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詳細介紹的傳奇人生;中篇主要講其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下篇主要釋譯《傳,幫助讀者正確地理解的言論及其心學的基本宗旨。閱讀本書,可以讓我們提升自我道德的修養(yǎng),規(guī)范自我的行為,讓孤獨的心靈得到慰藉,從而坦然地面對生活、
《國學經(jīng)典文庫:王陽明全集(圖文珍藏版套裝共4冊)》是研究王陽明心學思想及王陽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具個性、具爭議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一部現(xiàn)代人成功修身、強大個人內(nèi)心的勵志作品。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題,受到后人的廣泛推崇,嚴復、梁啟超、孫中山、蔣介石等都是“陽明心學”的追隨者,其
黃道周是晚明大儒,與劉宗周并稱“二周”。許卉所著的《黃道周哲學思想研究》概括了黃道周哲學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建構(gòu)了一個以生成論、本體論、人性論、工夫論與圣人觀為主體的系統(tǒng)的哲學理論體系,從而能夠把握和評估其思想和歷史地位。*一章介紹黃道周的生平與思想歷程,對其學術(shù)活動與成就進行論析。第二章論述黃道周的生成論思想。他認為宇宙
《傳習錄》是研究修習陽明心學的重要的著作,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全部哲學思想及其重要主張,堪稱王門之圣書、心學之經(jīng)典。陽明的弟子后學,大都通過《傳習錄》而成為陽明心學的信奉者或擁護者。錢穆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做學術(shù)演講時,曾把《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jīng)》《近思錄》《傳習錄》七部書稱為“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
從國學中汲取人生智慧,王陽明和王龍溪的心學是重要的傳統(tǒng)資源
《王學研究》由貴陽學院陽明學與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主辦,圍繞陽明學研究,征集國內(nèi)外學者的論文,匯集陽明學**研究成果。本輯有五個欄目:陽明學研究、海外陽明學研究、陽明學比較研究、陽明后學與學派研究、及陽明學史料考論!锻鯇W研究》具有獨特、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國陽明學與海外陽明學交流的重要陣地。
本書著重考察王陽明心學之思想內(nèi)核及陽明學派之分化過程。對陽明學誕生至今的學術(shù)研究狀況作一較為詳細的概述,論述陽明心學的誕生過程,兼對其創(chuàng)始人王陽明的家庭相關事項進行考證,剖析陽明心學與佛教錯綜復雜之關系,證明陽明學之核心體系更傾向于佛教而非儒家。進一步從陽明后學之代表人物入手,考察王畿、黃綰、歐陽德、王艮等人的生平事跡
《圣學格物通》是明代哲學家湛若水的著作,又稱《格物通》,成書于明嘉靖七年。湛若水仿宋真德秀《大學衍義》和明邱濬《大學衍義補》體例,摘錄五經(jīng)、諸子、史書及明圣祖圣宗格言大訓等著作文字,分成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六格加以疏解。全書細分為誠意格十七卷,分審幾、立志、謀慮、感應、儆戒、敬天、敬祖考、畏民八細目三百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上篇是王陽明的人生傳記,詳細介紹了他傳奇的一生。中篇選取了二百多條王陽明箴言,并加以解析,從“立志由心,量力而行”“持純粹心,做至誠人”“靜察已過,不論他人是非”“入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等十九個方面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下篇《傳習錄》是王陽明門人子弟所記錄的王
《王陽明全集》以浙江圖書館藏明隆慶六年謝廷杰刻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為底本標點,以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四部備要本、國學基本叢書本、中華圖書館本及臺灣、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本為參校本,原本誤漏或與諸本有異者,酌出?庇。全集為四十一卷,卷一至三十一下為陽明本人著述;卷三十二至三十八為附錄:卷三十二為舊本未刊語錄詩文匯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