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花開 行知中學小班實驗擷英》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含苞待放守春風,介紹了行知中學小班化實驗初期的理論學習與思考。第二部分成長從課堂開始共有六章,分別從生本意識、自主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個性化教學策略、活動化教學、多元互動評價介紹了行知中學小班化實驗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果。第三部分幸福在生命的拔節(jié)聲中共有四章,分別從學做真人、手腦聯(lián)盟、知行合一、創(chuàng)造之人展示了行知中學小班化實驗之后在德育方面的探索.
譚志剛,江蘇南京人,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近年在各類雜志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論文獲各類獎項二十余項,參與了《金陵晚報》“漢字南京”、《南京市中考指導用書(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解析與實施建議》(八年級)等的編寫工作。
第一部分 含苞待放守春風
第一章 共筑行知夢
聆聽花開的聲音
小班教學,更需要自主合作學習
從告知走向自覺——農村初中小班化教育的自我養(yǎng)成
班級管理八大法
小班語文教學“六要”
第二部分 成長從課堂開始
第二章 生本意識
淺談教學后記的運用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唐僧式”精神
讓學生的學習充滿生活化的色彩
時代呼喚“狂人”——《楊修之死》另類解讀
淺談八年級英語學習分化現象及對策
教是為了不教——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淺析
沒有課外閱讀的“三無”教育
第三章 自主學習策略
立足課堂教學提升思品學科能力
談“每天一個勵志故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
如何讓考場作文開頭亮起來
物理自主課堂協(xié)奏曲
也是一堂語文課——一道中考作文題引發(fā)的思考
對“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的課后反思
巧選英文名 激勵學詞匯
第四章 合作學習策略
故事物理,互動課程
自主合作學習之理念轉變——改革必有陣痛創(chuàng)新務須堅持
自主合作學習之正確認識
自主合作學習之合理評價
自主合作學習之學習模式的轉變
自主合作學習之家長培養(yǎng)
淺談物理研究方法與師生互動
第五章 個性化教學策略
從“形、質、用”談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
芻議在中學物理解題中如何審題
跨文化交際與中學英語教學
初中數學作業(yè)分層設計的實踐與反思
淺談利用隨堂反饋系統(tǒng)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
物理課堂的源頭活水——知覺規(guī)律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之我見
在中學物理中如何解答圖表型實驗題
古文教學之我見
中考物理計算題命題類型與解題策略
第六章 活動化教學
淺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欣賞課的必要性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課文”活水來——巧用課文開展作文訓練
運用生活化教學,讓信息技術課堂活起來
中學物理中的“回歸”分析
追尋有效課堂,探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途徑
追根溯源 回歸本色——對初中課外閱讀的再認識
紙在物理小實驗中的應用
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且行且思歡笑中提攜向前——農村七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欣賞課的有益踐行
南京市浦口區(qū)初中籃球發(fā)展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
第七章 多元互動評價
物理課堂中的“五官”享受
發(fā)揮語言魅力 巧批語文作業(yè)
小班化背景下中學物理教與學的轉變
在生活中另辟蹊徑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以電郵輔助英語寫作教學
再論小班化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的多元評價
抓住教材,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
淺談如何在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形成
越俎代庖何時休——談初中作文教學的“越位”指導及應對策略
關于課堂例題剖析教學的幾點思考
重視早讀 培養(yǎng)語感
第三部分 幸福在生命的拔節(jié)聲中
第八章 學做真人
班上有個女生
沉默的交流
特別的座位給特別的你
積跬步以致千里
一聲“阿東”,一生情
消逝的背影
停下來,來首歌吧
也是一堂語文課
第九章 手腦聯(lián)盟
請不要“逼”學生不寫作業(yè)
學生說題,把課堂還給學生——一道物理電學題的教學及反思
淺談壓強概念的引入
《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欣賞課必要性調查》的分析與研究
噓,別說話——從唾沫橫飛到惜字如金
字母表示數
聲樂演唱的紐帶——淺談歌曲鋼琴伴奏中的間奏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讓課堂如萬花筒般精彩
第十章 知行合一
質疑,語文學習的開始
課堂教學資源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城鄉(xiāng)結合初中物理教學案例
讓學生在遷移中理解物理概念——《從速度到功率》教學案例及反思
想說愛你不容易——談農村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
殫精竭慮之后的一聲斷喝……
淺談英語的銜接教育
流體的“怪脾氣”
積極推進城郊結合部地區(qū)的初中歷史教學
第十一章 創(chuàng)造之人
讓枯燥的英語詞匯學習生動起來
智慧的“問課”,精彩的分享——以初中物理“光學作圖”復習為例
我必須問,你可以選
燈泡奇遇記——初中物理電學復習教學案例及反思
敢于“放手”,成就高效課堂
把握課堂,促進生成——七年級(上)《感悟青春》教學片斷反思
每日造句,給力寫作
小班課堂,還能更精彩——初中物理《質量的物理屬性》教學案例
后記
《聆聽花開 行知中學小班實驗擷英》:
以上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還是在實驗的初期,我們沒有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小班化教學的學習力的培養(yǎng)。
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在新授之前,我都會布置具體的分層預習題。以《竹影》為例,例如積累方面,積累字詞,會讀會寫,并找到最有趣的記憶方法;積累語句,挑選并背誦二句話;思路方面,以“竹影”為關鍵詞概括文章;內容方面,簡單介紹西洋畫和國畫不同之處;品味方面,我要求學生找到表現“童年豐子愷”和“畫家豐子愷”特點的語句;拓展方面,我要求學生上網搜索最能表現國畫和西洋畫特征的兩幅作品,并準備拍賣會推薦理由。
我布置的預習題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實也是為課堂的合作學習打下基礎。這樣做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上課胸有成竹,他們帶著自己的答案走進課堂,參與討論,互相征引,取長補短,大大提高了教學任務完成的效率;這樣做的弊病在于學生上課可能沒有新奇感,因為他們知道第二天要上什么內容。
以上談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合作學習能力的。
我班的小組4位同學,1號是組長,2號副組長,3號、4號是組員。1、4配對,2、3配對,采用1+1互助小小組。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合作探討“樂園”的“樂”字在文中有哪些體現時,發(fā)言的次序依次是3、4、2、1。讓組員先說,是為了防止他們一味依賴組長,從而產生學習的惰性。為什么3號先說,是怕題目難度對四號同學來說有點大。合作過程筆錄關鍵詞,然后各自將之形成文字。這一點雖然有點浪費時間,但也是必須的。既防止了回答時以詞代句,又培養(yǎng)了思維的嚴謹性,文字表達能力。
小組討論時,如何傾聽,如何質疑,如何爭辯,如何尋求幫助,如何存疑,以及存疑之后如何解決等等,都是我們訓練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