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紅、馬超編寫的《啟蒙革命與后革命轉 移--20世紀資源與新世紀底層文學》著眼于梳理新文 學誕生以來的的平民觀與底層觀的流變,涉及到對新 文學之價值觀念的總體估價與譜系性分析,并以20世 紀中國文學資源視域中的“底層文學”書寫為出口, 依次梳理了五四時期、左翼文學、延安解放區(qū)文學時 期、新中國成立后不同時期的底層觀,以及不同時期 的代表性作品在文學中的具體呈現,最后特別分析了 近年來“底層文學”的新質與真實性價值,給上述梳 理一個當下性的后果詮釋,展示出20世紀以來中國文 學的內部演化邏輯。
張繼紅,法學博士,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銀行法、票據法、金融監(jiān)管法。
張繼紅,男,文學博士,天水師范學院副教授,兼任《艾青研究》編委,甘肅省隴文化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電影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于《文藝爭鳴》、《小說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當代文壇》、《中國教育報》、《中國文化報》等期刊和報紙上發(fā)表論文20多篇。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l項,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1項;主持并完成甘肅省教育廳項目2項,中央高?蒲袠I(yè)務費專項基金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甘肅省教育廳項目共4項;參與完成的科研系列成果“新世紀‘底層文學’與新文學傳統(tǒng)”、“多維視野下的新世紀鄉(xiāng)土小說研究”獲甘肅省高校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2013年人選天水師范學院“青藍”人才工程。
引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現狀
三 批評話語與概念問題
四 研究目標和展開邏輯
第一章 啟蒙/平民:新文學對底層的發(fā)現與介進
第一節(jié) 新文學的發(fā)生與平民意識
第二節(jié) 新文學的發(fā)展與民粹思想
第二章 革命/大眾:“左聯”的革命意識形態(tài)與底層觀的離合
第一節(jié) 革命與底層民眾解放的“歧途”及其可能
第二節(jié) “左聯”的大眾化與底層觀
第三節(jié) 作為“底層文學”資源的左翼文學
第三章 “人民”/“工農兵”:延安文藝的革命實踐與底層問題
第一節(jié) 工農兵方向與“人民的出場”
第二節(jié) 延安文藝的“大眾化”與底層問題 引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現狀
三 批評話語與概念問題
四 研究目標和展開邏輯
第一章 啟蒙/平民:新文學對底層的發(fā)現與介進
第一節(jié) 新文學的發(fā)生與平民意識
第二節(jié) 新文學的發(fā)展與民粹思想
第二章 革命/大眾:“左聯”的革命意識形態(tài)與底層觀的離合
第一節(jié) 革命與底層民眾解放的“歧途”及其可能
第二節(jié) “左聯”的大眾化與底層觀
第三節(jié) 作為“底層文學”資源的左翼文學
第三章 “人民”/“工農兵”:延安文藝的革命實踐與底層問題
第一節(jié) 工農兵方向與“人民的出場”
第二節(jié) 延安文藝的“大眾化”與底層問題
第四章 人民性/階級性:作為“底層文學”資源的社會主義文學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文學”與“人民性”討論
第二節(jié) 動員結構與缺省的底層意識
第五章 作為“人民”的底層與“底層文學”
第一節(jié) 國家意識形態(tài)與底層問題的懸置
第二節(jié) “祛”政治、“純”文學與底層表述
第三節(jié) 階層還是階級:在曖昧中突圍的“底層文學”
第六章 “底層文學”的新質與底層“真”表述
第一節(jié) 新問題的發(fā)現與延續(xù)
第二節(jié) 權力反思與人的價值建構
第三節(jié) 超越“左”與“右”的意識形態(tài)
結語 現代性際遇與“底層文學”表述的可能與局限
附錄一 新世紀“底層文學”批評與20世紀中國文學資源
附錄二 文體,底層與當下缺失:當代長篇小說求問錄——訪中國當代文學評論家雷達先生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