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不是“國學概論”一類。照編撰者現(xiàn)在的意見,“概論”這名字容易教讀者感到自己滿足;“概論”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著別的——其實什么都只有一點兒!“國學”這名字,和西洋人所謂“漢學”一般,都未免籠統(tǒng)的毛病。國立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分別標明歷史和語言,不再渾稱“國學”,確是正辦。這部書以經(jīng)典為主,以書為主,不以
《書目答問補正(批注本)》是《書目答問補正》的批注本,《書目答問補正》是清末張之洞撰寫的目錄學名著,后來經(jīng)范希曾補正,是介紹治學門徑的重要工具書。王伯祥是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和目錄學家,極為重視《書目答問補正》,將當代學者的論述和自己的心得一一批注在此書的天頭、地角和行間,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稌看饐枴肥菑堉从谕问
《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總目(第5卷):傳記門》是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總目中之一種,收1911年以前以古籍裝幀形式出現(xiàn)的寫本和印本圖書以及1911年以后以古典裝幀形式出現(xiàn)的內(nèi)容與中國古代文化有關的傳記門圖書8042種11469部63180冊,按總論、總傳、列女、分傳、氏族譜、外國人傳記等到類排列,書后附書名、著者、傳主三種四
以《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為基本視野,推而廣之,向更深、更高層次研究邁進,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人才,向世界推廣漢語、傳播中華文化,研究者的前景肯定是不可限量的,我們愿意為此而盡一份心力。編撰《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大系》書稿,歷經(jīng)10年時間,克服了種種困難。全書是目前所見收集最為完備的中國和世界相關國家“國別”對
本書卷帙浩大,通讀為難,作者是為此編撰了本書,旨在為中等以上的文史愛好者、文科大學生與研究生提供指導,同時也為相關專家提供最新研究信息,包括有關作者研究、文本整理與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書所選提要,以漸本《四庫全書總目》為底本,以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卷端提要為參校本。本書共選提要1000則,大致分為兩
本書是迄今為止第一部時間跨度長、系統(tǒng)而全面的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圖書著錄規(guī)則標準進行著錄的有關荊楚文化研究的大型工具書。包括相關的歷史事件、人物、民族、制度、經(jīng)濟、思想、文藝等內(nèi)容。共17300多條目。
本書共有6章。內(nèi)容包括:《四庫全書總目》之編撰及流傳、《四庫全書總目》之補撰、《四庫全書總目》之續(xù)編和《四庫全書總目》之辯證等。
一、本要目旨在展現(xiàn)20世紀中國史學的發(fā)展變化及其成就,故所選入的目錄以反映20世紀中國史學發(fā)展的特點、成就的論著為主,兼及20世紀史學發(fā)展的一般情況,不同學術觀點、流派的論著兼收并蓄。二、本要目所著錄的目錄源自20世紀中國學者公開出版和發(fā)表的史學著作、論文,以大陸為主,兼顧港、澳、臺地區(qū)。凡翻譯的論著、國外學者包括外籍
《鄭堂讀書記(上中下)》被視為《四庫全書總目》的續(xù)編,體例亦略仿《四庫全書總目》,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周氏就平生所見古今各書,將內(nèi)容寫成提要,詳其得失,間附自己的見解。編成《正編》七十一卷,《補逸》三十卷,共錄書籍4762種。
本書對于研究宋代文化、佛學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為宋代文獻整理與研究,作者查閱了大量的公利目錄和上千種典籍,編為是書,兼具資料性和工具書性質(zhì)。李國玲女士之可貴是并未停留于此,而是根掾編纂《宋人傅記資料索引補編》所得的資料線索,又編纂出版了《宋僧錄》(線裝書局,2001)。我在《宋僧錄序》中說:“十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