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中國與朝鮮王朝保持著典型的宗藩關系。作為藩邦外交的直接參與者,兩國使臣的紀行作品構成了中朝文化交流的主體。特別是朝鮮使臣創(chuàng)作的大量《燕行錄》,以詩歌、日記、雜錄、狀啟等形式記載使行途中的見聞隨感,從自然景觀、人文古跡、民俗風貌、思想文化等方面翔實描繪明清中國社會圖景,堪稱古代域外漢文學的經(jīng)典文本。本書時間范圍
《文學理論前沿》(半年刊)創(chuàng)刊于2004年,作為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的會刊和國際文學理論學會的唯一中文刊物,由國際文學理論學會秘書長、中國中外文藝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寧教授主編。該刊于2004年創(chuàng)刊,迄今已出版20輯,是目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集刊中發(fā)行量較大的一種。該刊專門發(fā)表探討國際文學和文
本書立足于啟蒙時代歐洲書信體小說的主體話語與精神內涵,通過梳理一系列經(jīng)典文本,對聲音現(xiàn)象進行分析提煉,從文學史、敘事學、精神分析與文學倫理等角度分析聲部與調性、能指與所指、道德與人性之間的深層關系,力求使文本內核與時代倫理構成通感網(wǎng)絡,發(fā)掘啟蒙時代文化轉向對當今道德建設的借鑒意義。
“古文運動”是中國文學史敘述中流行已久的一個名詞,但唐宋至“五四”之前的傳統(tǒng)中,并無“古文運動”這一說法,“古文運動”概念其實是現(xiàn)代以來中國文學史敘述的一個建構。這一建構,在中國文學從古典文學轉變?yōu)楝F(xiàn)代文學之際,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首先,它是“文學運動”這一現(xiàn)代觀念的最早體現(xiàn);其次,它是“五四”以后各種新、舊文學立場之
《中國詩歌研究》是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所創(chuàng)辦的大型學術叢刊,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詩歌研究。自創(chuàng)刊號起,先后設置有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中國詩歌理論研究、中國少數(shù)民族詩歌研究、當代海外華人詩歌研究及中西比較詩學研究、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等欄目。其中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為特色欄目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收錄了200多則寓言故事,其中的角色大多是擬人化的動物,它們的行為舉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說出某種思想、道德意識或生活經(jīng)驗,使讀者得到相應的教育。這些故事篇幅短小卻寓意深厚,有的教導人們要正直、勤勉;有的勸人不要驕傲、不要說謊;也有的說明辦事要按照規(guī)律,量力而行;還有不少反映了強者雖兇殘但
人生苦短,須臾即逝,任何人,都需要經(jīng)受心靈的淬煉與引導,才能獲得成長,只有允許自己犯錯并敢于犯錯的人,才能找到努力和改進的方向,才能迎難而上面對種種困難,才會不迷失自我,成就自己的一生。人生就是大膽試錯是一本引導我們成長的心靈讀物,它能給人力量、促人奮斗。書中告訴我們,成功的人與大多數(shù)人無異,他們也是在不斷試錯中逐漸成
《諾貝爾文學獲獎者的文本解讀》,源自于作者教學需要的思考。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作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距離我們時代最近的文學潮流,20世紀以來的現(xiàn)代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知之甚少,而且會因為跨文化閱讀的難度而不愿接受閱讀。然而當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后,我國許多文學愛好者對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的文本分析與鑒賞產(chǎn)生急切的需求,一再掀起閱
本書通過對區(qū)域文學的整體研究與國別文學的個案研究、縱深研究與橫向比較研究,探析豪薩語文學和斯瓦希里語文學受到西方文化和文學沖擊后的嬗變過程、原因及影響,研究兩大本土語言文學所在區(qū)域的非洲文化在發(fā)展、轉型和建設中所作出的抉擇,基于二者反應的趨同性,推論出基于20世紀民族意識覺醒和民族運動不斷高漲的背景下,非洲本土文化在與
本書收集了作家姚家明近年來創(chuàng)作發(fā)表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說二十余篇,這些小說選材廣泛,手法靈活,有不少篇目讀后具有震耳發(fā)聵的藝術效果,堪稱名篇佳作。這是作者近年來在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上的重要收獲。熟練的小說創(chuàng)作技巧,對現(xiàn)實的熱切關注,和對人性的深度挖掘,使他的小說具有了非凡的深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