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將廣泛使用新材料,隨著近年來許多稀見明代史料的出版,明代的相關研究已具備越來越好的條件。比如500冊之巨的《明別集叢刊》中就有許多之前從未被關注過的涉黔史料,席書的《元山集》就有一批關于王陽明在黔的詩文,張原《黃花集》中則有與田秋的友贈之作,前者可間接了解部分黔中王門弟子的文教養(yǎng)成,后者則與本選題直接相關,對缺乏
本書結合考古出土動物、植物和其他相關遺存,運用骨骼碳、氮、硫穩(wěn)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對拓跋鮮卑—北魏先民的食物結構和生計方式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對其生計方式的變遷軌跡及其動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此外,通過對比北方地區(qū)諸如漢民族、匈奴、慕容/扶余、大月氏等人群的穩(wěn)定同位素數(shù)據,對漢至北朝時期中國北方先民的生計方式進行了梳理。本書基
中國古代戶籍制度是國家掌握人口、征調賦役、管控社會秩序的基本手段。以唐代兩稅法承認客籍為標志,中國古代戶籍的著錄對象、編制原則乃至管理系統(tǒng)都發(fā)生了劃階段的重大變化。本書綜合利用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融通簡牘學與敦煌吐魯番學的研究,在全面系統(tǒng)整理戰(zhàn)國至唐代中期戶籍文書的基礎上,以專題形式對這一時期戶籍制度的發(fā)展演化及其相應
《門閥時代: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與制度》為著名歷史學家祝總斌教授的學術論文集,收錄魏晉南北朝史方面的重要論著十余篇,論題集中于門閥政治的緣起、發(fā)展、特征以及魏晉南北朝時代在政治制度上的獨特現(xiàn)象。書中對東晉后期高級士族之沒落及桓玄代晉之性質的分析,對都督中外諸軍事制度的考辨,對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晉律之特點的闡發(fā)
清乾隆朝時期,清朝發(fā)動平定準噶爾戰(zhàn)爭,在平準期間,原本屬于蒙古準噶爾部轄制的哈薩克諸部開始與清朝接觸,本書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滿文檔案為基礎,翻譯、查對、比較此一領域研究者較少關注的新見滿、漢、托忒文等檔案,并結合滿漢文獻,如《平定準噶爾方略》《清高宗實錄》《乾隆朝滿文寄信檔》《滿文上諭檔》《軍機處滿文錄副奏折》《
先民對自然節(jié)律的把握,其源起和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通過對《夏小正》《詩經·七月》《逸周書》《管子》《呂氏春秋》十二紀,以及各種出土材料的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自先秦開始,民眾對月令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日益深厚,官府以時序政的模式不斷成熟,知識精英也從不同層面推動月令文化品質的提升。這為《月令》被采擇編入《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北宋哲宗、徽宗朝(1085-1125)的政治史。為避免將政治史簡化為政治斗爭史,本書從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入手,重新梳理了北宋晚期紛繁復雜的政治演變過程,進而試圖理解中國古代王朝政治的特質。首先,全書始終圍繞宋代“士大夫政治”這一大主題,說明其多層次的理想在北宋后期政治實踐中逐漸異化的過程,而前人多所強調
本書是對“魁閣”時期六個田野點的再研究。1940年代初,一批受過系統(tǒng)訓練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在云南的多個村鎮(zhèn)中開展了系統(tǒng)的實地研究,帶著他們的關懷、問題對這些村鎮(zhèn)的基本狀況做了系統(tǒng)的學術性呈現(xiàn)。差不多八十年后,本書作者們帶著對前輩學者所關懷問題的理解,再到這些村鎮(zhèn)去,看看這些村鎮(zhèn)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本書試圖從經濟生活、村
地處湘鄂邊山地的容美土司,向來以高度的國家認同、繁榮的土司文化著稱。容美土司以疆域認同為前提、文化認同為基礎、政治認同為策略、身份認同為核心,歷經借位式、矛盾式、依附式、主體式認同階段,逐步建構、積累、沉淀了強大的國家認同。本書以中觀視野為主,結合宏觀和微觀研究視野,注意挖掘偶然事件背后的結構性力量,以容美土司作為分析
明初東南沿海地區(qū)生活著一群身份復雜的人,他們多以灶為籍、以鹽為業(yè),借此而成聚落。本書廣泛利用民間文獻,深入理解民眾生活,揭示這一群體生活地區(qū)社會演化的基本特征和邏輯。明中葉以降,市場化進程加速,商業(yè)資本開始進入并逐漸主導鹽場經濟。與這一進程相結合,在受海水濃度變化影響的具體社會生活中,鹽頭、鹽灶、宗族、商垣等民間自組織
清代的直隸口外地區(qū)是一個多族群混居地區(qū)。這里分布著民人、八旗、內務府包衣、內扎薩克旗蒙古、察哈爾八旗蒙古五個族群。清朝設置了盟旗、內務府皇莊和牧場、太仆寺牧場、禮部牧場、州縣、察哈爾都統(tǒng)、熱河都統(tǒng)七個政府進行管理,由此又造就了不同的政治單元。這套多重政府制是清朝治理多族群混居地區(qū)的慣用手段。
回顧以往的有關宋代宰相(宰輔)制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多數(shù)成果仍然偏重制度性的研究、以靜態(tài)的斷代的探討居多。而把人事與制度運作結合起來的動態(tài)研究尚有待提升,本書有鑒于此,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以制度發(fā)展演變?yōu)榫索,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宰輔個性特點、為政作風等因素,把握推動制度運行的人與事、情與境,窺探制度運作與人為因素的相互
冊命制度是早期中國最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之一,也是先秦史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書從銅器銘文資料出發(fā),對西周時期的冊命制度做了重新回顧與全新解讀。通過考察冊命禮興起、發(fā)展及衰亡的歷史脈絡,對西周中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王權的發(fā)展、各級貴族與王室的關系等重大問題作了系統(tǒng)的梳理。與此同時,本書還從側面探討了中國早期國家階段王朝權
本書從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中,萃取出古代人一年四季中的賞心樂事,分享物質簡單、精神豐富的生活理念,F(xiàn)代人擁有了很多,卻缺少了那日長似歲、慢煮時光的悠閑歲月。木床石枕冷家風,擁衾時魂夢亦爽;麥飯豆羹淡滋味,放箸處齒頰猶香,未必是豪奢家居才能帶來黑甜沉酣的夢境,未必是珍饈美味才能帶來大塊朵頤的快感。讓我們翻開那些暗黃發(fā)脆的書
本書以南京國民政府縣政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為研究主線和問題意識,將縣政府、縣黨部、縣參議會之現(xiàn)代地方政權結構與縣域社會階層、社會背景網絡聯(lián)系起來進行研究,系統(tǒng)探討了縣政的權力結構、制度運作、社會管理與控制、縣域公務員群體、相關利益群體、社會背景等歷史實況;突破了傳統(tǒng)單純以縣行政制度為主的縣政研究體系和框架,將制
面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學與西學的碰撞,大變局中的知識人充滿著矛盾心態(tài)。本書從三種視角切入,重點關注晚清民初社會變遷中知識人的成長路徑、角色變換與心態(tài)轉換:一是從宏觀層面入手,審視晚清民初大變局中的知識界、思想界,考察新型知識群體的成長及心路歷程;二是從個案分析入手,考察魏源、曾國藩、王懿榮、梁啟超、吳佩孚等科甲出身的士子與
本書主要探討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及其運行機制的有關問題,包括京察與大計制度的歷史淵源、設計特點、決策過程、運行實況以及明代文官考察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與意義,是一部典型的明代政治制度史專著,其聚焦的職官制度史是傳統(tǒng)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內容,而對官員考核的研究則又是職官制度研究的重中之重。全書分上篇和下篇,分別探討中央文官京察
本書從海洋經濟的角度理解明清廣東、福建鄉(xiāng)村社會的變遷,強調以海為主的生產生存方式具有獨特的節(jié)律和特質;同時,沿海地區(qū)不能簡單地視為劃分海洋和陸地的地帶,而應將之視為一個包含了各種不同生計人群的活動區(qū)域,主張從水陸互動的關照下重新審視人與海、陸之間的關系。本書試圖從明清時期廣東、福建沿海地區(qū)人群的戶籍身份、經濟生產和社會
首先,本書從疫情防控體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社區(qū)”作為切入點,對基層社區(qū)參與疫情防控的模式進行了研究,強調作為公益一方的社會組織介入社區(qū)治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對疫情防控和社會治理有借鑒意義的理論模式和實踐路徑。其次,從社會支持的角度,通過參與式觀察、訪談等方法,詳細記錄描述了社會公益組織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經歷,
本書以1726-1799年間的五起云南疆臣貪腐案件作為觀察對象,探討了雍乾時期改土歸流對云南產生的影響,以及雍乾兩朝君主統(tǒng)治思想,形成以下核心觀點:第一,雍正時期的改土歸流是清前期云南與內地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節(jié)點,以此為標志,云南地區(qū)在政治、文化上產生了較大的變革,不再是一個政治地位邊緣化的邊疆省份,而是逐漸轉變?yōu)榕c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