批判
七 “實踐美學”為什么走向終結(jié)?
八 如何探討中國藝術(shù)精神?
——質(zhì)疑徐復觀對于《莊子》“道”的理解
九 “政治天文學”之說能否成立?
——與江曉原先生商榷兼談古代天文學向占星學的轉(zhuǎn)折
附錄一 關(guān)于《莊子》的通信
附錄二 武則天與歷史理·陛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