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學院叢書: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研究》試圖以上清靈寶大法為核心,揭示宋元道教的巨大變革。認為宋元道教典范后世,價值很大。以宋元為一個歷史分期顯然比此前唐宋分期論更為合理。作為宗教研究,關注點不僅是思想內容,更應注重對現(xiàn)實影響更大的儀式。儀式所涉及的不僅是宗教還有宗教與社會的關系,儀式的變革往往是社會變革的折射,它也能幫助揭示中國民族的心理模式。
序
緒論
第一章 上清靈寶派融合源流
第一節(jié) 宋以前靈寶派融合源流
第二節(jié) 宋代天臺道教
第二章 上清靈寶大法經典考述
第一節(jié) 南宋王契真、金允中和上清靈寶東華派
第二節(jié) 《天臺四十九品》考
第三節(jié) 東華派經典考
第三章 東華派發(fā)展史略
第一節(jié) 寧全真和宋代束華派
第二節(jié) 林靈真和宋元之際東華派的興盛
第三節(jié) 東華派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及其特點
第四章 上清靈寶大法的內容、傳度與南宋道教變革
第一節(jié) 上清靈寶大法主要內容
第二節(jié) 上清靈寶大法的傳度
第三節(jié) 上清靈寶大法與南宋道教變革
第五章 上清靈寶大法齋儀研究
第一節(jié) 齋儀概述
第二節(jié) 上清靈寶大法黃藤齋儀
第三節(jié) 齋儀基本儀式結構分析
第六章 上清靈寶大法煉度儀式
第一節(jié) 煉度儀式的來源及其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南宋上清靈寶大法的煉度儀式的內容
第七章 儀式的表演、疏文及存思的心理學分析
第一節(jié) 儀式研究理論綜述
第二節(jié) 肢體表演
第三節(jié) 上清靈寶大法科儀文書
第四節(jié) 上清靈寶大法煉度儀式存思的心理學分析
第五節(jié) 儀式三個層次的關系與上清靈寶大法科儀模式的形成
第八章 上清靈寶大法的影響
參考文獻
后記
《香港道教學院叢書: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研究》:
從長長的封號可以看出,朱氏當時是一位很有權勢、顯赫一時的著名道士,稱正一天師。朱霄外有一弟子張契真!短炫_方外志》卷九說張契真:“字齊一,錢塘人,性沉默……幼從胡法師游赤城。時朱天師居天臺,目而器之,以其有青骨方瞳,度為道士,又授正一盟威靈寶法篆于樊先生。由是紫蕊玉笈之書無不歷覽,名振江湖。錢忠懿王俾總三錄齋事。宋太宗命醮賜紫衣,已命刊正道書,賜號元靜大師!睆埵闲r從胡法師修道,后在天臺遇朱天師,朱霄外度他為道士,又從樊先生處得授正一盟威靈寶法篆。錢忠懿王命他“總三錄齋事”,宋太宗也命他負責醮事,賜紫衣,又受命刊正道書,賜號元靜大師。張契真也是一位熟悉靈寶齋法的大師。
綜觀上清派和靈寶派經典的產生和傳承歷史,可以觀察到兩者問密切的關系。這兩派大部分重要經典都是由束晉江束丹陽的葛氏、許氏兩個世代奉道家族編纂而成。共同的地域、信仰及家族間的聯(lián)系使這兩種經典在產生之初就互相影響。陸修靜《靈寶經目序》中就提到新舊經五十五卷“或刪破上清,或采搏余經,或造立序說”,新造的靈寶經就有部分內容取自上清經。兩種經典在陸修靜手中得到正式地整合,對此后兩派的發(fā)展影響深遠。陸修靜弟子雖秉承他的衣缽但各有所取,如陶弘景就不喜靈寶之齋醮科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