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測繪實訓教程》在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以基本的計量器具為測繪工具,以典型的機械產品為測繪對象,介紹測繪的方法和技能,力求做到圖文并茂,可操作性強,使學生能在測繪過程中體會精度、配合、材料及表面粗糙度輪廓等對產品質量和使用性能的影響,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機械制圖測繪實訓教程》第一章以概述的形式介紹了機器測繪的基本知識,不限于本實訓用到的知識;第2章介紹了減速器這一典型機械產品的功能、結構,以較通俗的方式講述了所涉及的機械設計、工藝等方面的知識;第3章對減速器中的每一類零件進行了具體的測繪指導;第4,5章分別介紹了球閥和齒輪油泵的結構、功能及測繪;附錄提供了較完整的測繪時需要查閱的資料。
第1章 概述
1.1 機器零部件測繪的概念及分類
1.1.1 概念
1.1.2 分類
1.2 測繪的一般步驟
1.3 尺寸測量的基本知識
1.3.1 測量的基本要素
1.3.2 計量器具分類及技術性能指標
1.3.3 測量方法分類
1.3.4 測量誤差
1.4 常用拆卸工具
1.4.1 扳手類
1.4.2 螺釘旋具類
1.4.3 手鉗類
1.4.4 拉拔器
1.4.5 其他拆卸工具
1.5 拆卸時要注意的問題
1.6 常用測量工具簡介
1.6.1 普通量具
1.6.2 特殊量具
1.6.3 三坐標測量機
1.7 常用測量方法與技巧
1.7.1 長度尺寸的測量
1.7.2 內、外直徑的測量
1.7.3 半徑的測量
1.7.4 圓角的測量
1.7.5 壁厚的測量
1.7.6 孔中心距的測量
1.7.7 中心高的測量
1.7.8 螺紋的測量
1.7.9 齒輪的測量
1.8 測量尺寸的圓整
1.9 草圖的畫法及要求
1.9.1 草圖繪制方法
1.9.2 草圖繪制要求
1.10 圖紙折疊方法
1.10.1 A2號圖紙折疊成A3幅面的方法
1.10.2 A1號圖紙折疊成A3幅面的方法
第2章 減速器功能與結構
2.1 減速器的功能
2.2 減速器的結構
2.2.1 總體結構
2.2.2 各部分結構
第3章 減速器測繪
3.1 減速器的配合要求
3.2 減速器零件的分類
3.3 各類零件的測繪方法與表達
3.3.1 齒輪軸的測繪與表達
3.3.2 可通端蓋的測繪與表達
3.3.3 機蓋的測繪與表達
3.3.4 機體的測繪與表達
3.4 減速器裝配圖的畫法
3.4.1 減速器裝配示意圖或簡圖
3.4.2 減速器表達方案
3.4.3 裝配圖上的技術要求
3.4.4 繪裝配圖時應注意的細節(jié)
3.4.5 減速器裝配圖尺寸標注
第4章 球閥測繪
4.1 球閥的功能
4.2 球閥的結構
4.3 球閥的配合要求
4.4 球閥零件分類
4.5 各類零件的測繪方法與表達
4.5.1 閥體的測繪與表達
4.5.2 閥蓋的測繪與表達
4.5.3 閥桿的測繪與表達
4.5.4 閥芯的測繪與表達
4.6 球閥裝配圖的畫法
4.6.1 球閥裝配圖的表達方案
4.6.2 球閥裝配圖零件明細表
4.6.3 球閥裝配圖尺寸標注
第5章 齒輪油泵測繪
5.1 齒輪油泵的工作原理
5.2 齒輪油泵的結構
5.3 齒輪油泵配合部位的要求
5.4 齒輪油泵零件的分類
5.5 各類零件的測繪方法與表達
5.5.1 主動齒輪軸的測繪與表達
5.5.2 泵蓋的測繪與表達
5.5.3 泵體的測繪與表達
5.6 齒輪油泵裝配圖的畫法
5.6.1 繪齒輪油泵裝配示意圖
5.6.2 齒輪油泵裝配圖的表達方案
5.6.3 齒輪油泵裝配圖上的技術要求
5.6.4 繪裝配圖時應注意的幾處細節(jié)
5.6.5 齒輪油泵裝配圖尺寸標注
測繪任務書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標準公差數(shù)值(GB/T 1800.1-2009)
附錄2 公稱尺寸至500 mm的軸、孔公差帶(GB/T 1801-2009)
附錄3 基孔制與基軸制優(yōu)先配合的極限間隙或極限過盈(GB/T1801一2009)
附錄4 軸的基本偏差(GB/T 1800.1-2009)
附錄5 孔的基本偏差(GB/T 1800.1-2009)
附錄6 普通螺紋(GB/T193-1981,GB/T196-1981)
附錄7 梯形螺紋(GB/T 5796.2-2005,GB/T 5796.3-2005)
附錄8 55°非密封管螺紋(GB/T 7307-2001)
附錄9 螺栓
附錄10 雙頭螺柱
附錄11 螺釘
附錄12 螺母
附錄13 墊圈
附錄14 鍵
附錄15 銷
附錄16 軸承
附錄17 常見材料
附錄18 熱處理術語
附錄19 漸開線圓柱齒輪模數(shù)系列(GB/T 1357-2008)
附錄20 優(yōu)先數(shù)系的基本系列(GB/T 2822-2005)
附錄21 表面粗糙度輪郭的外觀判斷法
附錄22 表面粗糙度輪廓的標注示例
附錄23 鑄造圓角半徑R(GB/ZQ 4255-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