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chuàng)新:科馬克·麥卡錫小說旅程敘事研究
定 價:59 元
- 作者:陳愛華
- 出版時間:2015/8/1
- ISBN:9787516166765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712.074
- 頁碼:23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 1933—﹚是美國當代文壇久負盛名的小說家,對旅程敘事情有獨鐘。無論是他前期的南方小說,還是后期的西部小說和后啟示錄小說,皆以人物“在路上”的旅程作為故事的結構,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塑造、主題的表達均與人物的旅程息息相關。他還有意安排筆下人物對旅程經歷作出富有寓意的評論。采用旅程結構的模式源于作者的深思熟慮,形式與主題得到了完美結合。因此,對麥卡錫小說藝術和主題的分析離不開對其作品旅程敘事的研究。盡管國外麥卡錫研究成果頗為豐贍,但從旅程敘事角度對其創(chuàng)作進行整體觀照和深入探討的*述尚付闕如。麥卡錫小說獨特的旅程結構形式以及由此傳達的主題信息、旅程敘事之于作品形式與內容的重要意義尚未得到足夠重視。 陳愛華*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科馬克·麥卡錫小說旅程敘事研究)》從麥卡錫小說的旅程敘事這個角度入手,從敘事淵源、模式、要素以及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四個方面展開多維研究,發(fā)掘出潛藏在麥卡錫作品中的內在結構和深層意蘊,兼顧形式與內容,彌補了在以往麥卡錫研究中所出現(xiàn)的偏頗與疏漏,為全面、深入理解麥卡錫的小說創(chuàng)作開啟另一扇視窗。
陳愛華,湖北宜昌人,文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美國文學與文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批準號10YJC752003)、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批準號2012G156)等多項基金項目。近幾年在《國外社會科學》、《外國文學動態(tài)研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山東外語教學》、《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國出版》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參編教材、譯著多部。
緒論第一節(jié) 科馬克·麥卡錫的研究現(xiàn)狀一 科馬克·麥卡錫:“沉默的文壇巨人”二 科馬克·麥卡錫研究述評第二節(jié) 科馬克·麥卡錫的“在路上”情結與小說中的旅程敘事一 科馬克·麥卡錫的“在路上”情結二 科馬克·麥卡錫小說中的旅程敘事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意義、思路與方法第一章 傳統(tǒng)的身影:麥卡錫小說旅程敘事淵源探析第一節(jié) 歐洲文學旅程敘事淵源一 史詩與英雄漂泊、殖民冒險旅程模式二 《圣經》與放逐、朝圣、救贖旅程模式三 騎士傳奇與追尋旅程模式四 西班牙流浪漢小說與流浪冒險旅程模式五 德國成長小說與成長之旅模式第二節(jié) 美國本土淵源一 本土歷史淵源:“五月花”航程與西進運動二 本土文學淵源:西部冒險小說與公路敘事第三節(jié) 旅程敘事的藝術特征第二章 敘事模式的集大成者:麥卡錫小說旅程敘事的多模式與主題意蘊第一節(jié) 放逐、負罪與救贖之旅:《外部黑暗》《老無所依》與《路》一 亞當夏娃式的負罪流浪之旅:《外部黑暗》二 上帝退隱與撒旦復活之旅:《老無所依》三 艱難求生與朝圣救贖之旅:《路》第二節(jié) 漂泊與追尋之旅:《沙特里》與“邊境三部曲”一 自我放逐與追尋之旅:《沙特里》二 英雄的歷險:“邊境三部曲”第三節(jié) 殖民冒險之旅:《血色子午線》小結第三章 敘事類型的典型性:麥卡錫小說旅程敘事要素分析第一節(jié) 道路時空體一 心靈之路:《外部黑暗》二 人生之路、追尋之路與美國歷史道路:《沙特里》與“邊境三部曲”三 帝國之路:《血色子午線》四 人生之路、救贖之路、美國歷史與人類歷史之路:《路》第二節(jié) 成長型人物與功能型人物一 成長型人物二 功能型人物第三節(jié) 旅程情節(jié)小結第四章 時代的影響:麥卡錫小說旅程敘事的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第一節(jié) 混沌理論整體世界觀:世界的“返魅”與復雜性一 對機械論現(xiàn)代世界觀的批判二 對命運與自由意志的思考第二節(jié) “迷宮中的線團”:地圖與世界第三節(jié) “一切均為講述”:存在、歷史與講述一 存在與講述二 歷史與講述小結結語參考文獻后記