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現代考古發(fā)掘研究成果、民族學成果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等多方面的材料,結合大量考古文物圖片,從人類衣著的起源開始,分析人類生活中為什么會產生衣服,它與人類社會生產以及道德思想的關系。然后具體介紹中國各個歷史階段中當時人們的衣裝與飾物是什么樣的,怎樣穿著它們,歷代衣著又有過什么樣的演變,融入了什么樣的各民族文化特色。
本書是曹操高陵考古發(fā)掘報告出版之后第一項關于曹操高陵的綜合性研究成果。陵墓、陵園和陪葬墓等關鍵要素的完整考古面貌,曹操高陵相關研究的發(fā)展歷程,各種質疑觀點的真實情況,相關畫像石、卞后墓葬和曹操DNA研究等問題的再分析,相關研究中的學術規(guī)范問題等,都在本書中逐一展現。其中陪葬墓等多項考古材料為首次公布,關于各類質疑觀點的
本書是配合2024年3月蘇州博物館“北方有佳人——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院遼代女性文物展”而出版的專題圖錄。有別于以往的契丹文物展,此次展覽聚焦契丹女子,尤其是遼代的貴族女性。展品全部來自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院歷年發(fā)掘與收藏,涉及重要發(fā)掘成果包括1986年陳國公主墓、2003年吐爾基山女性貴族墓、2015年遼圣宗
此書稿系安徽師范大學劉錚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后期資助項目《元代銅權整理與研究》(項目批準號為:19FKGB006)的成果。此稿以元代銅權為研究對象,目的是對元代銅權進行一次全面地搜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元代銅權的形制、元代銅權的銘文、元代權衡的單位量值、元代度量衡的管理體系、元代經濟發(fā)展的基本特征等相關問題進行一次通盤
本書主要選取全國各地的考古發(fā)現,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解讀文物和遺址背后古人的休閑娛樂、衣食住行。這其中有古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有文化的傳播、碰撞、交流和延續(xù)。通過它們,為讀者打開一扇窗戶,探究源頭、尋覓蹤影;通過它們,引領讀者穿越時空,夢回質樸無華、多姿多彩的歷史。
本書包括上下兩部分。上編,對屬于“A傳統(tǒng)”的所有材料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類和分析。對洞窟的詳細描述并非僅僅是記錄它們當下的狀態(tài),而是試圖真實地還原它們使用時的場景。通過在原址上考察洞窟的狀況,廣泛搜集海外博物館保存的殘片、檔案資料、出版的圖錄以及先前學者的研究成果。下編,重在分析,從考古學、藝術史(主要是圖像學)和功能等視角
本書匯集了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博物館收藏的古碑刻、散落在新會各鄉(xiāng)村的古碑刻、江門市陳白沙先生祠收藏的古碑刻及散落在江門市蓬江區(qū)與陳白沙先生有關的古碑刻共284面,年代涵蓋宋、明、清等時期,并對這些碑刻進行了點校、詮釋和考證。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碑刻所在地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的真實狀態(tài),為此方面的研究者提供了原始素材,也為助
吐魯番考古記
蒙新考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