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財政:非正式財政與中國歷史弈局》通過一系列真實而生動的歷史故事,細致勾畫了中國歷史上奇特而詭異的政治現(xiàn)象——“亞財政”制度,這是一種亞生育國家正式財政制度而又不被國家正式認可的非正式制度,它身份尷尬,卻影響深遠:它使民眾在繳納“明稅”之外還要負擔“暗稅”,其規(guī)模隨歲月推移而逐漸擴大,終成農(nóng)民不堪承受之重,當總負擔超過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規(guī)律所決定的稅負能力之時,“明稅”所體現(xiàn)的博弈均衡終被打破,“歷史周期率”問題也就在此凸現(xiàn)并發(fā)揮作用。
當官為什么吸引人?權(quán)利到底是什么?海瑞的貧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清代京官的真實生活是什么樣的?百姓告官為什么告不贏?鴉片戰(zhàn)爭的起因到底是什么?中國歷史發(fā)展到底有什么規(guī)律?……欲知答案,請看本書獨出心裁的新解釋——
“其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會從中看到不僅是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且是社會的結(jié)構(gòu)和公平正義!
——2008年3月18日 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
財政:關于財富的政治(代序)
貨幣換算說明
做官的“利錢” 官崇拜與“隱性福利”現(xiàn)象
解釋權(quán)力 “合法傷害權(quán)”與“合理賜福/利權(quán)”
清官海瑞的私生活 海瑞受窮的真正原因
窮京官的闊日子 清代京官生活的真實圖景
送禮政治 送禮后面的政治規(guī)則
跑部錢進 清代中央衙門的“部費”問題
分月巴法則 湖南醴陵漕案背后的政治法則
陋規(guī)戰(zhàn)爭 關于鴉片戰(zhàn)爭起因的舊說法
陋規(guī)名色考 明清官場的陋規(guī)名目
亞財政 非正式財政的分配機制及其規(guī)模估計
吳思沒說透 吳思歷史解釋框架評議
李悝模型 中國歷史博弈的均衡和失衡
后記
社會交往費用,主要是幾個方面:饋贈、犒賞、飲宴、娛樂等。其中紅白喜事的人情往來,節(jié)日對師友、親屬的饋贈,以及對朋友家庭的周濟等項,花去他200多兩銀子。犒賞車夫、廚子和酒店伙計等花去了約100兩,付給各個飯店的平時聚會飲宴方面的錢則有160多兩。娛樂性活動所花的則有60多兩。吃飯常去的酒店,有宜勝居、萬福居、便宜坊、慶和堂、福隆堂、軒翠舫。他有一幫比較固定的朋友,或是同鄉(xiāng),或是同年,或是同事,人數(shù)不多,一般剛好湊成六七人的一桌,或是他約朋友,或是朋友約他,三天兩頭就有宴飲。當時下一次館子吃得不錯也不過是花二三兩銀子,而他一年之中就花了160多兩,可見次數(shù)之多了。最忙的是十月十九日這一天,從下午到晚上忙著“趕場子”,下午先去慶和園聽戲,傍晚去宜勝居吃飯,飯沒吃完,另一幫朋友又催,他只好過去,直鬧到三鼓才散。
娛樂性活動主要是聽戲。他去戲園子的次數(shù)并不多,主要是飲宴時叫人來陪,其中有三個人是常常來的,藝名叫霞芬、梅云、素云。其中霞芬與他關系非同一般,幾乎每次聚宴必到,還有多次聚會的地點就在霞芬家里,而他每次必在日記里記下來。這一年,他送給霞芬的錢就有44兩銀子。霞芬有時也到他的住處去。
這個霞芬當年在京城的梨園界可是個人物,他是梅蘭芳祖父梅蕙仙的入室弟子,人稱“花榜狀元”,也就是唱戲的頭牌演員,如今的“名角”或“大腕”。只是當年唱戲的沒有社會地位,被稱為“優(yōu)”、“伶”或“戲子”,不像如今被尊為表演藝術家。當時唱戲的演員沒有女性,唱青衣花旦的都是些面目清秀的青少年,由于像個姑娘,所以稱為“像姑”,后來被訛稱為“相公”。
由于清代法律規(guī)定官員不能狎妓宿娼,但沒有禁止與伶人的曖昧關系,所以“養(yǎng)相公”成了京城文士的一種時尚,李慈銘也是“好這一口”的。與李慈銘關系非同一般的京城名伶還不止上面幾個,錢秋菠、傅芷秋、時琴香等人也都是與他有來往的。
文化生活費用方面的花費也不少,主要是買書,花了約200兩銀子。買的書有明刻本《初學記》,殿版“三通”(《通志》《通典》《通考》),南監(jiān)本《遼史》《金史》、《明史稿》,以及《唐摭言》、《苕溪漁隱叢話》、《萬歷野獲編》等,其中“三通”費銀最多,需92兩銀子。買書的方式,有時是自己到琉璃廠書肆去買,有時是書商自己送上門來,來往最多的是琉璃廠翰文齋。書錢也不一定馬上付,說好價錢之后可以先支付一部分,過一段時間再結(jié)余錢。
此年稍顯特殊的一項支出是買妾。買妾是四月二十日的事,花了180兩銀子。此妾姓王,20歲,盧溝橋人。日記里多處留下“夜王姬侍”的記錄。日記詳細到了哪位小老婆陪睡都要記下來,這大概也只有李慈銘才會這么干。李慈銘本年有一妻兩妾,其中一個跟隨李慈銘己十年的小妾在二月份離開了,過了不到兩個月之后買了這個年輕的小妾替補。
從李慈銘的年度支出項目中可以看出,李慈銘的日子過得相當不錯。消費中日常生活之必需的各項花費不過是250兩銀子光景,只占到總支出的八分之一。如果把這些支出視為消費結(jié)構(gòu)中的生存消費,那么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消費并不高,對李慈銘來說沒有任何壓力。他的錢大多花在享樂性消費上。如果按照現(xiàn)代考量生活水平標準的恩格爾系數(shù)(食物支出/消費支出總額)計算,他即使不在系數(shù)≤20的極度富裕之列,至少也會在系數(shù)20-40的富裕水平之中!∪、京官哭窮現(xiàn)象
光緒十三年李慈銘的生活和收支結(jié)構(gòu)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清代京官生活的典型案例,案例的后面則隱藏著帝國社會的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京官哭窮現(xiàn)象。本年李慈銘得到了135兩銀子的薪俸和養(yǎng)廉銀,以及幾石米,這些收入對于他的生活來說是車水杯薪,根本就不夠用。但是,本年度官俸方面的收入對他來說已經(jīng)算是高的了。本年因為已經(jīng)實現(xiàn)歷史性的突破,結(jié)束了在戶部十幾年的“行走”、候補生涯得以實授官職,此前所得更微,“行走”是沒有薪俸的,候補最多也只有幾十兩。實授官職之后薪俸也只有一二百兩,相對于年度開支來說,幾乎起不了什么作用。于此也可看出,正式工資遠遠不夠生活開支,僅僅依靠官俸生活是不可能的,實際上京官們也不指望以此為生。
京官即使做到各部的“一把手”——尚書,官至一品,已經(jīng)是高官顯宦,薪俸已經(jīng)封頂,但每年俸祿也不過是俸銀180兩、俸米90石,即便沒有因為籌措戰(zhàn)爭費用等原因而予以打折發(fā)放,再加上同樣標準的“恩俸”(恩俸加上原來的俸祿叫雙俸雙米),所得仍然是有限的。而支出,張之洞曾經(jīng)說:“計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須一金,歲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強自給!保ā墩埣雍舱部频澜蛸N片》)一天最少也得一兩銀子的用度,正式工資沒有多少人能達到這樣的最低標準。李慈銘的歷年花費,從記載來看,以本年最高,其他年份,直到三年之前,都沒有突破千兩銀子大關,而此后則都在千兩以上,但在1500兩以下。以此看來,正式薪俸無論如何都是不夠開支的。
京官靠工資生活肯定是不夠的,其他的收入又不穩(wěn)定,這就使得時時有告窮之憂,京官哭窮也就成了一個突出的現(xiàn)象。從這個角度講,京官的窮是真的,他們確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哭窮。李慈銘在光緒十年主講北學海堂之前,每年都是入不敷出,靠典當和借錢過日子。北學海堂請他當主講并給予豐厚的報酬,有李鴻章特別安排的用意,給他年薪1200兩銀子,也是當時同類職務的最高紀錄。南京的鐘山書院,由曾國藩主持修定的章程規(guī)定,書院山長每年可得到的報酬,是800兩束修,160兩伙食補貼,24兩節(jié)敬,共984兩。(《續(xù)纂江寧府志》卷五十七)書院山長相當于校長,主管全院事務,年薪也沒有超過千兩,天津書院給予李慈銘的應該說是特殊的禮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